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372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22篇
  4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全脑血管造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4例TIA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颅内、外动脉病变分布情况。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以颅内血管狭窄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以颅外血管狭窄为主。结论颅内血管病变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颅外血管病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2.
背景:近年来儿童卒中的发病率显著增长,其中动脉缺血性卒中比例居多,儿童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与成人不同,早期识别、及时对因治疗,能显著降低致残率。 目的:分析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儿科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诊的动脉缺血性卒中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主要结局指标: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结果:50例患儿纳入本文分析,男29例,女21例。发病年龄9个月至17岁,平均年龄(8.8±3.9)岁,7~10岁21例(42%)。病因包括烟雾病39例(78%),感染5例(10%),头部外伤3例(6%),血管炎、心脏病和未找到明确病因各1例(2%)。卒中发作时47例(94%)表现为肢体瘫痪,感觉减退或麻木、语言障碍各9例(18%),其他表现包括中枢性面瘫、意识障碍、癫等。神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梗死灶位于多发脑叶19例(38%)、基底节区15例(30%)、单发脑叶10例(20%),脑干1例(2%),多发病灶(基底节、脑叶、小脑及脑干)5例(1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前循环受累34例,其中23例(67.6%)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 结论:学龄期是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发病高峰,肢体瘫痪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烟雾病和感染是主要病因,前循环受累较后循环多见,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梗死最常见。  相似文献   
23.
笔者在近期对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经合理的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治疗,成功的施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本次回顾性研究我科2015年至2019年收治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4例,分析肺癌淋巴结转移与不同病理类型,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肿瘤与所在肺叶位置的关系。结果 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肺鳞癌与肺腺癌在性别、年龄和吸烟史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鳞癌相较肺腺癌,其发生年龄高,肿瘤直径大并多有吸烟史。肺鳞癌,N2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较N2未转移组大,并多有吸烟史,且有统计学差异;肺腺癌,N2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吸烟史与N2未转移组无统计学差异;肺癌中壁层胸膜受侵情况,N2淋巴结是否转移,均无统计学差异。肺鳞癌中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10.20%,第11组和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53%和6.82%。肺腺癌第5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为26.58%,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3.71%。结论 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上肺鳞癌应注意N2淋巴结跳跃式转移,肺鳞癌N2淋巴结转移与年龄、肿瘤直径,吸烟史有关,肺腺癌易出现N2淋巴结转移并与肿瘤位置无关;...  相似文献   
25.
干热环境下猪腹部火器伤的细菌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沙漠干热环境下猪腹部火器伤后体温变化及伤道、血液中的细菌学特征,为战时创伤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沙漠干热组和常温组各42头长白仔猪,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伤后1h、2h、4h、8h、12h和24h共7个亚组,实验各组建立猪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后,测量其在相应时间点的体温,并进行伤道周围组织和分泌物细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血液的细菌培养及菌群分析。结果实验各组动物体温逐渐升高,沙漠干热组中伤后4h体温已达(40.7±1.3)℃,常温组中伤后12h体温方达(40.0±0.5)℃。沙漠干热组中伤后4h伤道的每克组织细菌数为(4.39±0.51)×105,常温组中伤后8h伤道的每克组织细菌数为(5.93±0.78)×105,达到感染的临界值。各组弹道分泌物中均有表面菌群,沙漠干热组和常温组分别于伤后2h组和4h组开始可检测到肠道菌群;沙漠干热组和常温组分别于伤后2h组和4h组开始血液的细菌培养阳性,可检测到表面菌群和肠道菌群。结论沙漠干热环境条件下腹部肠管火器伤后体温升高明显,细菌繁殖快、容易入血,应尽早合理地清创和使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26.
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后,参与机体的代谢调节.因此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也成为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分子靶标.脂联素信号传导的研究对指导临床上骨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脂联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信号传导、脂联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作一综述,为脂联素在骨代谢疾病中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2005年11月8日收治1例高热待查患者,现就其临床诊治结果讨论如下.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36岁,因高热、全身肌肉酸痛、腹痛4d入院.  相似文献   
28.
夏天,因脚部裸露机会增多,人受伤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个小伤口就可能引起糖尿病足的发生,甚至引发截肢等严重后果.因此,"糖友"在夏季必须重视护足,具体方法如下: 选对鞋 "糖友"要护脚,首先要选对鞋子.即使是夏天,也不宜穿暴露脚趾、足跟的凉鞋或硬皮鞋,应选择布鞋、软皮鞋.鞋面柔软、材料透气,鞋底厚...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行低分级颈内动脉交通段(C7段)动脉瘤夹闭手术时对分支动脉保护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的52例Hunt-Hess分级Ⅰ~Ⅲ级颈内动脉C7段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后交通动脉瘤45例、脉络膜前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脉络膜前动脉瘤1例。术中仔细明确分支动脉起始部与瘤颈的关系, 并在颈内动脉第Ⅱ、Ⅲ及Ⅴ间隙探查分支动脉走形及其与瘤体的关系, 必要时辅助以吲哚菁绿荧光造影;选择适合动脉瘤夹或行动脉瘤夹组合夹闭动脉瘤;夹闭完成后行镜下或内镜探查、吲哚菁绿荧光造影, 对分支动脉误夹或狭窄者予以重新夹闭。结果术中有6例患者的分支动脉误夹(后交通动脉4例、脉络膜前动脉1例、颈内动脉分叉部穿支动脉1例), 予以调整或更换动脉瘤夹后重新夹闭。52例患者的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术后24 h内头颅CT复查示分支动脉供血区局灶性脑梗死5例, 其中3例伴对侧肢体肌力下降(分别为4级、3级和1级), 予药物及神经康复治疗;余47例一般情况好、无特殊。术后随访9~12个月, 3例对侧肢...  相似文献   
30.
某地区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调查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 (MP)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MP特异性IgM检测。结果 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为 31 2 %。 5个年度中除有 1个年度MPIgM阳性数以第三、四季度所占比重较大外 ,其余 4个年度均以第一、二季度所占比重较大。男、女性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分别为 2 6 4 %、4 0 1%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7~ 12岁年龄组MPIgM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MP感染的易发季节为冬春季 ,好发年龄为学龄期儿童 ,女性儿童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