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索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点选点方法,提高疫情监测效率与质量。方法 采用基于最小生成树的SKATER聚类算法对安徽省31个历史血吸虫病流行县(区)进行空间约束聚类,从每个聚类中确定1个监测点,评估聚类监测点网络对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的代表性和监测效果,并比较其与当地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网络监测效果的优劣。结果 聚类监测点与聚类区域的环境因素无显著差异,同质性较高。在选择同样个数的监测点时,聚类监测点与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在整个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的平均水平和长期趋势的监测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未监测地区的疫情预测和估计上,聚类监测点的效果明显优于国家监测点。结论 基于SKATER聚类算法的血吸虫病监测点选择方法能够更好地代表整个地区的疫情水平,可作为传统监测点选择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TMZ)术后高分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高分级胶质瘤28例,随机分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同期替莫唑胺化疗组(A组)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B组)各14例。A组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合并TMZ化疗,B组仅行放射治疗。两组患者放射治疗方法及剂量相同。结果:所有患者都经全脑CT或MRI显示肿瘤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A组为54.54%和81.81%,B组为20.00%和30.00%。A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4.00个月和21.00个月,B组中位PFS和OS分别为8.85个月和16.64个月。两组总的疾病控制率(DCR)、中位PFS和中位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术后高分级的脑胶质瘤的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31个省(区、市、兵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的近期防控态势, 基于各省份的疫情防控现状提出分区管理的设计建议。   方法   基于2020年1月25—2月8日中国31个省(区、市、兵团)COVID-19累计确诊病例数, 计算累计和新增确诊病例数的环比增长率, 并拟合随时间的线性函数得到环比增长率的线性趋势。进一步结合环比增长率的中位数(median, M)、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 S)和累计确诊病例数进行AZP-SA(auto zone procedure with stimulate annealing, AZP-SA)的空间约束聚类, 对各省份疫情现状进行合理分区。   结果   中国31个省(区、市、兵团)累计确诊病例数的环比增长率在近期均呈现下降趋势。新增确诊病例数的环比增长率则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方向。选择AZP-SA方法将中国31个省(区、市、兵团)分成8个区, 其中湖北及湖北周边省份属于疫情下降相对较慢的地区, 西北和北方省份疫情控制良好, 东部和东南省份的疫情控制效果处于两者之间。   结论   累计确诊病例数的环比增长率是衡量疫情短期趋势的良好指标, 基于累计确诊病例数及其环比增长率应用空间约束聚类可以对中国各省份的疫情现状进行划分, 为下一步的复工复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4.
罗源  周娟  田良  张志杰 《癌症进展》2018,16(6):729-732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UR)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膀胱癌患者118例,根据医师介绍、患者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患者行TUR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CA-4)、炎性因子、免疫因子水平的差值,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2年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血清VEGF、血清IGF-1、尿液BLCA-4水平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CRP、IL-6、TNF-α水平的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CD3+CD4+、CD3+CD8+、CD4+/CD8+水平的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年、2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UR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老年膀胱癌可有效清除恶性肿瘤细胞,纠正免疫失衡,且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孕妇MTHFR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分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联性,为高危孕妇的遗传筛查及围产期叶酸摄入的个性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市五所社区医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门诊建卡孕妇1000例,随访了解基本信息、孕期危险因素暴露及叶酸摄入情况,以基因芯片法检测MTHFR基因型,循环酶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结果 上海地区孕妇MTHFR C677T基因CC型、CT型、TT型的检出频率分别为33.0%、49.2%、17.8%,等位基因C、T的频率为57.6%、42.4%,样本人群处于H-W平衡状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11.22(9.15,13.52)μmol/L,其中911例(91.6%)正常,84例(8.4%)属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型与TT型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OR值分别为2.18(95%CI:1.11~4.25)和6.26(95%CI:3.13~12.53)。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关联,携带等位基因T者可视为高危孕妇,孕期叶酸补充可适量增加。  相似文献   
76.
张志杰  宁鹏  贾玉森  陈小均 《中医药导报》2019,25(20):112-114,118
目的:探讨五苓散加味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OA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以五苓散加味,对照组以托特罗定缓释片口服,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问卷(OAB-q)、主观感受及评估OAB病情程度的尿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脱落4例。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OABSS评分、OAB-q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ABSS评分、OAB-q评分及主观感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液中BDNF/Cr比值均轻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液中BDNF/Cr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4例出现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缓解。结论:五苓散能有效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其疗效与托特罗定缓释片相当。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价使用i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的708例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按就诊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357颗牙和对照组351颗牙.观察组采用注射型iRoot SP根管封闭剂配合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术;对照组采用手调AH Plus根管封闭剂配合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术.分别记录2组根管...  相似文献   
78.
下颌骨、面中份联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颌骨、面中份的联合骨折临床并不多见,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和特点。作者对该类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金属γ环与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金属γ环与米非司酮在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 选择γ环组 1 0 0例 ,由专人放置 ;米非司酮组 1 0 0例 ,单次口服米非司酮 2 5mg ,服药后本周内避免性交 ,另 2组均采用尿妊娠试验检查除外妊娠。结果 γ环组无 1例妊娠 ,米非司酮组 2例妊娠 ,2组有效率分别为 1 0 0 %和 76 %。结论 做为紧急避孕措施 ,金属γ环在月经周期任何时间均可放置 ,对经产妇和无生育要求妇女 ,需紧急避孕时 ,尽量采用金属γ环为妥 ,而对未产妇和生殖系统感染妇女 ,可选择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基于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H5N1, HPAIV H5N1)疫情数据,探讨比较四种对照抽样对全球HPAIV H5N1空间风险分析的影响。  方法  疫情数据来源于官方疫情监测报告。构建以国家为单位的完全随机抽样、缓冲区抽样、基于人口密度的概率抽样和最大熵(MaxEnt)抽样四种抽样,按1∶4比例抽样作为对照数据。收集整理距铁路、公路和候鸟迁徙路径的最短距离、土地类型、全球数字高程模型、婴儿死亡率6个因素,采用Logistic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建模,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指标,比较不同抽样的影响并预测风险。  结果  四种抽样所得的AUC值在0.896~0.971间,预测能力均好,而MaxEnt抽样预测能力最优。从预测风险来看,随机抽样和缓冲区抽样预测结果存在偏差,概率抽样的预测结果存在低估,MaxEnt抽样空间风险预测结果最优。  结论  随机抽样下的全球HPAIV H5N1疫情空间风险建模结果最差,MaxEnt抽样的建模结果最好,空间风险预测地区更为准确,可作为全球禽流感空间流行病学研究中合理对照选择的参考,同时建议在今后类似的研究中,须重视对照抽样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