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时间对病原构成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了解不同时间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体构成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6所大学教学医院回顾调查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有呼吸道标本培养致病菌阳性的HAP病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高危因素、HAP严重程度及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所有资料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比较早、中、晚发HAP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构成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差异。结果 共有562例患者入选,入院时间≤5d发病者(早发)136例,6~14d发病者(中发)326例,≥15d发病者(晚发)100例。不同时间发生的HAP的高危因素有所差异:抗生素使用率由早期的684%增至晚期的880%(P=0002),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由294%增加至460%(P=003),免疫功能受损由15%增至150%(P=0001)。分离出致病菌91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8株)、不动杆菌(148株)、克雷伯菌(132株)和肠杆菌属细菌(81株)为最多见的前5位致病菌。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发病时间的HAP中,病原体构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性HAP以克雷伯菌最常见(183%),肺炎链球菌(24%)和嗜血杆菌(43%)占有一定比例;而晚发性HAP以铜绿假单胞菌(242%)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3%)为主,未发现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HAP病原体对头孢曲松的敏  相似文献   
92.
重型肝病患者医院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和药敏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肝病患者医院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药敏特点。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 5 4例重型肝病患者医院肠球菌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5 4例重型肝病患者并发医院肠球菌感染中 ,以腹腔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多 ,16例 ,占2 9 .6% ;其次为肺部感染 ,13例 ,占 2 4 .1%。感染以粪肠球菌为多 ( 77.8% ) ,屎肠球菌占 18.5 %。肠球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率高 ,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 5 .6% ,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5 4例肠球菌感染中 ,3 0例 ( 5 5 .6% )为混合感染 ,混合感染的病原体 ,以真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为主。 5 4例肠球菌感染患者 ,病死率 4 3 % ( 2 3 / 5 4 )。感染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患者病死率最高。 3 0例混合感染 ,病死率 5 7% ,明显高于单纯肠球菌感染 2 5 %的病死率 (P <0 .0 5 )。结论 :重型肝病患者医院肠球菌感染病死率高 ,与肠球菌的多重耐药、特别是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和混合感染等有关 ,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3.
静脉注射海洛因并发感染1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引言 吸毒继发感染的特点为部位广泛,性质复杂,而病人常常隐瞒吸毒史,临床医生如果不再三追问病史或未掌握其特点,往往导致漏诊或误诊。 1995年2月至 1999年2月,我们收治了因静脉注射海洛因致继发感染的患者11例并进行了病原学检查,现将资料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 男 10例,女 1例,年龄 21岁至 54岁(中位年龄 26岁)。均有静脉注射海洛因史,其中2例兼有口吸史。吸毒史3个月至8年。既往有淋病史2例,曾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并化脓性肺炎病史2例。2.2主要临床表现 入院时11例均有畏…  相似文献   
94.
红霉素对绿脓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红霉素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绿脓杆菌产生的藻酸盐。结果显示:红霉素对绿脓杆菌产生藻酸盐物质有抑制作用,红霉素的浓度在1mg/L、4mg/L、16mg/L和64mg/L时,抑制率分别为23.7%、65.2%、92.0%和92.5%。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红霉素浓度为50mg/L时,放在其溶液中的医用塑料纤维片上,未见绿脓杆菌生物膜的形成。红霉素是通过抑制绿脓杆菌产生藻酸盐进而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95.
考察国产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患者120例(80 40例),结果显示两者的有效率、细菌消除率、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6.25%、83.1%、5%和82.5%、76.5%、7.5%.药敏试验显示,绝大多数病原菌对两药敏感,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41株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 bacterbaumannii,MDR-AB),采用SIEMENS公司MicroScan Walk 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用K-B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80.5%;病区主要分布在ICU(37%)和神经外科(22%)。除亚胺培南外,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非敏感率均大于80%。替加环素的非敏感率为80.4%,敏感率为19.5%;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为36.6%,非敏感率为63.4%。结论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非敏感率很高,可能与外排泵系统有关。替加环素对MDR-ABA感染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7.
不同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诱导IFN-α/β和MxA 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用两株鹅源H5N1禽流感病毒(AIV)接种A549细胞,比较两毒株在细胞中的增殖情况,以及病毒诱导细胞干扰素(INF)-α/β和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 mRNA表达的情况。方法: 将两组病毒悬液接种A549细胞,按Reed-Muench法计算两毒株的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PCR扩增检测细胞中病毒的HA和M1片段。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IFN-α/β和MxA mRNA表达。结果: 两株病毒均能感染A549细胞, AIV128诱导细胞的IFN-α/β和MxA mRNA表达均较AIV75高。结论: H5N1亚型AIV75和AIV128毒株能在人肺泡癌上皮细胞A549中复制,细胞IFN-α/β和MxA mRNA的表达诱导依赖于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某院耐替加环素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及临床分布。方法选取该院2013—2014年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88株),检测其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的同源性,以及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科室分布。结果88例患者在检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前未曾使用过替加环素。88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4株(4.55%)对替加环素耐药,分别为10、31、33和87号菌株。PFGE结果显示,31、33和87号菌株同一基因型,同源性高,分布于医院3个不同的独立病区;31号菌株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检出,33号菌株在急诊ICU检出,虽在不同科室检出,但在检出前患者有转科情况,曾同时期住胃肠外科和急诊ICU;87号菌株在神经外科ICU检出,此患者从未转科,检出时间距31、33号菌株检出晚7~8个月。10号菌株于急诊ICU检出,该患者未曾转科。结论该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检出率低,检出菌株大部分具有同源性,不同病区可能存在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9.
我们测定了头孢硫脒(仙力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头孢硫脒对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MSSA、MSSE和卡他莫拉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优于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钠和头孢他啶,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抗菌作用,与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体外抗菌活性相近,优于头孢唑林。头孢硫脒对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稍差于万古霉素。头孢硫脒对MRSA、MRSE亦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明显高于万古霉素对MRSA和MRSE的MIC90值。体外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头孢硫脒对检测的细菌的MBC值只高于MIC值1到2个浓度,提示头孢硫脒有较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0.
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及其产生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的慢性炎症。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治疗哮喘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抗炎作用最强、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尽管大部分病人经口服或吸人GC后病情得到控制甚至获得痊愈,但有一部分病人即使用大剂量或长期GC治疗其症状和肺功能亦不能得到改善,这种对GC治疗不敏感的哮喘称为激素抵抗型哮喘(Steroidresistant asthma,SRA)。SRA发病率极低,约占哮喘病人的O.01%~0.1%~[1]。虽然SRA与激素敏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