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51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0 引言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仪器[1]. 使用钙高度特异性荧光指示剂Flou-3/Am能观察到细胞内Ca2 浓度变化. 大量实验证明,在多种刺激因子作用不同细胞诱导凋亡或病理条件下细胞自发凋亡的过程中,都普遍存在胞质钙的持续升高[2]. 我们通过LSCM检测化疗药物引起贲门肿瘤细胞Ca2 浓度的变化,并同用MTT法测得的药敏结果比较,以探讨Ca2 浓度变化与药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2.
正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间的机械屏障,与机体物质转运、凝血、免疫和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等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之一[1-2]。VEC通过多种体液因子的生成和分泌,在调整局部血液动力学和血管细胞黏附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5]。VEC是组织细胞培养对象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修复等领域  相似文献   
963.
目的:分析新疆维汉民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冠心病的预防和优化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4-09/2005-10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320例维汉民族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n=189)与对照组(n=13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结果:32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维汉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CC、CT、TT3种基因型分布(维吾尔族,χ2=9.561,P=0.008;汉族,χ2=10.618,P=0.005)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维吾尔族,χ2=4.857,P=0.028;汉族,χ2=5.158,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内维汉不同民族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维汉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各基因型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T基因型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同组同民族CT和CC型者;CT基因型与CC基因型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OR=1.478)、同型半胱氨酸(OR=1.057)等因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存在多态性,无民族差异。②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可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③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性和同型半胱氨酸是新疆维汉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64.
冠心病患者PTCA后无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TCA后无再流的危险因素 ,为防治PTCA后无再流现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6 2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一般情况、PTCA有关数据 ,采用SPSS 11 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单变量分析表明 ,大量饮酒、低年龄、心肌梗死、术前心绞痛 (初发 )发作时间≤ 30d、甘油三酯 (TG)及胆固醇 (TC)升高、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FIB)与无再流现象明显相关 (P <0 0 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心肌梗死、高甘油三酯血症、PTCA前心绞痛 (初发 )发作时间 <30d是PTCA后发生无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12 6 0 7、11 14 5、4 36 1。结论 行PTCA术的患者发生无再流现象与心肌梗死、高甘油三酯血症、PTCA前心绞痛 (初发 )发作时间 <30d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65.
刘心勇  崔元凤  张向阳 《疾病监测》2007,22(11):749-751
目的 评价黄山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实施情况.方法 收集1955-2006年脊髓灰质炎疫情、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免疫接种、免疫水平及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随着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髓灰质炎活动的深入开展,经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与查漏补种免疫相结合,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等防制策略,黄山市自1984年起已连续23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结论 黄山市已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结合氟哌啶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空白对照法,用银杏叶提取物360mg/d结合氟哌啶醇(025mg/kg)对11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评定BPRS、SAPS、SANS和TESS量表。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结合氟哌啶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单用氟哌啶醇要好,前者BPRS、SAPS和SANS量表总分明显降低,而后者仅BPRS量表总分明显降低;同时前者治疗后SAP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后者;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减轻氟哌啶醇锥体外系和行为毒性副反应的作用。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并减轻抗精神病药副作用。  相似文献   
967.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浓度与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5名正常人血清的BDNF浓度,比较2组及各类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间血清BDNF浓度的差异;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分析血清BDNF浓度与PANSS评分间的关系。结果①患者组血清BDNF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7.3±2.6)vs(9.9±4.3)ng/mL,P<0.001];②利培酮、氯氮平、典型抗精神病药3组间血清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P<0.01),利培酮组显著低于氯氮平组[(5.1±1.7)vs(7.8±2.7)ng/mL,P<0.05];③患者组中血清BDNF浓度与PANSS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07,P=0.005)。结论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下降,利培酮治疗组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组,阴性症状越明显的患者BDNF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968.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psychopathologic symptoms betwee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in chronic and first-episode,drug-nalve schizophrenics.then it was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reasons why there is higher rate of smoking behavior in schizophrenia.Methods In all.427 male chronic schizophrenic patients(332 smokers and 95 non-smokers)and 63 male first-episode drug-naiv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22 smokers and 41 non-smokers)were collected.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Results In chronic patients.the item scores of poor rapport and passive/apathetic social withdrawal of PANSS negative subscal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mokers than non-smokers(3.9 ±1.5 vs.4.4±1.7;3.6±1.6 vs.4.0±1.7.respectively,P<0.05),and so was the total scores of PANSS negative subscale(24.0±8.2 vs.26.3±9.5).In first-episode.drug-ndive patients.the itern scores of emotional withdrawal and passive/apathetic social withdrawal of PANSS negative subscale were significant lower in smokers than non-smokers(2.7±1.3 vs.3.5±1.3:2.7±1.3 vs.3.5±1.4,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ere are positive effects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the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which misht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for higher rates of smoking behavior in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比较住院男性及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认知功能等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收集临床资料,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检测认知功能。结果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首次出现精神症状年龄要早2.8岁,首次住院男性患者年龄比女性患者早3.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烟在男性患者中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患者单身(未婚或离异)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ANS、WCST测查两性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精神症状方面,男性患者的夸大症状及情感交流障碍比女性更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ANSS总分、各分量表分及HAMD评分在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发病年龄要早于女性;在精神症状方面男性于女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认知功能两者之间无差异;男性患者单身比例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970.
介绍了国外空运医疗后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概况,包括转运方法、前期准备、后送过程中的个人防护措施和隔离装备、转运后飞机的净化消毒方法等,分析了国内空运医疗后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传染病患者的空运医疗后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