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32例急性中重型TBI患者分为非手术组及手术组,再分别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及低频rTMS治疗组(B组)。采用无创颅内压检测分析仪测定患者的IcP。结果非手术组中B组患者的IcP均低于A组(P0.05);手术组中,B组患者的IcP在第1天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下降趋势,在第3天、第7天、第9天均低于A组(P0.05)。结论低频rTMS可以降低TBI后患者的ICP,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张列  何泽友 《山东医药》2003,43(36):22-22
直肠癌术中骶前出血者,止血比较困难。1996~2002年,我院行直肠癌切除术238例,其中7例发生骶前出血,经用不锈钢图钉处理止血彻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比较胶质母细胞瘤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组与未行伽玛刀治疗组复发时间有无差别,以探讨伽玛刀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34例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14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20例未行其他任何治疗,34例患者均随访至复发,复发后均再次行手术治疗.统计两组复发时间,用t-检验判断两组有无区别.结果:术后行伽玛刀治疗组平均复发时间为10.57个月,术后未行伽玛刀治疗组平均复发时间为6.15个月,t=2.260,P=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未行伽玛刀治疗组早于伽玛刀治疗组复发.结论:伽玛刀治疗可以延缓胶质瘤手术后复发时间,是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4.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死亡率及病残率很高,是影响中老年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致死病因之一。传统的内科治疗效果不满意,外科手术的介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死率、致残率。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科采用小骨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术联合置管吸引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联合置管吸引术治疗,采用NIHS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情况,随访半年记录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再次出血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联合置管吸引术对脑出血治疗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26.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伽玛刀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已经取得满意的疗效.但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目前仍不明确.本文在伽玛刀治疗胶质瘤,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肿瘤细胞的放射抵抗方面的分子生物学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大鼠脑出血后对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5只/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HMGB1中和抗体治疗(anti-HMGB1)组、control IgG组。模型组选择颅内纹状体注射0.2 U/mL胶原酶Ⅳ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Sham组颅内注射2 μL生理盐水,术后尾静脉注射PBS,6 h后再次注入等量PBS;anti-HMGB1组术后尾静脉注射1 mg/kg anti-HMGB1单克隆抗体,6 h后再次注入等量抗体;control IgG组术后尾静脉1 mg/kg anti-IgG单克隆抗体,6 h后再次注入等量抗体。采用改良神经损害程度(mNSS)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损伤程度。TUNEL染色检测纹状体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神经元细胞HMGB1、自噬蛋白(Beclin-1、LC3-II和LC3-I)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组织中HMGB1阳性表达。ELISA检测血清HMGB1含量变化。结果 造模成功后,脑出血组中mNSS评分增加(P<0.05),给予anti-HMGB1单克隆抗体后,mNSS评分减少(P<0.05)。与 Sham 组相比,脑出血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01),Beclin-1、LC3-II、Bax 和 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5),而LC3-I和Bcl-2的表达减少(P<0.05),HMGB1含量增加(P<0.05)。给予anti-HMGB1单克隆抗体后,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率减少(P<0.05),Beclin-1、LC3-II、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减少(P<0.05),而LC3-I和Bcl-2的表达增加(P<0.05),HMGB1含量减少(P<0.05)。结论 anti-HMGB1单克隆抗体下调HMGB1水平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尾状核出血的治疗、预后因子及并发急性脑积水室外引流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6例高血压尾状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实质血肿量、内囊血肿、GCS评分、脑积水、脑室内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四脑室积血扩张对预后的影响,比较术前和术后GCS评分评价脑积水脑室外引流的作用。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预后差与初始低GCS评分(P=0.016)、脑积水(P<0.01)、脑室内出血严重性(P<0.01)、四脑室积血扩张(P=0.02)相关。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显示,脑积水是预后差最重要的预测因子(P<0.01)。配对t检验示术后48h GC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评分(P<0.01)。结论脑积水是尾状核头出血不良预后的最有价值的预测因子,脑室外引流对并发急性脑积水具有重要价值,适神经功能状况应早期实施。  相似文献   
29.
张列  何泽友 《山东医药》2004,44(21):71-71
患者男 ,5 4岁 ,因“进食梗阻感 1月 ,上腹隐痛 10天 ,无痛性血尿 1月”于 2 0 0 1年 5月 10日入院。入院后行胃镜检查示距离中切牙 36~ 38cm处见蕈伞型病灶约 2 cm× 4 cm,取活检病理检查示食管下段鳞状细胞癌。膀胱镜检查示三角区可见一直径约 2 .5 cm的菜花状肿瘤、分叶 ,瘤体漂浮于尿液中 ,基底部细长 ,周围膀胱壁未见异常 ;取活检后病理检查示膀胱移行细胞癌 级。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后于 2 0 0 1年5月 14日在全麻下行“经左胸食管次全切 ,食管、胃胸内弓上吻合术”,术中发现肿瘤未侵及气管、支气管、胸膜、肺和胸主动脉。术…  相似文献   
30.
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列转  米亚英 《免疫学杂志》2007,23(5):521-523,527
目的 通过比较正常妊娠模型小鼠及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细胞凋亡及Bcl-2、Bax、Fas、FasL蛋白的表达,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X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XDBA/2.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蜕膜细胞Bcl-2、Bax、Fas、FasL蛋白的表达,并通过MIAS-2000医用彩色病理图像免疫组化测量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其结果用平均灰度值表示;同时应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相比,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FasL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Fas的表达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蜕膜细胞凋亡指数(AI),自然流产模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结论 早孕期蜕膜组织细胞凋亡异常是自然流产的机制之一,Bcl-2/Bax,Fas/FasL途径可能是诱导早孕期蜕膜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