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健脾清肠方联合清肠栓对脾虚湿热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热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3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试验组(28例)与对照组(25例);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予以健脾清肠方联合清肠栓、5-氨基水杨酸联合清肠栓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2组患者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健康调查简表(SF-36)计分以及证候与症状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IBDQ积分分别提高19.3、9.0,SF-36积分分别提高11.1、6.0。2组之间SF-36躯体疼痛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证候疗效判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单项症状疗效判定中2组仅“乏力”一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肠方联合清肠栓的内外合治法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热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基于传统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研究大肠湿热型和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合并肺功能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其特征。方法:纳入91例UC患者,其中大肠湿热组46例,脾气虚弱组45例。调查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程、用药史等人口学指标,肺部症状评分,疾病活动度指数,检查肠镜,胸部X摄片,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的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FVC),50%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50)、75%用力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75),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残气容积与肺总量的比(RV/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一氧化碳弥散量/肺泡通气量(DLCO/VA)。结果:91例患者中,有咳嗽、气短、胸闷、咳痰等症状中1项或1项以上者68例(74.7%);其中大肠湿热组比脾气虚弱组更多出现咳嗽、气短、胸闷肺部症状病例。77例出现通气、换气肺功能指标1项或多项异常(84.6%)。大肠湿热组大气道功能指标FEV1和FEV1/VC值低于脾气虚弱组(分别P0.05,P0.01);大肠湿热组小气道功能指标FEF50和FEF75明显低于脾气虚弱组(均P0.01);脾气虚弱组残气功能指标RV、TLC和RV/TLC显著高于大肠湿热组(分别P0.01、P0.01和P0.05)。结论:UC具有较高的并发肺部症状、胸部影像学异常和肺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大多数病例存在通气、换气肺功能指标异常。大肠湿热组比脾气虚弱组更多出现肺部症状。大肠湿热组倾向于出现大气道和小气道功能损伤,而脾气虚弱组易于表现为残气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查尔酮类化合物(代号:L2H17,简称L2)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奥司他韦(达菲)组(20 mg/kg)、L2 20、40、80 mg/kg剂量组,适应性喂养72 h,滴鼻(IN)造模,于造模前24 h给药,连续给药6 d观察至14 d,统计各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死亡保护率和生命延长率,观察L2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按上法于造模后第3、5天无菌条件取小鼠全肺,计算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左肺用4%甲醛固定,用于病理组织切片;右肺浸泡于RNAstore,检测肺组织病毒载量;小鼠摘眼球取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观察L2对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L2 80 mg/kg剂量组死亡率下降50%,中位生存时间、死亡保护率、生命延长率均有所提高;造模后第3、5天,L2 80 mg/kg剂量组肺指数降低,病理形态也有所改善;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降低(P<0.05);炎症因子IL-6含量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L2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减轻流感病毒所致肺炎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4.
湖南雄黄矿有砷接触史职工肺癌普查痰检结果,610名受检职工中痰检正常占17.2%,鳞状化生39.0%,轻度不典型增生26.2%,中度不典型增生11.8%,重度不典型增生4.6%,肺癌1.2%。经7年的复查和随诊,又发现经病理证实的肺癌26例。肺癌的发生率从痰检正常组、鳞状化生组到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组逐渐上升,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11.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和鳞化组(P<0.05)。提示该矿肺癌高发可能是在无机砷的作用下,支气管上皮广泛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在此基础上出现不典型增生,有些进一步发展成癌。  相似文献   
75.
分析清代永福氏《求嗣指源》中不孕症的证治特色,从而为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永福氏强调种子应符合"天时、地利、人和",提出从"心"与"身"两方面调摄情志、修养根基,"修心"在于调和情志,通过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使妇人性情达悦、气血平和,从而有利于生育;"修身"在于补气血、养根基,强调"补虚当先化瘀""乙癸同源、精...  相似文献   
76.
77.
1病例简介患者,女,18岁,主因腰背痛、贫血伴发热10 d,门诊以“肾盂肾炎”于2000-12-28收住院。患者于10 d前因受凉出现“感冒”症状,腰背部疼痛,发热,体温38·0~40·0℃,门诊给予先锋V、甲硝唑、清开灵治疗1周,无效,门诊查血常规,WBC 16·8×109/L,N 0·86,L 0·14,Hb 95 g/L,血沉48 mm/h,尿酮(+),改用头孢曲松钠2·0 g静滴3 d,体温36·0~40·5℃,仍有胸痛、腹痛、肌肉关节痛,初步诊断“发热待查”收住血液科。患者既往体健,无疫源物(区)接触史。入院查体:T 38·0℃、P 86次/m in、R 21次/m in、Bp 127/6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78.
服药的最佳时间文/张亚利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因此,合理用药,科学掌握服药的最佳时间,是充分发挥药效不可缺少的。怎样才能掌握眼药的最佳时间呢?1抗菌类药物排泄较快,为了保持在血液中的一定浓度,每隔6小时应服用1次。以优质血液的抗生素浓度维持在...  相似文献   
79.
湖南省恶性肿瘤死亡率时间序列分析及灰色预测吴胜其高敏英张亚利对湖南省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应用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恶性肿瘤死亡率。1.资料与方法:对湖南省卫生厅1982~1992年《湖南省21县、市居民病伤死亡年报资料》,应用随机性检验...  相似文献   
80.
目的:优化复方丹参凝胶剂基质处方。方法: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法,以凝胶的流变学(23℃黏度,23℃屈服值,室温触变性,32℃黏度,32℃屈服值)综合评价为指标,优化凝胶剂成型处方;以丹酚酸B为指标,评价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结果:凝胶的最佳成型工艺为:0.4%卡波姆940,甘油8g,无水乙醇15mL,pH=5~6。6h透皮吸收量为19.31。结论:采用该优选处方制备的复方丹参凝胶剂均匀透明,黏度适中,触变性良好。复方丹参凝胶剂经皮给药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