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自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25例自愿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每天给予rhG-CSF(特尔津)450~600U,皮下注射,第5天局部麻醉下从髂骨处抽取自体骨髓血200m l,在实验室将骨髓沉淀、离心、分离等处理后制备40m l干细胞悬浊液备用。第6天用COBE 6.1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单个核细胞(MNC),总量60~120m l。将两种干细胞悬液按3 cm×3 cm距离进行缺血肢体移植术,移植后观察各项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移植后2~15d 45条患肢疼痛明显缓解,3~16d 42条患肢冷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13周6例溃疡明显好转,踝压指数(AB I)32条患肢改善。1例8周后DSA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未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特征的临床差异.方法 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7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302个结节);其中,248个甲状腺结节有明确病理诊断,分析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差异.结果 248个甲状腺结节中,病理诊断良性结节195个,恶性结节53个.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位置、回声、钙化性质...  相似文献   
63.
背景:内皮祖细胞具有增殖、迁移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特征,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置于含0,1,10,50,100,200μmol/L吡格列酮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吡格列酮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②将培养7d的内皮祖细胞随机分5组:对照组加含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吡格列酮组加入50μmol/L吡格列酮;PPAR-γ拮抗剂组加入50μmol/L吡格列酮及10μmol/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拮抗剂GW9662;PI3K/Akt阻滞剂组加入50μmol/L吡格列酮及50μ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道阻滞剂Wortmannin;ERK阻滞剂组加入50μmol/L吡格列酮及20μmol/L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道阻滞剂PD98059,观察不同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下见培养前4d细胞增殖不明显,第5-10天迅速增殖,并可见细胞集落及线状结构形成,第10天可达80%融合。培养第7天的内皮祖细胞具有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1的功能。10-200μmol/L的吡格列酮均可明显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增殖(P〈0.01),以50μmol/L吡格列酮的作用最明显。进一步阻断相关信号通路发现,Wortmannin和GW9662可明显拮抗吡格列酮的促细胞增殖作用,而PD98059对吡格列酮的作用无影响。说明吡格列酮促进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的作用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45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451例老年冠心病中合并肺部感染55例,感染率12.20%,检出病原菌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5株...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循环的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功能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8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MCV)组和非大血管病变(NMCV)组,27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NC)组.经流式细胞分析循环EPC数,同时采血进行EPC的分离培养,7d后鉴定并检测增殖及迁移能力,对各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循环EPC数量、迁移、增殖能力指标及HOMA-IR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CV组循环EPC数量少于NMCV组.HOMA-IR及HbA1c与循环EPC数量呈负相关.MCV组EPC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低于NMCV组.结论 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可能部分通过损害循环EPC的数量及功能,从而影响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66.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体外琼脂糖微囊化成猪胰岛具有一定的有效生物活性.但移植到动物体内后的生物活性还有待明确.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腹腔内移植琼脂糖微囊化成猪胰岛治疗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12在郑州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以琼脂糖作为制备微囊的材料,用相分离方法包被成猪胰岛.方法:①将纯化后未微囊化胰岛及微囊化胰岛分置于RPMI1640培养液培养, 隔日换液.收集培养第1天及第5天培养液上清,检测胰岛素含量.②解剖镜下挑选同一时间微囊的胰岛细胞,分别置于5.6 mmol/L葡萄糖、16.6 mmol/L葡萄糖和10.0 mmol/L茶碱溶液中,做静态孵育下的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③27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未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分别注入生理盐水、(0.9~1.6)×103个未微囊化成猪胰岛、(0.8~1.7)×103个微囊化成猪胰岛.主要观察指标:微囊化胰岛培养液中基础胰岛素含量变化,微囊化胰岛对高糖与茶碱刺激的反应性,胰岛移植后糖尿病大鼠的生存期.结果:微囊化胰岛在1个月的培养期间可持续分泌胰岛素.囊内细胞生长良好,微囊没有溶解和破碎.培养2 d的微囊化胰岛对高糖与茶碱刺激有明显反应,胰岛素释放量分别为低糖的1.96倍和2.58倍(P<0.01).移植后7d时,3组血糖分别为(21.61±1.21)mmol/L,(19.11±2.39)mmol/L和(13.67±1.43)mmol/L,微囊化胰岛移植组与前2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生存期明显长于前2组.结论:琼脂糖微囊化成猪胰岛可存活于糖尿病大鼠体内,并且具有有效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有一个流传了1700多年的养生方法,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将它记载于册,民间谅语“晨间三百步,晚上一盆汤”说明了老百姓对它的认可和喜爱。但是,63岁的老张因泡脚进了医院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