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在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对洗手认识及行为的情况,并探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医护人员对主动洗手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配合暗中观察其洗手行为.结果:医护人员执行平均洗手率为37.1%.快速手消毒剂(ABHR)的洗手率仅为3.1%;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其洗手意识、是否提供和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以及洗手设施是否完善相关:洗手率较高的医护人员意识较强、且较多使用快速手消毒剂(P<0.05);接触患者前和接触患者之间洗手率与有无洗手槽及离病房远近、是否提供擦手纸巾、有无热水等设施有明显相关性(P<0.05),接触患者后洗手率与此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与病房内是否提供快速手消毒剂也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再认识,有针对性改善病房内洗手条件,提高医护人员对快速手消毒剂的接受度,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破伤风病人用药安全和及时.本文对开发TAT皮试诊断试剂的可行性提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五常法首创于日本,在西方国家得到应用和发展,经香港五常法协会介绍到国内.它包括5个方面:常组织(structunrse)、常整顿(systematise)、常清洁(sanitise)、常规范(standardise)、常自律(self-discipine).其英文和日文相应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故又称"5-s"[1,2] .五常法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模式之一,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我科自2004年3月起将这一管理方法应用于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进入康复期后,精神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心理状况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生活能力下降等原因,更有其独特的心理问题。为掌握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特点,以便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5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供应室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从而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提出一些可行性探讨。结果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不仅可以保证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有效保障医疗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可以使医院人力、设备等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减少投入,减少资源的浪费。结论鉴于目前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大型医院和社会建设区域性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式管理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属有机杂环类,中毒后病死率高。中毒机制大多数人认为与超阳离子的生成有关。百草枯作为一种电子受体作用于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H2O2等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组织损伤。口服致死量约2g。重度中毒多见于口服中毒,表现为多脏器功能损伤,口服2~4d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肺损伤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病期长,易复发。因此,掌握精神病人恢复期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是其早日走向社会、生活岗位的关键。尤其是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压力较重的女性病人。作者对本病区1995年10月~12月份住院的50位恢复期女性精神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就其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规范首次住院抑郁症患者康复教育程序,提高康复教育质量。方法:借鉴国外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做法,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将2003-06/2003-12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的1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法进行康复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康复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康复知识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接受康复教育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d)(52.50±12.53)明显低于对照组(73.12±18.44)(t=3.491,P<0.01),而康复知识评分(分)(28.76±1.10)明显高于对照组(20.82±4.43)(t=2.384,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中患者满意度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7%,99%)明显优于对照组(64%,65%)(χ2=0.040,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康复教育,可有效提高其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细菌培养送检率、阳性率、耐药性以及存在问题。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送检的290例细菌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统计,然后进行分析。结果细菌培养送检率和阳性率均很低;菌株以尿液、分泌物和血液标本分离为主要来源;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统计还发现尿标本污染较严重的问题,污染率平均高达26.1%。结论临床上要特别注意提高医护人员对细菌培养工作的重视,提高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重视合理使用抗菌素,加强对护士和患者进行正确留取尿标本的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