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化裁治疗继发性闭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减苁蓉菟丝子丸作为基础方对继发性闭经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通过以往医家经验总结,典型病历分析,药理论证,得出方药应用的有效性。结果加减苁蓉菟丝子丸作为基础方对继发性闭经病的治疗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
93.
月经性头痛是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究其本病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提示了偏头痛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密切相关[1].目前有研究发现性激素的失衡和前列腺素的异常与月经性头痛的发作有关[2],因此笔者根据西医月经性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假说,用外源性雌激素刺激探索经行头痛的机理,并用经典偏头痛模型硝酸甘油造模对照其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芳族磺酰氯与活泼的溴代烷或碘甲烷于四氢呋喃-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或四氢呋喃-水中,在锌粉参与下,反应温度0°C到室温,时间2~3h,进行偶合反应合成砜。14例收率51%~82%。砜的简便合成@张庆文  相似文献   
95.
从毛莨科植物小升麻Cimicifuga acerina (Sieb.et Zucc.)Tanaka根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它们分别为β-谷甾醇(1),异阿魏酸(Ⅱ),acerinol(Ⅲ),25-O惭酰升麻醉(Ⅳ),25-脱水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苷(Ⅴ),22-羟基升麻醇木糖苷(Ⅵ)。  相似文献   
96.
岗梅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岗梅Ilexasprell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和RP-HPLC等色谱方法对岗梅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岗梅根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1)、冬青苷XXIX(ilexo-side XXIX,2)、冬青苷B(ilexoside B,3)、刺参苷F(monepaloside F,4)、长圆冬青苷B(oblonganoside B,5)、3-O-β-D-xylopyranosyl-3β-hydroxyurs-12,18(19)-dien-28-oic acid 28-β-D-glucopyranosyl ester(6)、毛冬青皂苷B(ilexsapo-nin B,7)、randialic acid B(8)、毛冬青酸(ilexolic acid,9)和19-去氢乌索酸(19-dehydroursolic acid,10)。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7.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研究认为PCOS可能始发于青春期并延续至成年,育龄期发病率为5%~10%,是一种遗传异质性、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的内分泌紊乱及代谢异常疾病。早在1935年,Stein和Leventhal首次描述该症,即双侧卵巢增大伴有闭经、月经稀发、多毛和肥胖,故该综合征又称为SteinLeventhal综合症。以后,Stein等发现对卵巢实施卵巢楔形切除  相似文献   
98.
"标本兼治"理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精华,中医药诊治股骨头坏死需把握好股骨头坏死的"标"与"本"。"坏死→修复→塌陷→骨关节炎"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病理过程。股骨头塌陷的根本原因是骨修复反应和负重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坏死骨吸收→新生血管长入→新骨形成"是股骨头坏死的修复过程。塌陷是股骨头坏死最关键的病理转归,认识股骨头塌陷与骨修复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时机的把握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标本兼治"理论指导下的股骨头坏死中医药治疗,是针对疾病的"本"(瘀血),把握股骨头塌陷与骨修复的关系,积极治疗其"标"(临床症状)。本文从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机制、股骨头坏死的骨修复、"标本兼治"指导股骨头坏死的治疗3个方面,对"标本兼治"理论在股骨头坏死中医药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
肌苷长期口服可引起皮肤瘙痒,今将遇到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NIPPV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2 0 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的基础上进行NIPPV治疗,另外同样呼衰的1 0 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平喘、祛痰和呼吸兴奋剂,持续低流量吸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NIPPV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PH、PaCO2 、PaO2 、心率和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降低PaCO2 、呼吸频率和提高PaO2 方面比对照组效果更明显,统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且死亡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NIPPV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PaCO2 、呼吸频率和死亡率,提高PaO2 ,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