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朱卫东  王鑫  张一兵 《河北医药》2010,32(20):2820-2822
目的研究EZH2基因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对50例甲状腺癌和20例甲状腺瘤组织进行EZH2检测。结果EZH2蛋白和mRNA在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瘤组织(P〈0.05);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EZH2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EZH2基因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作为辅助诊断有助于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132.
口腔上颌窦瘘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口腔上颌窦瘘的发病原因,探讨手术失败原因。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29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致病因素中以拔牙引起占首位,达62.1%,其次为上颌骨囊肿术27.6%,其它占10.3%,手术修补成功率90.1%,单纯颊侧滑行瓣修补易致失败。结论 病史长短、有无感染、瘘口大小、术式选择适当与否均与手术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3.
利用尿液质控液来进行尿液质控是提高尿液检验质量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统一尿液检验标准的依据。国内在尿液质控液制备方面也有报道,但不够全面。本文根据正常人尿液的主要成分及尿液传统化学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制备出能控制尿蛋白质、葡萄糖、酮体、隐血、胆红素、亚硝酸盐和pH值等七项定性指标的质控液,用以断判试剂的可靠性并统一判断标准,下面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4.
135.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年会于2005年3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有关性功能障碍以及男性不育报道较多,现将有关内容及进展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B2的存在率,根管口的位置及形态。方法:采用牙体硬组织切片机对拔除的上颌第一磨牙进行连续横断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测其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存在情况,根管口位置及根管形态。结果:220个上颌第一磨牙中有81个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存在率为36.81%,近颊根第二根管口横切面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近颊第二根管口与近颊第一根管口,远颊根管口和腭根管口的位置关系呈斜四边形。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存在率较高,其开髓形状应为斜四边形。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建立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自动化分析的方法。方法在磷酸盐缓冲液(pH值7.2)条件下,以瓜氨酸为底物,经一系列酶偶联反应,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H+)被氧化为氧化型辅酶Ⅰ(NAD+),340 nm处测定吸光度(A)变化值,A值下降的速率与待测样本中的OCT含量成正比关系,间接求出OCT的活性。结果本法最适pH值为7.2,最适底物浓度为2.0 mmol/L。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3.80%、4.08%。米氏常数(Km)值为0.16 mmol/L。回收率达91.56%。在320 U/L内线性良好。参考范围为0~18 U/L。结论本方法能够快速、简便、准确的测定OCT活性,适用于各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相似文献   
138.
目的通过速率法测定鸟嘌呤脱氨酶(GD)活性,探讨GD活性对肝病的特异性诊断意义。方法利用GD催化鸟嘌呤生成黄嘌呤,偶联黄嘌呤氧化酶(XOD)生成H2O2,经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2,4-二氯酚作用生成醌亚胺化合物,从而建立测定GD活性的速率测定法。结果该方法重复性良好,批内度异系数(CV)为2.53%,批间CV为3.57%。最适pH值为7.0,Km=1.09×10^-2mmol/L。线性在13.50U/L以下。健康人GD活性呈偏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P95)〈1.08U/L。急性黄疸型肝炎和继发性肝癌患者GD活性明显增高,其阳性率分别98%和96%。结论该方法快速,精密度高,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使GD能成为临床常规测定项目。GD活性增高对肝实质细胞性急性损害有较高的特异性诊断价值,优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肝功能酶项目测定。  相似文献   
139.
认知[1]与情意在教学中不可分割。实施情感教学,加强情感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情感培养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然归宿。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参与中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养成优良...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多药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整合酶基因分型与定位表达,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整合酶介导多药耐药机制,为开发新药物奠定基础。方法筛选2010-2012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中通过VITEK-IMS系统分离的73株多药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试验菌株;应用RT-PCR、DNA菌落与印迹杂交、质粒接合试验对多药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Ⅰ类整合酶基因检测、同源性分析及定位表达检测。结果Ⅰ类整合酶基因检出31株,检出率42.4%,Ⅱ类整合酶基因检出8株,检出率10.9%,5株同时带有Ⅰ+Ⅱ类整合酶基因,检出率为6.8%;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质粒接合试验阴性,染色体DNA印迹杂交试验阳性。结论Ⅰ类整合酶基因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多药耐药的主要因素,推测Ⅰ类整合酶基因可位于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