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对膈下肝肿瘤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射频治疗79例共138个肝肿瘤,其中膈下肿瘤组76个,非膈下肿瘤组62个。比较两组并发症、完全消融、局部肿瘤复发发生率。   结果   两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2.1%(70/ 76)、98.4%(61/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P=0.12)。随访局部肿瘤复发两组分别19.7%(15/76)、6.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P=0.02);无瘤生存期分别为膈下肿瘤组(21.0±1.4)个月、非膈下肿瘤组(24.7±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胸水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χ2=4.52,P=0.034),无射频治疗相关死亡,无针道转移发生,消融技术成功率为100%。   结论   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肿瘤位置影响消融效果,膈下肿瘤较肝中央处肿瘤易发生消融区域肿瘤复发,术中麻醉医生的协作有利于消融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ondylitis,AS)患者血清中抗CD74抗体的水平,并评估抗CD74抗体在AS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AS的85例汉族患者和46名健康献血者(对照),采集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用2种重组人CD74蛋白和1种CD74肽作为抗原,检测抗CD74抗体水平,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向方差检验进行组间均值比较。同时比较不同冻存时间的血标本中抗CD74抗体水平差异。结果:3种抗原检测出的AS患者抗CD74抗体的吸光度值(A)均值分别为0.281±0.189、0.157±0.058和0.120±0.04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AS患者中抗CD74抗体的阳性率非常低,且在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间抗CD74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不同抗原测得的抗CD74抗体水平在85例汉族AS患者中未见显著升高,考虑其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其可能并不能作为诊断AS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3.
选择腹部外科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患者35例,以围手术期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为指标,观察了其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3、7天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清NO均升高,术后第3天为高峰,非肿瘤线患者手术后3天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组(P〈0.05)。手术前肿瘤组患者血清TNF水平高于非肿瘤组(P〈0.01);非肿瘤组患者术后血清TNF升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腹部超声、CT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了解疾病情况,术前未接受新辅助化疗,采用根治性手术方案,术后进行化疗、生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腰背疼痛、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胰腺内神经浸润、胰腺外神经浸润、胰腺被膜浸润、脾动脉浸润、脾静脉浸润、腹膜后软组织浸润、小静脉浸润、TNM分期等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采用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64例患者均接受Ro切除,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5枚(12~22枚).6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胰液漏5例、胃排空障碍3例、腹腔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64例患者均为导管腺癌或囊腺癌,其中高分化9例、中分化35例、低分化20例;TNM Ⅰ A期4例、ⅠB期9例、ⅡA期17例、ⅡB期34例.44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其中26例为局部复发、18例为远处转移.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2%、17.2%、15.6%,中位生存时间为19.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腰背疼痛、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胰腺外神经浸润、脾动脉浸润和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x2=10.658,8.371,18.910,6.605,28.382,14.571,19.476,32.155,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率、胰腺外神经浸润、脾动脉浸润、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509,2.107,6.692,5.109,4.784,P<0.05).结论 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率、胰腺外神经浸润、脾动脉浸润、TNM分期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影响胆管细胞性肝癌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外科治疗的99例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淋巴结清扫,清扫范围包括肝门及第12、13和8组淋巴结。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肝功能状况确定肝切除的范围。患者术后半年内每个月门诊复查,半年后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对怀疑有复发或疾病进展者每月复查1次。对未能按时就诊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患者死亡或2013年3月。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经过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99例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中,40例行半肝切除术,27例行扩大半肝切除术,20例行肝段切除术,12例行半肝切除+楔形切除术。9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21.1~44.9个月)。患者术后1、3、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64.6%、29.2%、22.7%和78.8%、46.4%、30.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毒性肝炎、术前CAl9—9、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微血管侵犯、结节数目和R。切除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危险因素(Log—rank值=5.048,5.982,20.128,13.148,29.632,32.488,50.574,P〈0.05);术前CAl9—9、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微血管侵犯、结节数目和R。切除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Log—rank值=4.302,17.267,11.756,23.840,36.411,47.126,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TNM分期患者(I期20例、Ⅱ期44例、Ⅲ期8例、Ⅳ期27例)中,各期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20.128,17.267,P〈0.05)。I期与Ⅲ、Ⅳ期和Ⅱ期与Ⅳ期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10.807,19.368,6.347,P〈0.05);I期与Ⅱ、Ⅲ、Ⅳ期和Ⅱ期与Ⅳ期患者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6.119,4.015,16.282,4.929,P〈0.05);其余各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m期和Ⅳ期、微血管侵犯、多结节和Rn切除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独立危险因素(RR=1.413,3.073,2.737,3.916,95%可信区间:1.119~1.784,1.837~5.140,1.338~4.207,1.849~8.291,P〈0.05);淋巴结转移、微血管侵犯、多结节和R。切除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RR=2.025,2.948,0.327,3.494,95%可信区间:1.215~3.374,1.774~4.900,0.183~0.583,1.670~7.310,P〈0.05)。结论TNMHI期和Ⅳ期、淋巴结转移、微血管侵犯、多结节、非R0切除导致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R0切除是改善胆管癌患者预后的最大希望。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探讨术前白细胞计数对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病人肝切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肝切除的237例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确定白细胞计数分界值,对病人分组。应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白细胞计数6.0×109/L为分界值。白细胞较低组和白细胞较高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4个月和27.6个月(P=0.002)。白细胞较低组和白细胞较高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0.7个月和12.2个月(P=0.029)。匹配分析后两组间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前白细胞计数可预测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病人肝切除的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肝肉瘤样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诊断与治疗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例肝肉瘤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  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平均为56.6岁,男女之比为3:1,患者术前CT或MRI有一定特征,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表达上皮样表型。8例患者的肿瘤局部侵袭性较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为主的治疗,中位生存期为10.8个月(3~35个月)。  结论  肝肉瘤样癌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帮助。手术切除是唯一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策略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策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本组13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7%、10.4%和5.2%;74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9%、18.9%和9.5%;50例接受姑息性手术治疗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4.0%、0、0;11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均为0;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642,P<0.05).LC术后诊断为胆囊癌并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的9例患者中,l例Ⅰ期患者、3例Ⅱ期根治性手术患者中各有1例生存时间超过5年,而5例Ⅱ期姑息性手术患者生存时间<5年,3类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2,P<0.05).相同TNM分期(Ⅱ、ⅢA、ⅢB、ⅣA、ⅣB期)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接受姑息性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患者( x2 =8.971,21.250,44.153,6.696,21.722,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CA19-9、TNM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x2=8.466,3.977,9.837,5.64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TNM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5.779,14.724,11.640,P<0.05).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患者预后较差.年龄、TNM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0.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疗效与预后.胰瘘的危险因素不仅与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肿瘤部位等客观因素有关,还与术者经验及手术方式等主观因素有关.胰肠双层吻合及胰管支架外引流可能有助于降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