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正>患儿,女,100 d, 6 kg, 因“阵发性呼吸急促伴面肌痉挛3月余”入院。该患儿在出生后当天即出现呼吸急促伴面肌痉挛,发作频繁,不伴呕吐、晕厥、四肢强直、大小便失禁等,外院曾诊断为“癫痫”,药物保守治疗控制不佳。该患儿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 kg, Apgar评分10分,正常母乳喂养,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心肺查体阴性;神经系统查体示头前囟张力不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自如,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相似文献   
272.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儿童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可比条件选择40例在泌尿外科择期行手术的儿童,依家长对麻醉方式的要求及医生的选择,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n=20)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I组,n=20)。对比观察2组患儿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结果2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满意,术中未出现体动,术后无知晓。2组患儿的术中血压、pH、SpO2均无明显变化。E组患儿气腹后、停气腹后心率明显减慢(P<0.05),呼吸频率明显加快(P<0.05),PaCO2、HCO3-均明显升高(均P<0.05)。I组的心率、呼吸、PaCO2、HCO3-均无明显改变。结论ASAⅠ级的患儿行类似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类的短时手术,在1.6kPa(12mmHg)气腹压力下,选择硬膜外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3.
新生儿脐膨出是一种先天性腹壁发育畸形,腹腔内脏通过脐部缺损脱出于体外,多需急诊行修补术。由于腹腔脏器膨出暴露体外致患儿体温下降、水电解质失衡,以及术中内脏复位后腹内压升高影响呼吸、循环功能,麻醉管理有一定的难度,除遵循新生儿一般解剖、生理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近3年17例脐膨出修补术的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4.
目的分析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监测儿童射频消融术中反映麻醉深度的相关性,评价CSI用于儿科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的患儿36例,年龄7~15岁,ASAⅠ~Ⅱ级,给予丙泊酚2.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芬太尼1μ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期,设定BIS目标区间为60~70,采取闭环模式机器自动调整丙泊酚注药速度,瑞芬太尼0.25~0.33μg·kg^-1·min^-1持续泵注。记录患儿入室时(T 1)、诱导完成时(T 2)、手术开始时(T 3)、手术30 min(T 4)、手术60 min(T 5)、手术90 min(T 6)、停药时(T 7)、拔除气管插管时(T 8)、出室前(T 9)的CSI和BIS,并记录T 7~T 9时的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MOAA/S)。结果T 1~T 2诱导期、T 3~T 6维持期、T 7~T 9复苏期CSI与BIS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4和0.69(P<0.05)。T 1、T 3~T 5时CSI低于BIS(P<0.05),T 8~T 9时CSI高于BIS(P<0.05),T 2、T 6、T 7时,CSI、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7~T 9复苏期,CSI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7(P<0.05);BIS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5(P<0.05)。结论在儿童静脉麻醉状态下,CSI与BI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SI可以用于监测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275.
276.
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NKI等国内外大型专业数据库及相关儿科学杂志,初筛文献,经全文浏览确定最终纳入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退热时间、CRP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无反应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初筛得到22篇文献,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将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于川崎病的初始治疗,4篇将糖皮质激素用于对丙球无反应患儿的治疗即追加治疗。经Meta分析,①追加治疗组、激素联合初始治疗组急性期、治疗1个月随访后与丙球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热程比较:激素原发治疗组比丙球组热退时问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无反应率的比较;在川崎病原发治疗时,激素联合丙球与单用丙球相比,治疗的无反应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激素联合丙球用于川崎病初始治疗或追加治疗时,与常规丙球治疗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且可缩短热程,使炎症指标(CRP)下降更快,并可降低治疗无反应率或需丙球再治疗率。目前仍无单独应用激素作为川崎病初始治疗的依据,但对耐丙球或高危川崎病患儿可选择性慎用。要进一步验征激素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277.
黄怡  张建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206-220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早期诊断有利于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也有利于早期发现,进行有效的治疗.近年来建立了许多检测HIV感染的实验方法,对无症状的HIV感染者,已能用多种血清学方法予以检出,但由于90 %以上患者在早期难以及时正确诊断,其原因是急性HIV感染者均存在体内抗体尚未出现的窗口期,检测抗体的方法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因此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时准确的诊断缩短窗口期已成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78.
毛珍慧  王萍  张建敏 《中国新药杂志》2006,18(24):2320-232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中的可应用性。方法:将60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舒芬太尼诱导,Ⅱ组为芬太尼诱导,麻醉维持两组均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和笑气。结果: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儿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5 min后OA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麻醉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9.
张建敏  黄怡  张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3002-3002
HCV病毒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输入血液制品传播,目前世界范围内感染率为3%。HCV病毒引起的肝炎约80%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约25%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丙型肝炎治疗难度大、疗程长、疗效欠佳、费用高,所以选择理想的检测方法及早检出HCV病毒非常重要[1]。本文对103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进行了HCV RNA和抗-HCV检测,HCV RNA检测采用的是实时荧光定量法,抗-HCV检测采用的是酶联免疫法(EL ISA)。其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03例丙型肝炎患者标本均来自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门诊及住院病人。男63例,女40例。…  相似文献   
280.
血浆置换配合常规治疗抢救有机磷中毒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置换配合常规治疗抢救有机磷中毒2例兰州军区总医院输血科(730050)王燕宁,李绣萍,张建敏,曹明玉,李凤琴,沙东岑解放军第一医院外二科王燕平血浆置换(PE)可清除患者血浆中的异常成份,治疗多种疾病。我院于1993年5~8月采用CS-3000血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