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业渊  张寿 《山东医药》2009,49(24):44-45
目的探讨治疗中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合适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采用手法复位前臂石膏夹固定治疗(A组),60例采用手法复位经尺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B组),52例采用石膏夹固定结合T型钢板固定(C组)。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注意预防并发症。结果按贾氏疗效标准,A组优良率73.21%,B组83.33%,C组78.84%。结论桡骨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2.
周业渊  张寿 《山东医药》2009,49(20):86-87
对520例共1362条屈指肌腱损伤患者采用无创技术联合康复方法治疗,疗程结束后评定效果。发现520例屈指肌腱损伤患者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肌腱断裂。进行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伤指的运动功能,优920例,良365例,可72例,差5例,总优良率94.35%。提示无创技术联合康复方法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疗效佳,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3.
甘先民  张寿  郭祥 《海南医学》2005,16(4):22-23
目的 探讨应用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及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MED椎间盘镜切除技术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X光机准确定位,仅做1.8~2.0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置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脱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管。结果 本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随访3个月~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可1例。结论 经脊柱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4.
背景: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年轻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较好,但有关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少见报道.目的:比较采用不同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998-01/2008-12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237例,年龄60~96岁.采用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32例,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23例,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41例,双极股骨头置换1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0例.比较各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空心加压螺钉、解剖钢板、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均高明显于双极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治疗(P<0.01);空心螺钉组、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优良率明显低于双极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治疗(P<0.001,P<0.01).结果提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应首选人工关节置换(双极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对Garden型可选用空心螺钉固定,转子间骨折Jensen-EvansⅠ~Ⅱ型可选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置入内固定;Jensen-EvansⅡ~Ⅲ型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关节置换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不同氨甲环酸应用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75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各25例。A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1%氨甲环酸1 g+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注射5%氨甲环酸20 ml+缝合伤口后经引流管推注5%氨甲环酸20 ml浸泡2 h,B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注射5%氨甲环酸20 ml+缝合伤口后经引流管推注5%氨甲环酸20 ml浸泡2 h,C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注射生理盐水20 ml+缝合伤口后经引流管推注生理盐水20 ml浸泡2 h。观察术后24 h三组患者伤口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变化值。 结果A组术后24 h引流量[(47±10)ml]、48 h血红蛋白变化值[(10±4)g/L]均低于B组[(110±25)ml、(16±5)g/L]及C组[(131±22)ml、(18±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4 h引流量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241,P<0.05),B组术后48 h血红蛋白变化值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关闭切口时静脉滴注1%氨甲环酸1 g+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注射5%氨甲环酸20 ml+缝合伤口后经引流管注射5%氨甲环酸20 ml浸泡2 h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及血红蛋白变化值。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注射氨甲环酸+缝合伤口后经引流管推注氨甲环酸浸泡2 h可减少术后引流量,对血红蛋白变化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8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目前常见骨科手术之一.在过去的30年中THR的应用逐渐普及,使上百万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生存质量得以改善;与此同时,康复治疗作为患者术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受到重视.THR后治疗不是单纯卧床休息等待组织的愈合,而是要在术后早期实施康复治疗,以帮助患者改善肌力、耐力及功能,使患者尽早康复,提高生存质量[1-4].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逐渐设定了针对THR后,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治疗方案,开展阶段性康复训练,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中青年一般人群骨峰值的基本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海口地区20~39岁人群271名,进行腰椎(L_(2-4))正位和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结果 男性腰椎和髋部(Neck,Ward's)骨峰值(g/cm~2)见于25~29岁,测定值经标准化处理,分别为1.101±0.100,0.974±0.088,0.909±0.121;髋部Troch骨峰值(g/cm~2)见于20~24岁,标准值为0.818±0.119。女性腰椎正位和髋部(Ward's,Troch)骨峰值见于30~34岁,标准值分别为1.127±0.107,0.868±0.118,0.763±0.084;髋部Neck(g/cm~2)骨峰值见于35~39岁,标准值为0.903±0.111。结论 海口地区中青年骨峰值略高于我国其他地区。测定结果为今后海口地区开展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至2004年收治并施实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8例(50髋),随访3个月~72个月。结果分别以80~89岁、90~95岁、96~102岁年龄段进行术前手术风险评价及术后功能评价,其中术前风险评价安全8例,占37.5%,中危26例,占54.2%,高危4例,占8.3%。术后功能评价,优28例,占58%,良18例,占37.5%,差2例,占4%。结论一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于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尤适合骨折早期并术前手术风险评价安全或中危病人。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骨科10例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坏死及肿瘤等疾病的患者,行肱骨头假体置换术后的肩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平均23个月的随访显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比骨折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后肩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恢复快, 但存在较多并发症, 如假体松动,关节不稳,等.结论:对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等疾病,使用肩关节假体置换,可以显著缩短康复的时间,减少病人痛苦,改善关节功能.但仍有较多并发症,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康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至2008年5月本院收治18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从中选取伴有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22例(Evans分型Ⅲ型9例、Ⅳ型13N)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以及患侧髋关节功能5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至3年,平均2.2年,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下沉松动,股骨粗隆部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结论在特定适应证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作为临床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