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38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非编码区及编码区的微卫星不稳定.方法:选取50例新鲜CRC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反应及短重复序列位点扫描的方法,对线粒体DNA编码区及非编码区微卫星不稳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检出19例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定(mitochondria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tMSI),发生率为38%(19/50),线粒体非编码区微卫星与编码区微卫星不稳定有显著相关性(重要数据列出来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肠黏膜细胞mtDNA中存在较高频率的微卫星不稳定,在一些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2.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两种不同方法,其中一种是口服抗HBV的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本文将对近年核苷(酸)类似物的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的疗效及优劣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的关系。方法在9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FQ-PCR法和Abbott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血清HBV DNA水平及HBsAg和HBeAg滴度,分析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的相关性。结果在951例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53.83%(512/951);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呈正相关(rs=0.45和re=0.49,P<0.05);在HBV DNA水平≥7lg拷贝/毫升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高于HBV DNA为3~7lg拷贝/毫升患者,HBV DNA为3~7lg拷贝/毫升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大于HBV DNA<3lg拷贝/毫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HBsAg分为<1000 IU/ml、1000~10000 IU/ml和≥10000 IU/ml3组,结果不同HBsAg滴度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清HBV DNA≥7lg拷贝/毫升和HBsAg滴度≥10000 IU/mL患者,HBV DNA水平与HBsAg滴度呈正相关,在HBV DNA>3 lg拷贝/毫升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eAg滴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miR-129-5p靶向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甲状腺髓样细胞MZ-CRC-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机制。方法 建立抗辐射细胞株MZ-CRC-1/R;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存活分数;qRT-qPCR检测miR-129-5p在MZ-CRC-1和MZ-CRC-1/R细胞中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9-5p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之间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HMGB1和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MZ-CRC-1细胞相比,MZ-CRC-1/R细胞的细胞存活分数显著提高(t=3.038、4.330、4.885、4.568,P<0.05);细胞活力增加(t=3.637、7.734、11.896、14.522,P<0.05);与MZ-CRC-1细胞(1.00±0.06)相比,miR-129-5p在MZ-CRC-1/R细胞中的表达(0.26±0.03)显著降低(t=19.107,P<0.05);与miR-NC-inhibitor组细胞相比,miR-129-5p-inhibitor组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t=5.156、6.005、9.649,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t=8.659,P<0.05)。与miR-NC组细胞相比,miR-129-5p mimic组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t=3.118、5.034、6.005、7.488,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t=6.362,P<0.05);过表达miR-129-5p可抑制HMGB1及p-AKt信号通路的表达(t=9.325、10.614,P<0.05);与miR-129-5p inhibitor组细胞相比,miR-129-5p inhibitor+si-HMGB1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t=6.700,P<0.05);与miR-129-5p mimic组细胞相比,miR-129-5p mimic+si-HMGB1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t=7.073,P<0.05)。结论 miR-129-5p可靶向抑制HMGB1增加甲状腺髓样细胞MZ-CRC-1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5.
癫痫患儿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中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癫痫患儿及24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结果:癫痫患儿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癫痫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因子IL-2、IL-6和TNF-α与癫痫患儿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皮维碘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碘(I)以疏松的化学键结合成的络合物简称(PVP—I),干基含有效碘10%,是一种微具特嗅的黄棕色无定形粉末,溶于水和乙醇。皮维碘溶液是用 PH_4的缓冲液配制成的水溶液,折合有效碘1%.常见的商品皮维碘溶液含皮维碘10%.国外1966年开始广泛用于临床。因溶液的稳定性好,效果显著,局部应用时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与过敏性,且不引起蛋白结合碘的改  相似文献   
37.
采用微型钢板治疗颌骨骨折23例,术后经X线摄片检查和临床观察,全部达到良好复位固定和I期愈合,咬牙合关系恢复良好,该技术同传统的颌间固定或切开复位骨间钢丝结扎技术比较,明显的优点在于固定牢靠,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术后及时张口行使功能,避免或缩短了颌间固定等。  相似文献   
38.
张伟  王勇  张振华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66-1468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抢救与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9—2011—04间收治的47例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救治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连枷胸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胸壁外固定、胸腔闭式引流,呼吸机辅助,胸壁切开复位内固定),改善呼吸、循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治愈45例,死亡2例,治愈率95.7%。结论: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恢复胸壁的稳定性,保持呼吸通畅,循环稳定积极治疗合并症,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9.
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臂臑穴埋藏抗癫痫药物的方法治疗癫痫4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老年与中青年高血压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上升。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大,中青年患高血压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难以及时发现与防治,给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解老年人和中青年人高血压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本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