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6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590篇
内科学   310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825篇
预防医学   545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400篇
  7篇
中国医学   368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正>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2011年11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2011]5号文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22个省699个试点县的2 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中央财政按照每名学生每个学习日3元的标准提供膳食营养补助。除此之外,还有15个省开展了地方试点工作,共惠及3 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种类多、覆盖地区广,各地区间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TAVR)后左心室重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3月阜外医院行TAVR治疗并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的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44例,收集术前、术后7d、术后1、6、12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术前左心室肥厚患者41例,术后12个月左心室肥厚患者为34例,术前左心室肥厚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术后12个月(93.2%vs 77.3%,P 0.05)。术后随时间变化LVMI呈明显下降趋势(P 0.01),这一趋势在6个月达到最低,术后6个月LVMI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12个月LVMI较6个月略有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仍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前LVMI水平及年龄75岁为术后LVMI变化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TAVR术后存在左心室的逆向重构,以LVMI改变作为代表观察这种重构的峰值在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基线的LVMI高低及年龄为影响LVMI改变速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63.
宜昌市吸毒人群有关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毒人群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因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比例在不断上涨,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AIDS)流行的主要传播形式,对吸毒人群有关AIDS的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能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规划提供基础材料。作为一个内陆中等旅游城市,湖北省宜昌市的流动人口多于常住人口,吸毒人群的流动性也很大,对于吸毒人群的AIDS监测有一定难度,掌握吸毒人群对AIDS知识的了解情况,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64.
颅内动脉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张新颜  李岩 《山东医药》2004,44(11):21-21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最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文献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14天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高达40%,严重者可引起脑梗死。2000~2001年.我院收治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主要表现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及糖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ECD)。ECD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而e NOS/NO功能障碍又是ECD的发生关键环节。本研究复制MS大鼠模型,观察MS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循环小血管(肠系膜动脉)e NOS/NO  相似文献   
66.
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合欢花黄酮浸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得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合欢花黄酮得率的影响,对浸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合欢花黄酮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时间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70℃,合欢花黄酮得率为2.31%。结论:该工艺稳定、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7.
目的从重组柞蚕抗菌肽AD毕赤酵母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抗菌肽纯品,并对其进行纯度、分子量和抗菌作用的鉴定。方法用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法对发酵液中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进行分离纯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产物的纯度,再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对产物进行分子量鉴定,并结合传统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重组柞蚕抗菌肽AD纯品对E.coli敏感株及耐药株的抗菌作用。结果重组柞蚕抗菌肽AD经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纯化后的纯度达到98.40%,分子量为4068.15Da,与所设计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大小相近。所纯化出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对E.coli的敏感株ATCC25922和产β-内酰胺酶耐药株株ATCC35218的抗菌作用均为MIC 8μg/m L,而头孢他啶和氨苄西林对耐药株ATCC35218的MIC的值分别为8μg/m L和>32μg/m L。结论成功纯化分离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其对E.coli敏感株和耐药株具有相同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建立简便快捷的左卡尼汀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lltechBrava Amino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40℃,以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乙腈(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05 nm。结果:左卡尼汀与各有关物质及降解产物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各杂质峰互不干扰。左卡尼汀、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质量浓度分别在436.2~2 617、3.5~87.4、2.8~56、1.79~44.8、2.54~50.8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0%、100.1%、101.6%、95.7%和102.5%,其定量限(S/N=10)分别为167.50、4.20、22.40、60.48和30.48 ng。结论: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本法可用于左卡尼汀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纳入186例住院危重新生儿,其中,未应用抗菌药物的124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抗菌药物的62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患儿住院时的体温状况和住院后的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并记录入选患儿预后状况。记录观察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当天的PCT、WBC、CRP、体温,以及用药3 d后的PCT水平和体温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肠道感染28例,占45.2%;上呼吸道感染17例,占27.4%;下呼吸道感染9例,占14.5%;泌尿道感染4例,占6.5%。两组患儿入院时的年龄、性别、体温、PCT、WBC、CRP、ESR和治愈例数[观察组:61例(98.39%),对照组121例(97.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长(P<0.01)。观察组患儿在抗菌药物使用当日,PCT高于入院时(P<0.05),体温、WBC、CR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使用抗菌药物3 d后,患儿PCT比用药当日显著降低(P<0.05),体温比入院时和用药当日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监测PCT可以指导危重新生儿的抗菌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8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就诊、行EUS且EUS分期为T1的早期胃癌患者的资料。比较EUS与术后病理浸润深度的一致性,计算EUS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并探究影响EUS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共纳入380处病变,EUS发现黏膜内(T1a)病变301处,黏膜下层(T1b)病变79处;术后病理实际浸润深度为T1a病变320处,T1b病变60处。EUS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77.1%(293/380),灵敏度为83.4%(267/320),特异度为43.3%(26/60)。多因素分析提示,病变位于胃上1/3部(OR=2.272,95%CI:1.266~4.080,P=0.006)、病变长径≥20 mm(OR=2.013,95%CI:1.200~3.377,P=0.008)及低分化癌(OR=2.090,95%CI:1.018~4.294,P=0.045)是影响EUS分期准确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分化癌(OR=4.046,95%CI:1.737~9.425,P=0.001)是EUS过度分期的危险因素。结论 EUS对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影响EUS分期准确性的因素包括病变位于胃上1/3部、病变长径≥20 mm及低分化癌,其中低分化癌是EUS过度分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