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6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0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712篇
内科学   368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56篇
特种医学   1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9篇
综合类   1408篇
预防医学   538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472篇
  6篇
中国医学   544篇
肿瘤学   1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孤立性肺结节与血管关系的研究:CT-病理对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孤立性肺结节与周围血管的CT-病理对照观察,试图对SPN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对80例SPN作肺部CT常规10mm加局部薄层扫描,观察病灶及周围血管形态并作测量和分类。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良性SPN32例,恶性SPN48例,血管集束征的总出现率为85.0%,其中恶性SPN为93.8%,良性SPN为71.9%,两者的差别不显著性意义。血管集束征可分为五种表现类型,在良、恶性SPN中的出现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舒腰灵2号胶囊的药物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大小白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足跖肿胀试验、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小鼠扭体反应、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测定以及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1)舒腰灵2号胶囊有显著的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作用;有明显对抗乙酸刺激所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作用;不同剂量溶液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由乙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大剂量组具有降低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的作用;并且未见毒性反应。(2)60例临床病例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舒腰灵2号胶囊有效率为83.3%,与舒腰灵冲剂对照组有效率差异不显著。结论:舒腰灵2号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止痛作用,并有一定的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能够改善腰突症患者的整体状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3.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 1 965年Urist[1] 报道了用脱钙骨基质可以异位诱导宿主的间充质细胞分化成新骨 ,这一实验结果提示在骨基质中可能含有一种活性蛋白质 ,具有使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具有形成骨组织的能力 ,人们后来将它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随着分子生物学在骨形成和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多种因子参与骨再建时的细胞增生、分化以及基质合成的调节 ,而在众多的骨生长因子中 ,BMPs最受瞩目 ,与骨诱导的关系最为密切[2 ] ,同时是胚胎时期重要的诱导分化因子之一。这种蛋白质…  相似文献   
44.
蒙脱石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蒙脱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蒙脱石组 (5 0例 )患胃溃疡 18例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2例 [男性 3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5 0±s 11)a],用蒙脱石散剂 3g ,tid ,疗程 4wk。胶态次枸橼酸铋组 (30例 )患胃溃疡 12例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8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0例 ,年龄(48± 13)a],用胶态次枸橼酸铋胶囊 110mg ,tid ,疗程 4wk。结果 :蒙脱石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为80 % ,总有效率为 90 % ,胶态次枸橼酸铋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为 6 0 % ,总有效率为 77% ;2组愈合率、总有效率相比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疗效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不良反应均轻 ,分别为 4 %和 3% (P >0 .0 5 )。结论 :蒙脱石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人氨酰基脯氨酸二肽酶除催化水解C端为脯氨酸残基的二肽外 ,是否还有G类有机磷化合物水解酶 (G酶)活性。方法 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及表达人的重组氨酰基脯氨酸二肽酶。氨酰基脯氨酸二肽酶及G酶活性用常规方法测定。结果 COS 7细胞表达的人氨酰基脯氨酸二肽酶催化有机磷化合物梭曼的水解 ,也水解二肽化合物Gly Pro。两种活性比未转染的COS 7细胞高 2倍。比较转染了带有氨酰基脯氨酸二肽酶基因的重组载体的COS 7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中的两种酶活性 ,可以看到有平行的升高趋势及恒定的酶活性比值。结论G酶和氨酰基脯氨酸二肽酶为同一个酶 ,或至少属于同工酶  相似文献   
46.
火针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定  黄坚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2):826-826
笔者自 2000年以来采用火针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1例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18~82岁;病程5~26d ;皮损部位在胸背部14例,腰肋部12例,头颈部4例,上肢1例.  相似文献   
47.
笔者采用自拟补肺汤加减,配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穴位注射、穴位埋肠线法治疗慢性支气炎187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本院1984—06~1995—05门诊收治的慢支病例3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7例,其中男102例,女85例,年龄27~71岁,平均49岁;有  相似文献   
4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验2例南安市英都中心卫生院(362305)黄新加南安市医院(362300)刘祯定[例1]洪某,男,16岁,1995年6月4日就诊。患者因脸色苍白、疲乏、齿龈出血、双下肢皮肤紫癜而到泉州某医院就诊,经实验室有关检查及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等...  相似文献   
49.
《中国民间疗法》2005,13(6):47-48
小儿脏气清灵,生机旺盛,与成人相比,疾病尚属单纯,病程相对较短,故小儿胃脘痛必然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不能将小儿简单地视为成人的缩影。笔者将在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学习期间治疗的慢性胃脘痛病例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体外循环期间低体重患儿血浆乳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体重患儿体外循环(CPB)各时段血浆乳酸的变化。方法将23例患儿分为2组,A组体重<10kg 12例,B组体重>10kg(10~27kg)11例。在CPB前,主动脉阻断后,停CPB前,分别采血样检测血浆乳酸浓度。结果AB两组在主动脉阻断后血浆乳酸浓度分别为(4.6±1.2)mmol/L、(3.8±1.1)mmol/L,较CPB前明显升高,P<0.05,AB两组停CPB前乳酸水平分别为(4.1±1.3)mmol/L、(2.9±1.3)mmol/L,A组较B组为高,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至停CPB前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转前水平,而A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低体重儿在CPB中无氧代谢更旺盛,清除乳酸能力较弱,术中血浆乳酸检测有助于判断组织氧平衡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