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373篇
预防医学   17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95篇
  5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根据锤状指的不同类型采用抽出钢丝、直接缝合和锚钉等不同治疗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方法1998-2007年,对26例锤状指的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其中17例行指伸肌腱直接缝合,7例行可抽出钢丝缝合,2例锚钉固定术。结果术后全部患者均获得1~5年的随访,平均2.5年。按TAM法治疗评定:优18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锤状指,操作简单,疗效确实,锚钉是一种治疗指伸肌腱撕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片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清洁级SD大鼠4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34只。正常组予以正常饲料喂养,造模组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DN大鼠模型,除去造模过程中死亡及失败,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雷公藤多苷片(TGT)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缬沙坦组予缬沙坦胶囊,TGT组予TGT。灌胃6周后收集大鼠尿液,腹主动脉取血后处死取材,生化检测血清中的BUN、Scr、FBG及尿液中的24h尿蛋白总量(24h-UTP),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Nrf2、HO-1、Keap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PCR法检测肾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TGT组大鼠24h-UTP、BUN、Scr、FBG均明显下降(P<0.01),肾小球形态基本正常、肾小管扩张减轻,血清中的Nrf2、HO-1表达增多(P<0.01)、Keap1表达减少(P<0.01),肾组织中的Nrf2、HO-...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进口膝关节假体与国人胫骨平台截骨面的匹配程度,探讨其对膝关节假体设计的影响及人类进化节奏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非膝关节疾病患者60例(120膝)、健康志愿者20名(40膝),其中男46例(92膝),女34例(68膝),年龄24~72岁、平均46.8岁。均行双侧膝关节CT扫描及三维重建,并在高级图像工作站(GE ADW 4.3)上对三维重建的胫骨图像进行旋转、切割,测量并比较不同性别被试胫骨平台截骨面横径、前后径等线性参数的差异;采用5 mm容差范围法,分别评估按照白种人体质参数设计生产的Depuy-PFC sigma(假体A)、Link-Gemini MK-Ⅱ(假体B)、Zimmer-Nexgen(假体C)3种进口假体与成年国人胫骨平台截骨面的匹配率,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测得80例160膝成年国人胫骨平台截面横径为(74.2±2.8)mm,其中男性为(76.2±2.7)mm,大于女性的(68.1±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8,P<0.001);前后径为(48.2±2.6)mm,其中男性为(50.5±2.5)mm,大于女性的(46.3±2.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 P<0.001)。假体A、假体B、假体C与受试者胫骨平台截骨面的匹配率分别为41.25%(66/160)、46.88%(75/160)和26.25%(42/160),假体C低于假体A和假体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14.67,P值均<0.05),而假体A与假体B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χ2=1.03,P=0.184)。结论 基于白种人体质参数设计的进口膝关节假体与中国人胫骨平台截骨面的匹配度普遍较低;国人正常胫骨平台截骨面的几何形态同白种人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国人膝关节假体设计时不能照搬白种人的体质参数。中国人的胫骨平台截面相对较圆,因而推测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中国人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可能较白种人更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低氧条件下Rho激酶是否参与低氧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生情况;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ho激酶的表达。结果 缺氧组MTT比色吸光度(A)值显著高于常氧组.缺氧24h+Rho激酶抑制剂Y27632组A值显著低于缺氧24h组;缺氧组细胞周期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常氧24h组,缺氧24h+Y27632组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缺氧24h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各缺氧组Rho激酶表达均明显高于常氧组,其中以缺氧24h组表达增高最明显;Rho激酶在缺氧24h+Y27632组明显低于缺氧24h组。结论 缺氧可诱导PASMCs增殖,缺氧诱导的增生PASMCs中Rho激酶活性水平增加,提示缺氧致PASMCs增殖过程中Rho激酶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观察低氧培养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Na^+/H^+交换抑制剂HMA对此增殖效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6在第四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完成。健康SD大鼠2只,分离培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选择3-6代生长良好的细胞在常氧(O2的体积分数为0.21)或低氧(O2的体积分数为0.02)条件下培养,并分别给予0.3,1,3和10μmol/L等不同浓度的HMA(n=8),采用噻唑蓝比色实验和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的方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同时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活力以反映药物的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结果:实验所用细胞样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体积分数为0.02氧浓度较体积分数为0.05氧浓度下培养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曲线抬高,低氧刺激24h增殖达到高峰。②体积分数为0.05血清培养使此增殖效应更为显著[噻唑蓝光吸收值无血清常氧组(0.238&;#177;0.011),无血清低氧组(0.280&;#177;0加9),体积分数为0.05血清常氧组(0.313&;#177;0.013),体积分数为0.05血清低氧组(0.389&;#177;0.011)]。③HMA可以抑制增殖,显著降低噻唑蓝吸光度值[对照组(0.391&;#177;0.011),0.3μmol/L组(0.377&;#177;0.010),1μmol/L组(0.328&;#177;0.012),3μmol/L组(0.289&;#177;0.006),10μmol/L组(0.246&;#177;0.007)]。④细胞总蛋白含量也显著降低[对照组、0.3μmol/L组、1μmol/L组、3μmol/L组、10μmol/L组分别为(193.30&;#177;8.51).(177.63&;#177;821),(166.84&;#177;9.48),(155.72&;#177;10.46)和(135.13&;#177;10.30)mnol/L]。⑤各浓度处理组细胞形态无改变,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活力也无明显变化[对照组、0.3μmol/L组、1μmol/L组、3μmol/L组、10μmol/L组分别为(212.23&;#177;8.44),(208.80&;#177;6.37),(209.79&;#177;7.12),(208.77&;#177;7.33),(215.42&;#177;7.81)U/L],细胞无明显损伤。 结论:0.3-10μmol/L浓度的Na^+/H^+交换抑制剂HMA可以有效抑制低氧刺激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增殖,此作用不是非特异的细胞毒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07.
正连苏汤见于王士雄(孟英)的《温热经纬》,本书共五卷。作者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甚是丰富。其中原文论曰:"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  相似文献   
108.
老年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与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临床特点及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老年脑膜瘤手术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通过χ2检验、计算C值及OR值观察各临床相关因素与术后早期癫痫的关联程度。结果各相关因素中术前癫痫、术后预防用药、肿瘤位置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C值依次增强(P0.05);术前癫痫发作OR1;术后预防应用抗癫痫药物OR1;位于幕下深部、幕下浅部、幕上深部、幕上浅部的脑膜瘤患者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依次增高。结论术前癫痫发作为脑膜瘤术后并发早期癫痫的危险因素;术后预防应用抗癫痫药物为脑膜瘤术后并发早期癫痫的保护因素;肿瘤位于小脑幕上时,更易并发术后早期癫痫。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与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用于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风险评估。方法:收集脑膜瘤手术患者22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并发术后早期癫痫比值比(OR)对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方向、肿瘤直径、手术时间、肿瘤起始部位及预防用药重新分组,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术前癫痫、运动障碍、肿瘤位置、肿瘤起始部位和预防用药等6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术前癫痫发作、运动障碍的OR值>1,而预防应用抗癫痫药物相对无预防用药组OR值<1,并得出Logistic回归方程,方程阳性预测值66.56%,阴性预测值84.95%。结论:术前癫痫、运动障碍、肿瘤位置、肿瘤起始部位和预防用药5个因素与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密切相关;术前癫痫发作、术前存在运动障碍为危险因素,而预防应用抗癫痫药物为保护因素;当Poutcome=1(癫痫)=1时,约67%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癫痫,当Poutcome=1(癫痫)=0时,约85%患者术后不出现癫痫。  相似文献   
110.
作为生殖医学工作者应该将人文关怀贯彻于工作之中,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更好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及融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