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8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4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96篇 |
内科学 | 60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28篇 |
外科学 | 65篇 |
综合类 | 113篇 |
预防医学 | 102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33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2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5例患者中 ,男 5 9例 ,女 4 6例。发病年龄 2 8~ 74岁 ,以 4 0~ 5 5岁者多见。病程最短者 1个月 ,最长者 2 2年 ,以 3~ 5年者为多。分型 :颈型颈椎病 2 0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 39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 2 1例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6例 ,脊神经型颈椎病 12例 ,混合型颈椎病 7例。1 2 临床表现 颈肩部酸重 2 8例 ,手臂麻木 32例 ,头晕 2 1例 ,恶心欲吐 9例 ,心悸 15例。1 3 X线与CT检查 颈椎增生 2 1例 ,椎间孔缩小变形 36例 ,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后突 2 2例 ,椎间隙狭窄 16例 ,CT扫描示颈椎间盘膨出或突… 相似文献
53.
为使患者充分信任检查和治疗结果,满意医疗服务,除有先进的技术外,还必须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质量。我们在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等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介绍如下。一、预约室管理预约室是医务人员与患者感情交流的第一窗口。因此,除了保持预约室清洁明亮,安放舒适的航空椅外,还在预约室墙上挂着科室规范服务、便民措施及各种检查项目的具体价目表,以随时得到患者的监督。预约患者时,尽量满足患者所希望的检查日期。对于路途遥远、急诊或老年患者,尽可能做到当天检查。为使检查结果准确可靠,对于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患者,预约时… 相似文献
54.
锁定加压板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板(LCP)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适应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54例LCP内固定治疗的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38例,年龄55~82岁.平均63岁.骨折按A0分类为A2型9例,A3型9例,B2型8例,B3型13例,C1型5例,C2型8例,C3型2例.均采用掌侧入路,辅助背侧小切口复位加植骨45例.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按Djenst等临床评分标准判断术后优良率85.2%.其中术后出现锁定螺钉松脱1例,掌倾角呈负角合并背侧骨皮质缺损2例,螺丝钉切割穿出关节面1例,关节面残留台阶或间隙1例,桡骨轴向短缩(>7 mm)1例,正中神经支配区域麻痹2例.结论:LCP适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且效果良好.但并不能完全确保牢固的固定,应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术中加强手术技巧,注重背侧的复住加植骨,强调合并尺骨远端骨折时的复位固定.应用植骨防止螺钉松动,必要时术后予石膏托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5.
既往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罕见,本文研究了PBC-AIH复合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流行情况及疗效反应。病人和方法.1982~1997年就诊的130例HBsAg阴性的PBC作为研究对象。至少随访6个月。收集其病史及临床表现(包括瘙痒、黄疸及肝硬化等主要并发症)资料。同时收集治疗前及治疗后的随访(2次/年)实验室及诊断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6.
57.
莱姆病的防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姆病是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引起的多系统疾病.经蜱传播.以游走性红斑(ECM)、心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为特征.本文将该病的防治现状作一简述. 病原及流行病学 1929年以来,美苏等国学者曾多次描述过慢性ECM和多发性神经炎,但均不清楚这些皮肤病灶就是莱姆病的特殊表现.直到1981年Burdorfer才发现本病是由结构与梅毒螺旋体相似的BB引起.目前发现引起本病的BB有二种,即欧洲株和北美株.BB标准株在透射电镜和免疫电镜下可见清晰的胞浆柱、外膜、表膜和鞭毛.外膜包绕胞浆柱,鞭毛位于外膜和胞浆柱之间.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BB株在形态、长度、鞭毛数目及表膜抗原决定簇不尽相同.我国分离株(HL-86003)形态及免疫反应与BB株标准相似,但毒力稍强. 相似文献
58.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探索临床在该时期的干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近3年我科22例行动静脉内瘘术早期失败患者的资料,总结出10个主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肾性高血压、血压≤110/70mmHg、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红蛋白≥130g/L、高凝或高黏状态、动脉射血压低、静脉回流不良或静脉压高、动脉硬化或动脉壁分层、补漏缝合。将以上10个危险因素进行评分,每个因素评1分,总分1~3分为低危,4~5分为中危,超过6分为术后内瘘闭塞的高危患者。结果:22例中有高血压肾病2例,糖尿病肾病11例,其他病因导致的慢性肾衰9例;术前血压低于110/70mmHg者2例;血红蛋白高于130g/L者2例;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者16例;血液呈高凝状态者3例;术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分层者12例;静脉回流不良者5例;动脉射血压力不足者3例;吻合口漏血行补漏缝合者4例。手术后血栓形成的时间为30min~19d,平均为术后(5.13±3.02)d。评分结果为低危者8例,中危者11例,高危者3例。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中以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最为重要,其次是血管外科操作技术问题。术前纠正高凝状态等危险因素,术中提高操作技能,术后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可以提高内瘘通畅率。 相似文献
59.
异氟醚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验异氟醚是否诱导入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凋亡。方法:培养THP-1细胞于RPMI1640培养基中,检测THP-1细胞与不同浓度(0.5、1.0、2.0MAC)异氟醚接触不同时间(0、2、4、6h)的细胞凋亡率,同时检测接触异氟醚6h后再继续培养至24h的细胞凋亡率。细胞用碘化丙啶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THP-1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在接触异氟醚6h为12.62±4.56%[1.0MAC],16.02±4.31%[2.0MAC]),对照为2.50±0.66%;在接触异氟醚24h为35.49±5.89%[1.0MAC],37.50±5.36%[2.0MAC]),对照为7.71±1.36%。THP-1细胞凋亡率也呈时间依赖方式增加,在接触1.0MAC异氟醚为1.14±0.34%[0h],8.55±1.44%[4h],12.62±4.56%[6h],35.49±5.89%[24h],对照为1.11±0.35%[0h],1.27±0.18%[4h],2.50±0.66%[6h],7.71±1.36%[24h];在接触2.0MAC异氟醚为1.20±0.25%[0h],9.30±1.78%[4h],16.02±4.31%[6h],37.50±5.36%[24h],对照为1.11±0.35%[0h],1.27±0.18%[4h],2.50±0.66%[6h],7.71±1.36%[24h]。结论:吸入0.5MAC以下浓度异氟醚对THP-1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当吸入浓度大于1.0MAC时,异氟醚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诱导THP-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0.
张光明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5,32(5):316-316
对于急性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不仅要抗凝治疗,而且在前2~4天要严格的卧床休息,目的是减少肺栓塞(PE)的发生率。然而,这一理论尚未被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