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307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484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6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连续2年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急性发热反应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连续2年静脉使用唑来膦酸5mg滴注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共46人。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6.87±6.77)岁。观察每次急性期发热出现比例及每例患者前后2次药物输注后发热出现情况。比较治疗第1年、第2年骨质疏松差异及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差异。结果46例患者中第1次输注唑来膦酸共观察到20人发热,占43.4%,次年输注唑来膦酸仅1例出现发热,发热组治疗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无发热组( P<0.05)。第2次输注前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较第1年输注前均无显著差异( P>0.05),第2次输注前骨密度监测腰椎及全髋T值较第1次有所改善(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连续静脉用唑来膦酸治疗对骨密度有改善,首次治疗出现急性期发热反应并不少见,但均为一过性,次年均可耐受。治疗前PTH水平可能与发热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效果,探讨术后近端代偿侧凸(PCC)自发矫正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诊治的25例腰骶部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3~13.0岁(6.74±2.81岁),L4~S1半椎体10例,L...  相似文献   
5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外有关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报道不断增多,本文就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因、发病率、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高血压病人常常合并有血脂和血糖代谢紊乱。其中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胰岛素抵抗在上述代谢紊乱中起关键作用。在血栓性疾病 (包括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 )的发生和发展中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代谢紊乱起共同作用。贝特类降脂药物中 ,力平之最为常用。进一步了解其在降脂以外的作用 ,特别是对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和内皮素的影响 ,有助于更好地防治高血压病的并发症。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 999年 2月~ 2 0 0 0年 5月门诊与病房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血脂代谢异常的病人 2 9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9例。…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比分析伴有肌酸激酶升高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1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肌酸激酶升高患者及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伴肌酸激酶升高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发生于中年人,以女性为主,而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好发于老年人,本组资料中男女发病率相近(P<0.05);与后者相比,前者合并高血压病更少(P<0.01),胸痛/胸闷症状更少(P<0.05),脉搏相对更慢(P<0.01),贫血(P<0.01)和浮肿(P<0.01)的发生率更高,血脂以胆固醇升高更明显(P<0.05),心包积液发生率更高(P<0.01),发生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更少(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高度多样化,与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56.
格雷夫斯(Graves)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出现相应的功能异常甚至器质性损伤。该例患者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乏力、心悸、易饥饿、消瘦等)伴皮疹为首发表现,后续出现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痛性肿大、抗核抗体阳性、肝功能损伤等多系统损伤表现,最终经淋巴结病理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平衡型半椎体畸形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0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2例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平衡型半椎体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5(2.9,7.3)岁,男性28例,女性24例。在术前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患者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冠状面参数包括头/尾端节段性侧凸角及代偿弯、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冠状面骶骨倾斜角(coronal sacral slope,CSS);矢状面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等。通过CT及MRI判断前方半椎体和后方附件的畸形情况,分为协调型和错配型。按照半椎体分布的数量、位置及合并脊柱/肋骨畸形情况,对畸形进行分型并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畸形分为4种类型:1型,包含2个半椎体;2型,包含3个半椎体;3型,包含≥4个半椎体;4型,平衡型半椎体同时合并多发脊柱和肋骨畸形...  相似文献   
58.
张学军 《河北医药》2006,28(10):963-963
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我科共收治连枷胸患者87例,其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6例,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是肠管通过先天性的小肠或结肠系膜缺损(裂孔)而形成的内疝,发病率低,临床少见,仅占肠梗阻0.5%~3%[1].  相似文献   
60.
儿童脊柱侧凸类型多样,症状轻重不一。手术矫正的目的是纠正脊柱冠状面及矢状面畸形,阻止畸形进展,改善外观和功能。医源性脊髓损伤一直是脊柱相关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明显降低了脊柱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国内外公认在脊柱侧凸矫正过程中,只要涉及脊髓水平,不论成人或儿童,都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是利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监测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完整情况。目前脊柱手术中主要应用以下几种方法: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s)、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EMG包括自由肌电图(free electromyogram,fEMG)和刺激肌电图(triggered EMG,tEMG)。本文介绍儿童脊柱侧凸的常见类型及矫正方法,同时对术中神经监测在小儿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