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97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08篇
  5篇
中国医学   226篇
肿瘤学   4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通过观察亚低温对实验性脑出血后的血脑屏障(BBB)、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亚低温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的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和亚低温+脑出血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伊文思蓝浓度测定BBB通透性、脑水含量(干湿重法),观察各组大鼠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表达(免疫组化法)。结果脑出血24 h后BBB通透性开始增加,72 h达高峰,7 d后开始下降,其变化趋势与脑水含量及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表达一致。亚低温+脑出血组的BBB通透性、脑水含量及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表达均低于脑出血组。结论脑出血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形成与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高表达有关;亚低温可以通过减少其表达来减轻BBB通透性的增加,减轻脑水肿,进一步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水蛭素活性因子对S180肿瘤及血管新生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S180肿瘤实验:取小鼠44只,随机分组,接种S180瘤细胞。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5-FU,实验用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水蛭素活性因子,连续用药14天,第15天剥离肿块,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2)血管新生实验:取纯种鸡胚蛋,随机分组,恒温箱中孵育。分别吸取生理盐水、水蛭素活性因子不同浓度的药液,滴于滤膜载体上,将含药载体种植于鸡胚绒毛尿囊(CAM)中,密封后放入恒温箱内孵育96h,滴加甲醛,20m in后立体显微镜下观察药物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对CAM进行扫描,记数血管VN、血管VD、血管VA的多少和大小。结果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用药组对S180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43.33%和40.67%。CAM观察发现,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用药组血管分布稀疏、间距增大,含药载体周围血管减少。而模型对照组则血管分布密集、间距缩小、呈放射状排列。结论实验表明,水蛭素活性因子对S180肿瘤和CAM新生血管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三维动态瞬间牵引与传统成角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三维动态瞬间牵引(n=80)和传统成角持续牵引(n=88)治疗。 结果:三维动态瞬间牵引组患者, 治愈49例、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显效率(治愈+显效)90%,平均治疗6.3次;持续牵引组患者, 治愈52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愈显效率(治愈+显效)88.6%,平均治疗13.9次。两组疗效比较,显效率(治愈+显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疗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与传统成角持续牵引比较,三维动态瞬间牵引疗法能明显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究应用3.0T动态增强磁共振功能成像(DCE-MRI)及4D-Tissue软件定量判定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行DCE-MRI扫描的30例宫颈癌患者。所有的病例均经过病理证实。患者年龄33-67岁[平均(48±10)岁]。患者治疗前行DCE-MRI检查及定量分析,比较肿瘤组织与子宫肌层的TIC曲线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肿瘤组与肌层对照组各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宫颈癌组织与子宫肌层TIC曲线:肿瘤以Ⅲ型曲线为主,Ⅲ型26例(86.67%);子宫肌层以I型曲线为主,I型18例(60%)。肿瘤组织与子宫肌层各定量参数值之间进行比较:肿瘤组与子宫肌层组的K~(trans)、V_e、K_(e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平均K~(trans)值、平均V_e值、平均K_(ep)值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结论 DCE-MRI各定量参数对诊断宫颈癌病变拥有一定效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麝香注射液中挥发性成分并检测其含量。[方法] 样品经HP-FFAP毛细管柱分离,以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结果] 从复方麝香注射液中鉴定出薄荷脑、龙脑、百秋里醇、麝香酮、细辛醚等5个成分,各对照品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质谱总离子流图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 5;加标回收率在95.4%~103.0%,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麝香注射液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96.
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早期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侵犯软骨及骨组织,形成侵袭性血管翳,破坏关节软骨,从而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功能受损。针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在松解粘连结缔组织、解除局部高压状态、建立关节力学平衡等方面,其疗效机制有改善形态学病变、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自由基、调节细胞因子。针刀疗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正>1978年,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成功诞生第一例试管婴儿,为女性不孕,特别是对输卵管因素造成的不孕带来了福音。然而对男性少、弱、畸形精子症引起的不孕,直到1992年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获得妊娠成功,才有了突  相似文献   
98.
枢椎泪滴样骨折以枢椎椎体前下缘冠状面大小不等的分离骨折块为特点[1,2],主要是由颈椎过伸性损伤所致,在颈椎损伤中比较少见,目前国内外对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仍不统一.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共收治枢椎泪滴样骨折患者5例,均行Herbert螺钉前路内固定术,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27~63岁,平均42岁.3例为车祸伤,2例为高处坠落伤,受伤时均为前额着地.患者均有颈后部不适及颈椎活动受限,查体均有前额或眼部皮肤挫伤或裂伤,颈后部有压痛,均不伴脊髓神经损伤表现.颈椎X线片示枢椎前下缘三角形游离骨折块,移位明显,伴有少许翻转(图1);MRI检查未见明显脊髓受压,C2/3椎间盘未见损伤、破裂,前纵韧带未见明显损伤(图2).入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而定,为2~4kg,根据骨折块移位的方向和枢椎椎体移位的方向相应采取屈曲位或过伸位牵引,牵引4~7d后复查颈椎X线片骨折均未复位,改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保乳术中癌组织、切缘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与调节性T细胞(Tregs)、新生血管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关系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1年收集的63例保乳术患者癌组织、切缘组织60例及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标本中IDO、Tregs、CD105标记的MVD(MVD-CD105)表达情况,数据分析在SAS 9.3软件包中处理,乳腺组织中IDO、MVD-CD105、Tregs阳性着色指数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IDO、MVD-CD105、Tregs阳性表达率、生存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IDO、MVD-CD105、Tregs阳性表达率均显著的高于切缘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的IDO阳性着色指数与MVD-CD105、Tregs阳性着色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71.11%显著的低于阴性患者的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IDO表达水平显著的增高,并且与MVD形成有关,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应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的3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1例,女25例;年龄26~78岁,平均60.3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21例)与锁定钢板组(15例).按Neer分型:交锁髓内钉组:Ⅱ型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