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6例成人颅咽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与鞍膈和第三脑室的关系分为4种类型:蝶鞍内型(6例),鞍上脑室外型(59例),脑室型(63例),复杂型(28例).手术采用单侧额下入路9例,前纵裂入路14例,翼点入路102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8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24例(79.5%),次全切除25例(16%),部分切除7例(4.5%),手术死亡2例.术中垂体柄确认并保护69例,术后出现尿崩症109例(69.8%).随访3个月至5年,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占75.3%,肿瘤复发26例.结论 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眶上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前颅窝底和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采用眶上额外侧锁孔入路和30例传统经额下入路治疗的前颅窝底和鞍区肿瘤病例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眶上额外侧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相比,肿瘤切除程度、主要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锁孔入路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眶上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前颅窝底和鞍区肿瘤创伤小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总结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血供特点,探讨其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检查,总结其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及静脉期表现,结合手术入路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肿瘤染色程度与其体积呈正相关,供血动脉最常见为脉络膜后内侧及外侧动脉,肿瘤引流静脉为Galen静脉系统,同侧丘纹静脉被肿瘤扭曲抬高,同侧的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被压向下外方,静脉角不规则扩张.结论 手术全切除是中枢神经细胞瘤最佳治疗手段.脑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出血、防止副损伤、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免疫适任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从1995年8月至2006年10月对125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经病理检验证实。对其中89例进行了随访。对于近12年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病总数及其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百分率进行统计。结果在125例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43例,年龄2~75岁,临床表现以颅压高为主。肿瘤单发96例,多发29例。其中全切69例,近全切除37例,大部切除8例,立体定向取活检11例。术后有81例放疗加化疗;21例单纯放疗;15例单纯化疗;6例未行放化疗;2例不详。随访89例,死亡62例。平均生存期13.62个月。存活27例。结论原发性淋巴瘤在免疫适任者为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临床特点是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单纯手术治疗无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应结合化疗、放疗。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年龄、病人态和肿瘤累及的范围等。  相似文献   
55.
1解剖 岛叶(Insula)是大脑半球的五大脑叶之一,又称第5脑叶,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种系发生上属于旧皮质,在禽类比较发达,主要与嗅觉觅食有关.在人类,岛叶主要与内脏感觉有关,随着新皮质成分的增多,其重要性逐渐降低,加上颞叶的前移形成了外侧裂,使岛叶位于外侧裂的底面,完全被额、顶、颞叶等掩盖.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并不能直接看到岛叶,而是要将额盖、顶盖切除并将颞叶牵开才可见到.  相似文献   
56.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起源于巫体前叶细胞,位于蝶鞍内.垂体腺瘤位于蝶鞍以外的其他部位,称为异位垂体腺瘤,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57.
褚纯  林松  张懋植  贾文清 《北京医学》2010,32(5):345-347
目的分析表皮样囊肿术后颅内出血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28例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筛选出与术后出血相关性较大的因素。结果43例(10.05%)出现术后颅内出血,其中术后5d及5d以后出现颅内出血者占总体出血者的69.77%。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年龄及肿瘤直径均无显著性差异,在肿瘤部位、脑挫伤、术后脑膜炎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8、0.01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挫伤(P=0.004,OR=7.07)、术后脑膜炎(P=0.016,OR=2.27)与术后出血的关系更密切。结论表皮样囊肿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高,并且术后1周左右的迟发性出血比例较大。肿瘤部位、脑挫伤、术后脑膜炎3个因素与术后出血关系较为密切,尤其是后两者。  相似文献   
58.
1解剖岛叶(Insula)是大脑半球的五大脑叶之一,又称第5脑叶,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种系发生上属于旧皮质,在禽类比较发达,主要与嗅觉觅食有关。在人类,岛叶主要与内脏感觉有关,随着新皮质成分的增多,其重要性逐渐降低,加上颞叶的前移形成了外侧裂,使岛叶位于外侧裂的底面、完全被额、顶、颞叶等掩盖。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并不能直接看到岛叶,而是要将额盖、顶盖切除并将颞叶牵开才可见到。  相似文献   
59.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目前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但该类肿瘤术后复发率高、复发间隔短,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为了判定脑胶质瘤浸润生长程度以期达到胶质瘤的病理全切除,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我们对61例肉眼及显微镜下全切除(经术后影像学证实)的脑胶质瘤采用病灶周边外0.5cm“正常”脑组织活检的方法,病理评定是否有肿瘤细胞浸润,了解肿瘤是否做到病理全切除。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16~58岁,平均37.7岁。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全切除,其中肉眼全切除39例,显微镜下全切除22例,按kernohan氏分…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整合素αVβ3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细胞瘤和对照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整合素对胶质细胞瘤侵袭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胶质细胞瘤患者48例,其中胶质细胞瘤Ⅱ级病人22例,Ⅲ级病人12例,Ⅳ级病人14例。选择外伤手术切除的挫裂伤脑组织作为对照标本,共13例。用整合素αVβ3抗体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组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细胞中整合素αVβ3的阳性表达依次增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合素的阳性表达率与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呈正比,在胶质细胞瘤的发展和侵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