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81.
目的:探究魏氏核归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大鼠髓核基质金属蛋白酶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魏氏核归丸低、中、高剂量组。通过自体椎间盘移植方法制备LDH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根后缝合伤口。造模后5天后连续灌胃给药14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81、162、324 mg/mL魏氏核归丸;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观察大鼠的生物学行为,并在相应时间点测量大鼠左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HE染色观察腰椎髓核形态变化;ELISA方法测量大鼠腰椎髓核MMP2、MMP9、TIMP1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左后肢跛行、易激怒,无其它异常行为,魏氏核归丸干预后情况好转。造模5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后肢缩爪阈值显著降低(P 0.05);灌胃7天,与模型组比较,魏氏核归丸高、中剂量组左后肢缩爪阈值均显著升高(P 0.05),高剂量组阈值上升最快,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灌胃14天,高剂量组阈值接近假手术组(P 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髓核结构基本消失,形态遭到破坏,随着处理剂量的升高,髓核组织形态逐渐恢复正常。ELISA结果显示,灌胃后7天和14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魏氏核归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髓核MMP2、MMP9、TIM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魏氏核归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MMP2、MMP9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TIMP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且随着魏氏核归丸剂量的升高,MMP2、MMP9表达水平越来越低,TIMP1表达水平越来越高;与灌胃后7天比较,魏氏核归丸低、中、高剂量组MMP2、MMP9、TIMP1蛋白在灌胃后14天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结论:魏氏核归丸能明显减轻LDH大鼠的病情,抑制大鼠髓核MMP2、MMP9蛋白表达,促进TIMP1表达。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应用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器(AGO)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方法完全性胸腰段SCI患者12例,入院后进行8周综合康复治疗及膀胱功能训练,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装配AGO并进行针对性步行训练8周;分别于步行训练前及步行训练8周后进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感觉和运动评定及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流率测定;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步行训练前、后ASIA感觉及运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步行训练后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增加,平均单次尿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应用AGO进行步行训练有助于改善截瘫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使单次尿量增加及残余尿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3.
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统计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研究空间中某位置的观察值与其相邻位置的观察值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的一种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是空间统计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研究空间数据的分布模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时,空间自相关分析非常有意义,其结果可以加深对空间模式从过去变化到现在规律的理解与掌握,甚至可以预测空间模式的未来变化趋势,发现导致空间分布模式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从而根据影响因素对人类的利弊来促进或阻止空间模式的变化方向,保护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4.
肾盂积水(简称肾积水)非独立疾病,应归属于中医"积"的范畴,急性肾积水多为湿热下注,蕴闭膀胱,气化受阻,或湿热与瘀滞互结所致;慢性肾积水是本虚标实之证,多为肾阳虚损,气化不利,以致水湿内停所致。目前中医药在治疗结石性肾积水、炎症性肾积水、结核性肾积水、妊娠性肾积水、肾下垂性肾积水、输尿管迂曲变形致肾积水、功能性肾积水及多种原因性肾积水等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5.
随着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治(口服给药)相对而言的特色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显示出了确切的疗效,近年来越发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归纳了包括针刺类、灸类、推拿类等常用中医外治法在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以期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86.
百合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慧芳  蔡宝昌  张志杰  李伟东  李林  杨晨 《中草药》2006,37(11):1675-1677
百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尔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卷丹Lilium laincifolium Thunb.、百合L.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或细叶百合L.pumilum DC.的干燥肉质鳞叶。百合性味甘、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百合含有多种活性多糖,具有明显的补益作用与增强免疫作用,并具降血糖功能。百合以蜜制为主要的炮制方法,包括蜜炙法与蜜炒法,传统认为蜜制可增强百合润肺及补益的功效。本实验分别测定了生百合、蜜炙百合与蜜炒百合中的多糖,以考察百合的炮制与多糖的关系。1实验材料百合药材购于江苏宜兴,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陈建伟教授鉴定,为卷丹L.lancifolium Thunb.的干燥肉质鳞叶。试剂均为分析纯。AG285电子天平;Buchi V800旋转蒸发仪;YXJ-2离心机;DZF-6050真空干燥箱;TU-1800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相似文献   
187.
目的:考察复方蒿甲醚本芴醇片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对二者体外溶出行为的一致性进行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溶出度测定方法桨法,分别对3批仿制制剂和3批参比制剂进行溶出度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分别测定2种制剂中蒿甲醚和本芴醇在水,p H 1.2(1%氯化苄基二甲基烷基胺的0.1 mol·L-1的盐酸溶液),p H 2.5(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盐酸溶液)和p H 4.5(氢氧化钠和柠檬酸的盐酸溶液)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并分别计算3批仿制制剂和3批参比制剂溶出曲线两两之间的相似因子(f2),分析数据,对各批仿制制剂、仿制-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所考察的4种溶出介质中,3批仿制制剂之间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在90~96,均≥90,表明生产工艺较稳定;3批仿制制剂与3批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均相似,其相似因子在52~71,均50,即2种制剂体外溶出行为一致。结论:3批仿制制剂生产工艺稳定,并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一致,为进一步研究该仿制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8.
随着中药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中药饮片批准文号制度的执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饮片质量标准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挖掘和理清中药炮制的源流和原始意图。本文通过对从汉代至今,历代百合炮制的方法的整理,为研究揭示其炮制原理,统一炮制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9.
目的优选排石Ⅰ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工艺稳定性好,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高,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0.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资料,结合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贝母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贝母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唐代之前药用贝母主流基原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至唐宋时期贝母基原扩大至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结合产地分布,认为这一时期贝母药材的主流基原为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和湖北贝母F.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明代贝母开始分化为"川贝母""土贝母",但是根据所记载的"土贝母"产地,认为其亦多指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清代形成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三类,并延续至今。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中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贝母类药材根据考证结论进行选择,加工炮制方法参考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