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GC-MS分析不同贮藏条件对吴茱萸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及条件对吴茱萸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吴茱萸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9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5%以上。不同贮藏时间及条件对吴茱萸挥发油含量影响较大。结论本实验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吴茱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为吴茱萸合理贮藏及临床应用“陈久者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2.
不同加工方法对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直接晒干法、杀青干燥法、硫熏干燥法加工金银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杀青干燥法、直接晒干法加工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较高,且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杀青干燥法、直接晒干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影响较小,且操作简便,质量稳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之.  相似文献   
243.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训练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HSS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可以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主动屈曲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44.
肝癌介入治疗7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肝癌患者加强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护理,积极给予健康指导。结果:本组症状改善56例,症状稳定14例,恶化6例。3个月生存率为91、3%,半年生存率为80.2%,1年生存率为56.7%。结论:加强肝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4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中医内外合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金山区吕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4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试验最大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急性加重次数、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D、SGRQ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46.
2001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手术切除与皮下埋入式化疗泵治疗颅内恶性肿瘤患者51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7.
目的评价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湿热内蕴证维持治疗期采用中药替代更昔洛韦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符合巨细胞病毒肝炎(湿热内蕴证)诊断标准,并完成更昔洛韦足量诱导期治疗2周的患儿120例,按随机对照表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口服清热化湿、利胆退黄治疗;对照组予更昔洛韦[5mg/(kg·d)]静脉滴注2周维持治疗。同时两组均给予葡醛内酯、熊去氧胆酸基础治疗,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后2、6周对患儿胆汁淤积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恢复情况、肝脾大小及肝功能(包括ALT、AST、ALP)恢复情况进行判定。结果最终完成治疗组57例,对照组58例,5例退出观察,结果采用意向性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52/60,χ2=11.484,P=0.009)。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6周,两组TBIL、DBIL、GGT、TBA、ALP、ALT、AST水平均下降(P<0.05),肝脾均有明显减小(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2、6周后治疗组TBIL、DBIL、GGT、TBA下降明显(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ALT、AST水平降低(P<0.05)。肝脾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治疗组3例患儿因自行停止服药脱落,对照组2例患儿出现白细胞减少,考虑更昔洛韦不良反应退出观察。治疗组有4例、对照组有2例服药后出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予蒙脱石散后症状缓解。结论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湿热内蕴证在维持治疗期采用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中药替代更昔洛韦治疗临床疗效优于更昔洛韦治疗,且临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48.
目的:观察养肾疏肝解郁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以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失眠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唑仑片+养肾疏肝解郁汤治疗.治疗4 w后,比较两组疗效,睡眠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评分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养肾疏肝解郁汤结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雌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9.
目的 观察柴芩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湿热壅滞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湿热壅滞证)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芩承气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3.93%(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各项评分、外周血CD8+、WBC、血清CRP、IL-8、IL-6、GAS、VIP水平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血清MTL水平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柴芩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湿热壅滞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胰腺...  相似文献   
250.
儿童由于生理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得感染性疾病,所以抗菌药物是儿童疾病中使用最广泛、最多见的药物.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糖肽类等.与成人相比,儿童各生理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代谢和调节功能不全,因此,在抗菌药物的应用方面具有特殊性[1].合理的应用是指在有明确的病原学检查结果或临床诊断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予以适当的剂量、给药途径以及疗程以达到抑制或杀灭致病菌为目的,同时防止不良反应的产生[2].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该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一直以来是全世界儿科临床工作者们高度重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及滥用后的不良后果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