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内皮祖细胞具有增殖、迁移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特征,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置于含0,1,10,50,100,200 μmol/L吡格列酮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吡格列酮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②将培养7 d的内皮祖细胞随机分5组:对照组加含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吡格列酮组加入50 μmol/L吡格列酮;PPAR-γ拮抗剂组加入50 μmol/L吡格列酮及10 μmol/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拮抗剂GW9662;PI3K/Akt阻滞剂组加入50 μmol/L吡格列酮及50 μ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道阻滞剂Wortmannin;ERK阻滞剂组加入50 μmol/L吡格列酮及20 μmol/L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道阻滞剂PD98059,观察不同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下见培养前4 d细胞增殖不明显,第5-10天迅速增殖,并可见细胞集落及线状结构形成,第10天可达80%融合。培养第7天的内皮祖细胞具有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1的功能。10-200 μmol/L的吡格列酮均可明显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增殖(P < 0.01),以50 μmol/L吡格列酮的作用最明显。进一步阻断相关信号通路发现,Wortmannin和GW9662可明显拮抗吡格列酮的促细胞增殖作用,而PD98059对吡格列酮的作用无影响。说明吡格列酮促进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的作用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3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于次日及规律治疗7 d后隔夜空腹状态下提前15 min口服2 mg瑞格列奈,再次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分别定义为A,B,C组。各组均抽取空腹、30 min和120 min静脉血,测定血糖、真胰岛素及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并计算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及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30 min时,3组真胰岛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C组>B组>A组(P<0.05);C,B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均较A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瑞格列奈能够显著增加早时相真胰岛素释放量及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较常规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和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应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意义及护理管理。方法对71例初诊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InS)治疗后佩带CGM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总结其中的护理管理经验。结果71例患者除2例因故监测48h动态血糖外,其余69例均顺利完成72h动态血糖监测任务,并发现初诊T2DM患者应用InS治疗的明显降糖效果。结论CGMS应用于初诊T2DM患者InS治疗后,揭示了该疗法的临床意义。同时,良好的护理管理也是该技术成功应用临床的保证。  相似文献   
94.
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相关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发现2型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浓度(2.51±1.42)mg/L低于正常对照组(5.26±0.78)mg/L,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为(1.38±0.77)mg/L又低于非大血管病变组(3.66±0.9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型糖尿病组血清抵抗素浓度(7.07±1.11)μg/L高于正常对照组(6.09±0.47)μg/L,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为(7.96±0.65)μg/L又高于非大血管病变组(6.10±0.4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2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例患者临床、基础激素测定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对患者进行CYP17A1基因检测。结果 2例患者血压高于正常值,血钾低于正常值,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激素测定示血皮质醇水平低于正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馈性增高;肾素活性受抑制;睾酮、雌二醇低于正常值,而促性腺激素增高。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CYP17A1基因检测显示,2例患者基因第6外显子上发现c.1 045del和c.1 047C>A,329位密码子发生了TAC-AA纯合突变,引起Tyr329Lys错义突变及以后密码子的移码突变,并提前产生一个终止密码子(418TGA)。结论高血压伴低血钾患者同时存在性发育不良,应考虑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可能,CYP17A1基因突变导致的P450c17蛋白的结构改变是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对60例T2DM患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测评认知功能,然后分为T2DM-MCI组(25例)和T2DM认知功能正常(T2DM-NC)组(35例),另选择糖耐量正常且认知功能正常者25例作为对照组(NGT-NC组)。对入选病例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结果:T2DM-MCI组脂联素水平为(3.31±0.22) mg/L,低于T2DM-NC组的(5.39±0.38) mg/L及NGT-NC组的(11.53±0.29) mg/L(F=175.921,P<0.001);T2DM-MCI组瘦素水平为(16.24±0.18)μg/L,高于T2DM-NC组的(13.43±0.25)μg/L及NGT-NC组的(5.41±0.19)μg/L(F=475.478,P <0.001)。 T2DM-MCI 组 MoCA 评分与 HbA1c(r =-0.596,P =0.002)、糖尿病病程(r=-0.533,P=0.006)、瘦素(r=-0.674,P<0.001)呈负相关,与脂联素(r=0.693,P<0.001)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脂联素(标准化β=0.481,P=0.002)、瘦素(标准化β=-0.370,P=0.010)、HbA1c(标准化β=-0.305,P=0.012)是MoCA评分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脂联素、瘦素、HbA1c是T2DM患者MCI的危险因素;病程不同程度参与了T2DM患者MCI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自体骨髓干细胞血管腔内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自体骨髓干细胞通过肌肉注射移植治疗肢体缺血的疗效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均得到证实.近年来,小球囊扩张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常见方法.然而,通过导管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移植和介入治疗结合方式在临床上常见于治疗冠心病,而鲜见于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治疗.目的:多指标客观评估自体骨髓干细胞血管腔内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06/2009-06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部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小球囊扩张和血管腔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小球囊扩张治疗.移植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及移植后踝肱指数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2周后,实验组患者下肢疼痛症状、冷感、间歇性跛行明显缓解率、好转率、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踝肱指数变化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血管腔内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8.
背景:有研究表明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动物模型,通过在组织内能促进血管再生和增加血管生成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能改善临床症状。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糖尿病下肢闭塞症患者60条下肢,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治疗组和对侧下肢非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对照组,各30条下肢。结果与结论:移植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病变自主症状问卷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快(P〈0.01),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说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大鼠骨髓EPCs(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迁移的影响及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差速贴壁法联合的方法培养大鼠骨髓EPCs,并使用双荧光染色的方法进行鉴定。将大鼠骨髓EPCs置于含不同质量浓度PIO的培养基中培养,检测EPCs的迁移情况。将培养7天的EPCs分5组,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PIO;PPARγ拮抗剂GW9662;PIO及及PI3K/Akt通道阻滞剂Wortmannin;PIO及ERK通道阻滞剂PD98059;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检测EPCs的迁移情况。结果在PIO为50μmol/L时,可最大程度促进EPCs的迁移。这种作用在PI3K/Akt通道阻滞剂Wortmannin及PPAR-γ拮抗剂GW9662存在时作用消失,而在ERK通道阻滞剂PD98059作用下仍存在。结论 PIO可促进大鼠骨髓EPCs的迁移,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100.
血清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目的:为探讨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8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MCV)45例和非大血管病变组(nMCV)44例,并选37例健康人做对照。采取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测定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并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尿酸和血脂水平;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①2型糖尿病组血清抵抗素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中nMCV组比较,抵抗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型糖尿病组中大血管病变组血清抵抗素浓度明显高于非大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采用相关分析发现,糖尿病组血清抵抗素浓度与年龄、病程、SBP、DBP正相关(P〈0.01),与TG正相关(P〈0.05);与Apo—A1负相关(P〈0.01),与BMI、HOMAIR等不相关。以抵抗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形逐步回归分析,Apo—A1、DBP、TG、年龄、FFNS、LDL—C进入回归方程。①在T2DM组,有无大血管并发症为因变量Y,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抵抗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血清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不相关,但在2型糖尿病中与其大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