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对胎粪吸人综合征(MAS)患儿应用高频通气(HFV)、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及常频通气(CMV)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0例诊断为MAS的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CMV、HFV和PS三组.通过动态观察生命体征、血气变化和计算氧合指数(OI)及吸入氧浓度(FIO2)的变化柬评价疗效.结果 三组患儿用呼吸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 h的OI比较,CMV组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3±3.7和8.82±2.8,t=2.22,P=0.05);PS组与HF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2.8和13.29±3.3,t=2.59,P<0.05).三组患儿不同时段的OI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患儿应用PS、HFV和CMV治疗效果比较,用PS治疗后氧合改善明显;三组患儿应用呼吸机时间及治疗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42.
新生儿重症湿肺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湿肺的临床特征及需要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67例新生儿湿肺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征、预后,分析需要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167例患儿中早产儿69例(41.2%).161例(96.4%)患儿入院时存在呼吸衰竭,72例(43.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通气组111例(气管插管72例,经鼻呼气末正压通气39例),非辅助通气组56例.两组患儿在年龄、出生体重、剖宫产率、性别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全部患儿中24例合并心脏疾病,28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51例合并吸入性肺炎.湿肺患儿中胎龄<34周(OR=3.398,95%CI:1.113~10.369)及合并心脏疾病(OR=4.122,95%CI:1.173~14.481)者,需辅助通气的危险增加.是否有重度窒息、是否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吸入性肺炎,未被证实是湿肺患儿需辅助通气的影响因素.结论 早产儿重症湿肺发生率较高,湿肺患儿胎龄<34周及合并心脏疾病时需要机械辅助通气的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对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对222例子宫切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呈正相关(r=0.556,P0.01;r=0.359,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正相关(r=0.443,P0.01);家庭关怀度在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两者间起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5%,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度共同解释生活质量总变异的24.2%。结论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度是影响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治疗和早期良好的体位摆放。康复组5 0例,缺血性脑卒中入院1d~2 d,出血性入院7d~14 d即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4 6例未进行康复训练。结果:6周后两组患者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级评定,康复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 .0 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 ) ,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47.
心脏移植是对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终末期心脏病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从 196 7年 12月 3日 ,Barnard医生在南非的开普敦完成了人类首例同种异体心脏原位移植术。到目前为止 ,全世界已累计施行心脏移植手术四千余例。 1978年我国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在上海完成 ,但该技术在我区发展还相对滞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于 2 0 0 3年 3月 4日实施了新疆首例原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 ,病人现已顺利康复。现将该病人的护理过程介绍如下。1 病例资料李某某 ,男 ,39岁 ,农民。于一年前在当地医院发现并诊断为“扩张性心…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在常规糖尿病患者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管理方法,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接近,两组干预前后的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的空腹血糖、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仅仅进行随访、健康教育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更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9.
冉明  侯铭  王怡杰  张智月  董奥  刘亚  张国琴 《循证护理》2023,(11):1954-1959
从老年痴呆恐惧的概念、对老年人的影响、评估工具及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老年人转变消极的恐惧心理提供依据,为健康老龄化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孤独在社会支持与自我感知老化间的中介作用,从而为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消极的自我感知老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石河子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使用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孤独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0.0和Process宏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