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目的分析改良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4例,其中16例采用改良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18例采用传统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临床指标、保肛率、术后的近期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腹腔镜组在术后48 h腹腔引流管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辅助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耗材费用方面均优于腹腔镜辅助组。结论改良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达同样的肿瘤根治效果,具有无腹部辅助切口,更加美观、术后肠道恢复快、保肛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5月~2010年6月在本院接受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直肠癌TME术治疗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42.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2.6 mL。术后病理证实远近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51.7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 d。无吻合口瘘及出血、腹腔出血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随访12~18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结论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直肠癌TME术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无腹壁辅助切口、恢复快等优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腹腔镜下直肠癌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但度洛西汀起效更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病例样本为2013年4月~2018年3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8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全部患者均实施保守治疗,研究分析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评估87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2例患者为显效,29例患者为有效,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实施二次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87)93.1%,术后3个月随访,87例患者均未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取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疗效。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研究组采用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甲状腺素和泌乳素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及总甲状腺素(T_4)水平均降低(P均0.05),且对照组FT_3、FT_4、T_3及T_4水平均低于研究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P均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泌乳素均轻度升高,研究组患者的泌乳素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相较氨磺必利单药使用,不会加重患者肝功能损伤且对患者肾功能及糖脂代谢均无不良影响,还能有效改善氨磺必利单药使用造成的高泌乳素症及对甲状腺功能的抑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探索一种利用废弃手指进行手指再造的方法.方法 对63例67指采用指动脉皮瓣与腹部皮瓣瓦合包裹废弃指骨支架及甲床进行手指再造.结果 再造手指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该方法充分利用废弃手指进行手指再造,避免了足的损伤,手术难度小,不需要吻合血管,是手指再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各30例,应用VVI技术检测两组左室侧壁、前壁、室间隔及下壁基底、中间段、心尖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e)、应变(ε)及应变率(εR),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左室壁各节段心肌运动的Vs和Ve均由基底部向心尖部递减;左心室各节段心肌的ε和εR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冠心病缺血节段Ve、ε及εR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部分节段V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VVI技术能定量检测局部心肌的运动情况,有助于临床诊断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单纯氯普鲁卡因与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日间肛肠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日间肛肠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硬膜外腔用药为氯普鲁卡因,B组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观察麻醉的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痛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麻醉前后呼吸循环指标变化情况、肌松程度、术后30分钟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B组痛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术后30分钟VAS评分低于A组;B组的肌松程度强于A组;给药后15分钟,A组的收缩压与麻醉前相比明显降低,而B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日间肛肠手术硬膜外麻醉时镇痛时间长于单纯氯普鲁卡因,而不影响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假性结石的CT表现。方法对16例超声筛查的疑似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假性结石患者进行胆囊CT检查,分析胆囊假性结石的形态、密度及其密度均匀性,其中密度均匀性以结石中间区域ROI的CT值标准差(SD)表示并与肝实质CT值SD进行对比。结果 16例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假性结石中,泥沙状结石7例、结节状结石9例;假结石平均CT值(107.88±42.89)HU,其中泥沙状为(135.43±45.38)HU,结节状结石为(86.44±24.86)HU;假性结石平均SD为(8.29±2.06)HU,与肝实质平均SD(8.51±1.49)相近,其中泥沙状SD为(7.40±0.99)HU,结节状SD为(8.99±2.38)HU。结论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假性结石在CT上表现为结节状或泥沙状偏高密度影,其密度均匀,尤以泥沙状假性结石为甚,具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