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06篇 |
免费 | 626篇 |
国内免费 | 25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篇 |
儿科学 | 40篇 |
妇产科学 | 47篇 |
基础医学 | 458篇 |
口腔科学 | 45篇 |
临床医学 | 1442篇 |
内科学 | 793篇 |
皮肤病学 | 83篇 |
神经病学 | 187篇 |
特种医学 | 71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593篇 |
综合类 | 2737篇 |
预防医学 | 1363篇 |
眼科学 | 78篇 |
药学 | 1182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1074篇 |
肿瘤学 | 2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270篇 |
2022年 | 338篇 |
2021年 | 415篇 |
2020年 | 268篇 |
2019年 | 279篇 |
2018年 | 276篇 |
2017年 | 171篇 |
2016年 | 254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560篇 |
2013年 | 414篇 |
2012年 | 514篇 |
2011年 | 597篇 |
2010年 | 578篇 |
2009年 | 551篇 |
2008年 | 487篇 |
2007年 | 500篇 |
2006年 | 456篇 |
2005年 | 411篇 |
2004年 | 466篇 |
2003年 | 392篇 |
2002年 | 281篇 |
2001年 | 293篇 |
2000年 | 246篇 |
1999年 | 234篇 |
1998年 | 188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82篇 |
1995年 | 161篇 |
1994年 | 150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94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68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以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为靶向,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溃疡创面的促愈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db/db小鼠18只,同遗传背景的雄性SPF级db/m小鼠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每组6只;6只db/m小鼠作为空白组。使用4%水合氯醛麻醉,用无菌打孔器在小鼠背部建立直径为0.8 cm的皮肤缺损,制备糖尿病溃疡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药物干预,对照组和丹黄散组分别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丹黄散外敷,每天换药1次,连续21 d。于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取创面组织分析。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病理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创面组织线粒体及自噬小体情况;Western-Blot检测创面组织LC3-Ⅰ和LC3-Ⅱ、PINK1、Parkin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第7天、第14天的小鼠创面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后发现,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的炎症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调查2010—2019年云南省农村地区育龄女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血清学筛查结果,为云南省农村防控HBV、探索和实施有效的免疫策略、孕前优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9年云南省参加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项目的1 510 329名农村育龄女性进行HBV血清学筛查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SPSS 20.0和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9年云南省农村地区育龄女性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阳性率为2.71%,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阳性率为21.59%,HBsAg和HBsAb双阴性率为75.83%。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和双阴性率在不同年龄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水平、乙肝疫苗接种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0—2019年HBsAb阳性率呈上升趋势(Z=-97.007,P<0.01),双阴性率呈下降趋势(Z=92.569,P<0.01)。结论...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徐州市18~60岁人群参加健康体检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徐州市6家医院,对医院门诊大楼就诊及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只有36.4%的中青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体检认知得分高低以及能接受体检费用范围是影响其参加体检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徐州市中青年定期健康体检的人数不多,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有利措施,提高中青年定期参加体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4.
大丰县农民肺病原体以普通高温放线菌为主。由于弃用枯草作饲料,防止禾草霉变等措施,粉碎饲料操作手的发病率,由原来的26.47%,下降至0,使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尿量阈值, 指导早期液体治疗。方法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 Ⅳ, MIMIC-Ⅳ)中AP患者的临床资料, 计算24 h尿率[24 hour urine output·kg-1·24 hour-1, 24-UR mL/(kg·h)]和48 h尿率[48 hour urine output·kg-1·48 hour-1, 48-UR mL/(kg·h)], 根据患者7 d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 within 7 days, 7-AKI)分为7-AKI组和非7-AKI组,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 评估24-UR和48-UR对AP患者7-AKI发生的预测价值, 根据ROC曲线得出的最佳截断值分别对24-UR与48-UR分组, 采用逻辑回归分析7-AKI的危险因素, 绘制Kapla...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随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规范促进医院运行效能提升以达到更少的医疗花费、更短的住院时间、更好的诊疗效果,探索常规临床路径(以下称“临床路径”)的实施对DRG运行效率、服务能力及结算指标的影响,为指导临床路径在DRG支付方式改革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南京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至9月所有参与DRG支付方式改革结算的28 281例病例,以是否完整完成临床路径及其对不同病种类型、分组类型及结算类型结算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探索医疗费用类别在不同的DRG结算类型中对结算率的影响。结果:基础病组病例数较非基础病组病例数少(4 008例vs.24 273例,P<0.005),内科病组较操作病组及手术病组病例数多(12 324例vs.3 388例vs.12 569例,P<0.005),正常倍率病例组较低倍率病例组及高倍率病例组病例数多(26 419例vs.1 445例vs.417例,P<0.005);从整体情况来看,使用临床路径会伴随着较低的结算率[(10.17±1.58%)%vs.(10.36±1.83)%,P<0.005];无论是否使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新鲜掌叶大黄茎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泻下作用,为大黄茎的安全性评价和毒理药效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SPF级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评价其急性毒性;采用炭末排出时间、排便频率和小肠推进实验共同评价其泻下作用。结果 掌叶大黄茎水提物、鲜榨汁、冻干粉混悬液的最大给药剂量分别为342、136.8、297.6 g·kg-1,分别为成人每日剂量的2660、1064、2315倍,且未见小鼠死亡、无明显中毒症状和脏器异常。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小鼠的炭末排出时间和小肠推进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掌叶大黄茎高剂量组5 h内的排便频率显著增加。结论 掌叶大黄茎的安全剂量大,无明显不良反应,短期内服用无损伤,具有一定的通便作用,无明显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79.
MR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行动态观察,研究其扩散变化规律,推断缺血半暗带的治疗时间窗,并通过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论证皮质脊髓束与肌力的相关关系。方法对71例不同时间窗的脑梗死病例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TI检查,测定各期病灶的平均扩散系数(DCavg)、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相对各向异性系数(RA)及容积比(1-VR)值,并对10例行三维白质纤维重建。结果梗死不同时期的DCavg均值分别为[(0·275±0·022),(0·349±0·019),(0·465±0·023),(0·538±0·035)]×10-3mm2/s,随时间变化呈明显减低、逐渐回升、假正常化的趋势(P<0·001);FA、RA、1-VR值在超急性期轻度升高,以后呈不可复性减低的趋势;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区的DCavg、FA、RA、1-V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皮质脊髓束表现为无受压、受压无中断及中断、破坏,其临床肌力表现为无减退、治疗后肌力恢复、无恢复。结论梗死灶的DCavg、FA、RA、1-VR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边缘区可能为缺血半暗带组织,其治疗时间窗可扩展为24h。DTT技术对临床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