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采用酚妥拉明在颅脑手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观察是否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方法:选择颅脑肿瘤切除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使用酚妥拉明进行控制性降压。结果:Ⅰ组出血量和输血量比Ⅱ组明显增加。结论:颅脑手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局部阻滞加手法治疗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对39例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在单纯手法复位或理疗加手法复位失败后,改用小关节阻滞加手法复位,1次/d。结果1次治愈34例,2次治愈5例;1次治愈率87%(34/39),总治愈率100%(39/39);提示局部阻滞配合手法复位是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具除痛迅速、小关节复位较易成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局部麻醉剂,以轻比重溶液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疗效。方法 采用1.5%奴夫卡因、0.1%丁卡因、1%利多卡因、0.2%布比卡因用于临床麻醉观察其效果。结果 771例麻醉满意.肌松良好,生理扰乱少,各溶液组麻醉发挥作用时间各有不同。结论 由于溶液浓度低,脊神经阻滞程度轻.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粤港合作培养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学成归来后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成效的影响.方法 根据香港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相应工作职责,包括临床护理、临床管理、教育、护理顾问及临床研究等,对比手术室专科护士的介入本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前(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与介入后(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的工作效果.结果 ...  相似文献   
15.
21例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21例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方法 对21例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实施一系列麻醉处理措施①头颈部严格制动,避免颈髓继发性损伤;②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中心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③麻醉诱导要求平稳,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避免应用损害或抑制心肌的药物,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④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21例的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85.7%患者康复。结论 对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在围术期麻醉处理得当,可大大降低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将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硬膜外后腔注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治疗次数均优于对照组(χ2=4.06,P<0.05;t=7.2,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腔支气管改造成盲探插管装置配合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监测用于解决颈椎骨折病人困难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把颈椎骨折困难插管的病例随机分两组:经口会厌后下方盲探插管组(A组,n=25)和经口双腔支气管改造装置配合EtCO2监测插管组(B组,n=25).分别进行盲探插管并记录统计插管次数、插管时间(从开始插管到听诊证实成功)、插管过程中追加麻药的次数及各时段的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变化和插管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病例插管难度评估无明显差异性(P>0.05):插管所耗的时间B组为(3.29±1.67)min,明显少于A组的(8.56±4.13)min(P<0.05): B组1~2次的成功率92%,明显高于A组的32%(P<0.05).无1例发生低血氧症(SPO2<92%)、呛咳或气管支气管痉挛等插管并发症.结论 双腔支气管改造插管装置配合EtCO2波形图监测用于困难插管,特别对颈椎骨折患者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气管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管理。方法:对16例择期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同时采用控制性降压、扩容等麻醉管理技术,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监测,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结果:与术前比较人工气腹后,MAP、HR、CVP、PaC02均明显升高(P〈0.05),pH值稍降低;肿瘤探查时MAP、HR、CVP明显高于探查前(P〈0.05),但肿瘤切除后显著降低(P〈0.05);术毕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麻醉苏醒迅速。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围术期是安全可行的,关键在于做好麻醉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同期与传统的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相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40例切痂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组(Ⅰ组n=20)和氯胺酮-羟丁酸钠全麻组(Ⅱ组n=20)。全部病例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3mg/kg、阿曲库铵0.3-0.5mg/kg做诱导插管,然后Ⅰ组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4~6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氯胺酮1-2mg/kg维持。Ⅱ组微泵持续注射氯胺酮1-2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羟丁酸钠80-100mg/kg。分别记录2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循环稳定;而Ⅱ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用于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氯胺酮羟丁酸钠麻醉。  相似文献   
20.
等容量血液稀释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等容量血液稀释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在麻醉后手术前输入血浆代用品或晶体液,输入的液体量与采血量的比例为3~3.5:1,在手术失血前采自体全血400ml~800ml,在手术后期或术毕后回输给患者。结果 30例患者采血及回输过程均无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无血源性传染病发生。结论 等容量血液稀释预存式自体输血可缓解血源紧张状况,避免同种异体输血所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血源.可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