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评价使用i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的708例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按就诊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357颗牙和对照组351颗牙.观察组采用注射型iRoot SP根管封闭剂配合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术;对照组采用手调AH Plus根管封闭剂配合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术.分别记录2组根管...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2004-2020年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我国伤寒/副伤寒的高发人群和热点区域,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下载2004-2020年全国伤寒/副伤寒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20年全国共报告伤寒病例202 991例,男女性别比为1.18∶1,发病人群以20~59岁中青年为主(53.60%)。伤寒发病率由2004年的2.54/10万下降至2020年的0.38/10万;2011年起,伤寒<3岁年龄组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发病率为1.13/10万~2.78/10万。<3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发病占比逐年升高,分别由2004年的3.48%和6.46%上升至2020年的15.59%和19.34%。伤寒热点区域持续存在于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四川省,并逐步扩大至广东省、湖南省、江西省和福建省。2004-2020年共报告副伤寒病例86 226例,男女性别比为1.21∶1,发病人群以20~59岁中青年为主(59.80%)。副伤寒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下降至2020年的0.12/10万。2007年起,副伤寒<3岁年龄组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发病率为0.57/10万~1.19/10万。<3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发病占比逐年升高,分别由2004年的1.48%和4.52%上升至2020年的30.92%和22.28%。副伤寒热点区域由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向东扩散至广东省、湖南省、江西省。结论 我国伤寒/副伤寒持续呈低流行水平,近年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四川省,并向东部地区扩散,西南地区是防控的重点;<3岁婴幼儿和≥60岁老年人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T)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和IFCC法测定病例组及对照组血清CTT水平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中血清CTT水平为(4.790±2.384)ng/mL,阳性率为97.6%,和非AMI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K-MB水平为(225.7±48.6)IU/L,显著高于非AMI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P<0.01,P<0.01);而CK-MB的阳性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非AMI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AMI心肌损伤组中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1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呈CTT弱阳性,阳性率为4.3%。结论CTT作为标志物诊断AMI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4.
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病例数是评价一个地区是否达到相关控制标准的重要内容[1],但由于该病例数相对较少,其敏感性日趋减弱[2],本文结合空间点模式分析技术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描述了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01-2006年急血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5.
麦冬脂溶性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燕  张志杰  武露凌  张旭  蔡宝昌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5):1281-1282,1306
目的:对麦冬药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气质联用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中药麦冬的三氯甲烷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质谱棒图分析及NIST98谱库检索,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确定了气质联用分析条件,从麦冬块根的三氯甲烷部位测得32个脂溶性成分。结论:该方法解析了麦冬低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为全面反映麦冬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炮制对自然铜矿相及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自然铜不同炮制品的微结构、形貌、物相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自然铜煅烧后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黄铁矿(FeS2)变为磁黄铁矿(Fe1-xS),黄铜矿煅烧后Cu元素含量降低,而邻近的磁黄铁矿中Cu元素含量增加,Cu元素在磁黄铁矿中形成了固体溶液,提高了分散度;自然铜醋淬品中Pb、S等元素含量降低,在煅透的部位,Pb的含量不足生品的1/10。结论自然铜炮制前后矿相学的变化与其成分溶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食用百合与药用百合的成分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食用百合与药用百合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浸出物含量及多糖含量测定法、HPLC法、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查、GC—MS法对两类百合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类百合的浸出物及多糖含量、HPLC、指纹图谱、GC—MS图谱之间都有明显差异,但食用百合的浸出物及多糖含量高于药用百合。结论:食用百合不可以作为药用百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8.
基于空间点模式分析的疾病分布状态的量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空间点模式分析的角度探讨疾病分布状态的量化指标,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新的统计学方法.方法 基于病例间的距离系统地总结了空间点模式分析中反映疾病分布状态的定量统计指标--G函数、F函数、J函数和K函数.在介绍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距离取0到3000 m,间隔为50 m,使用4个指标对贵池区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在SaTScan软件中用空间移动扫描圆形窗口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 贵池区6年共发生83例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空间点模式分布图显示病例主要分布在长江和秋浦河附近.获得了4个定量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用其对上述急性血吸虫病资料分析发现病例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G函数和K函数位于95%可信区间的上方,F函数和J函数位于95%可信区间的下方),与空间移动扫描圆形窗口法的结果一致,后者并发现1个最可能的聚集区域,圆心坐标为(30.65 N,117.44 E),圆半径为2.69 km,相对危险度为12.78(对数似然比=32.80,P=0.0001).结论 量化统计指标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标点地图不能量化分析的缺点,而且为深入的空间聚集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GC法分析药用百合和食用百合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敏敏  蔡宝昌  张志杰 《中成药》2007,29(4):476-479
目的:比较药用百合和食用百合的区别。方法:以豆甾醇为指标性成分,通过GC法测定其在药用百合和食用百合中的含量,同时进行豆甾醇的药理活性研究。结果:因豆甾醇具有抗炎、止咳的作用,可代表百合的主要功效,选作为指标性成分。药用百合与食用百合中的豆甾醇含量差异显著,药用百合中的豆甾醇含量明显高于食用百合。结论:食用百合不可以作为药用百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0.
江苏省连云港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集海运、航运、铁路、内河、公路运输和邮电事业于一体的新兴港口城市,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性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速度居全省首位,是性病发生流行的高危地区,连云港市1989~1998年底共发现性病患者13 464例.1 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