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改良小翼点入路治疗颅咽管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改良小翼点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效果和意义 ,采用改良入路治疗 2 0例颅咽管瘤患者 ,并与同期经标准翼点入路 (筋膜间入路 )切除的 1 8例颅咽管瘤病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 ,2种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而改良入路手术创伤小、美容效果好、平均住院日缩短 ,符合“微创”手术治疗的原则 ,是治疗颅咽管瘤等鞍区病变的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2.
超声吸引和激光联合应用切除颅内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5年3月至7月用超声波吸引(Sonotec)和CO_2激光联合切除颅内肿瘤23例,其中脑膜瘤17例,胶质瘤5例。前颅凹底低分化癌1例。本组病例皆属部位深或在功能区的肿瘤,近期效果良好,术后反应轻,无1例神经系统损害加重。 我们认为超声吸引最大优点是保留瘤内血管(1mm以上直径者)的同时能破碎和吸除瘤组织,从而减小肿瘤体积,以便在不牵拉正常脑组织情况下切除肿瘤,使过去与重要血管神经粘连或包绕而无法切除的肿瘤得到全部或近全切除。残存的肿瘤 可以用CO_2激光予以汽化。我们体会对硬韧的纤维型脑膜瘤无论超吸或激光皆进展缓慢,只在关键部位才应用。对有血寞的肿瘤,二种方法皆不如常规大块切除的方法能减少出血,应慎用。  相似文献   
23.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患者在住院期间、且应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及全身症状的特征、相关化验结果。结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多出现在应用抗生素后5~9d,依症状轻重不同可表现为单纯性腹泻、腹泻伴全身感染中毒性表现,便常规可见到红、白细胞,常规便培养阴性,口服去甲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有效。结论 对症状典型、除外其他类型的腹泻后,可试验性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相似文献   
24.
Insular lesions are known to be very difficult to locate. They are often misdiagnosed as frontal lesions, temporal lesions, frontal-temporal lesions, and thalamic lesions.1 Moreover, because of the complex anatomy surrounding the insular lobe, seve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re considered. Removal of the temporal lobe plus a subtotal tumor resection is carried out even biopsy 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is advocated.  相似文献   
25.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家族的总称,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连接细胞外基质与细胞内结构和功能构架,参与细胞双向信号传导,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其在脑内的分布非常广泛.整合素亚单位β1、β5能够参与肿瘤细胞的迁移、侵犯以及肿瘤的血管形成[1].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我们对48例不同分级的胶质瘤标本和13例手术切除的挫裂伤脑组织标本检测整合素β1、β5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1.1 对象 1997-01~2004-09我科共进行微创手术748例,其中肿瘤切除手术462例;脑动静脉畸形(AVM)切除手术58例;脑动脉瘤夹闭术22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其中大多数是血管性的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静脉血栓栓塞、和血管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等.共发生此类并发症86例,其中女37例,男49例,年龄16~86岁,平均47.6岁.包括54例肿瘤切除术后,9例AVM切除术后,23例动脉瘤夹闭术后.手术入路包括:经侧裂(翼点、改良翼点及额眶颧)入路、眶上锁孔(眉弓)入路、经纵裂入路、幕上个体化锁孔入路及乙状窦后(CPA)锁孔入路等.  相似文献   
27.
颅内肿瘤的术中超声成像及技术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的术中超声成像特征和超声的技术应用。方法对48例原发颅内肿瘤和转移瘤进行术中实时超声成像,分析不同类别肿瘤的回声形态。结果48例颅内肿瘤均为不同于周围脑组织回声性质的病变而被准确识别和定位。实质性低级别胶质瘤以规则的脑沟为边界,中心性坏死在高级别胶质瘤中最常见,随胶质瘤级别的增高,回声的不均匀性增加;脑膜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均匀高回声,术中超声可显示窦旁脑膜瘤对静脉窦的压迫或侵犯;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质性的高回声团块,可检出的最小直径为9mm;转移瘤表现为强回声环和不均匀的回声中心。瘤周水肿的信号强度介于肿瘤和脑组织之间。结论术中超声能为颅内肿瘤的准确定位和描述细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合理应用神经超声技术可使病变成像更清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总结扣带回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顺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27例扣带回肿瘤。结果病人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手术全切2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为星形细胞瘤17例,少枝胶质瘤5例,混合性胶质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和胶质增生各1例。结论扣带回肿瘤好发于中青年人,常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肿瘤局限于扣带回内生长,一般不侵犯邻近的区域,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沿纵裂入路切除肿瘤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安全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29.
透明膈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透明膈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重点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透明膈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病人具有高颅压征。采用经额中回造瘘25例,半球问经胼胝体人路5例。手术死亡5例(16.7%);术后失语及偏瘫10例,单纯失语6例。病理显示中枢神经细胞瘤15例。术后因迟发性脑积水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2例。结论透明膈肿瘤常以高颅乐症状为主要表现,发现时肿瘤体积多已很大。手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选择适宜的手术人路,注意深静脉的保护和严格的手术止血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治疗低级别胶质瘤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手术组37例,锁孔手术组48例,对两组病人的手术参数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肿瘤全切率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位置较深、直径≤4 cm的幕上低级别胶质瘤可以采用锁孔手术治疗,远期疗效与较传统手术无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