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4篇
  免费   687篇
  国内免费   452篇
耳鼻咽喉   267篇
儿科学   211篇
妇产科学   163篇
基础医学   550篇
口腔科学   165篇
临床医学   1767篇
内科学   1006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299篇
特种医学   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254篇
综合类   4358篇
预防医学   1996篇
眼科学   116篇
药学   1484篇
  12篇
中国医学   1628篇
肿瘤学   33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678篇
  2010年   677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749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845篇
  2004年   732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464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524篇
  1999年   442篇
  1998年   448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137篇
  1981年   77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0篇
  1964年   8篇
  196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目的 评价国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ξ-珠蛋白链快速筛查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性能.方法 选择珠蛋白基因型已经基于PCR技术确诊的临床血液标本265份,其中珠蛋白基因型正常93例,静止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αα)22例,东南亚缺失型(——SE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36例,HbH病7例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发(——SE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例及HbG并发(——SE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例,采用双盲方式分别用海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泰生物)和美国United Biotech(简称美国UBI)公司生产的固相ELISA试剂盒检测ξ-珠蛋白链筛查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以基于PCR技术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这两种ELISA试剂盒筛查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海泰生物与美国UBI生产的ELISA试剂盒均能准确地筛出(——SE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发(——SE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HbG并发(__SE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及正常血样,但两者既不能筛出静止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也不能完全检出HbH病;检测(——SEA)基因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NPV)、阳性预测值(PPV)和诊断效率(EDF)(分别为98%,97.5%,98.9%,98%,100%和98.9%)与后者相比(分别为98.7%,98.3?%,99.2%,98.7%,100%和99.2%),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均>0.9).两者诊断(——SE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效率均为100%.结论 固相ELISA法是一种高度灵敏、高度特异和非常可靠的筛查(——SE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方法.海泰生物生产的(——SE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LISA检测试剂盒与同类进口产品相比,具有成本低、需要样品量少的优势,非常适合于地贫高发区大人群的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  相似文献   
832.
神经肽Y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肽Y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曾春雨刘光耀王旭开孙久福程绍钧神经肽Y(NPY)是一种含有36个氨基酸的多肽,广泛地分布于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为此,我科建立了NPY放射免疫分析(RIA)法,以探讨NPY在心血管系统疾...  相似文献   
833.
对郭振荣、盛志勇等"四项抗感染错误实验"的科学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涉及的“四项抗感染实验研究”是发生在十年前的事件,其中心内容是部分烧伤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试图通过几个非系列性的试验研究从烧伤创面感染来否定湿润烧伤膏的药效作用。事件至今虽有十年了,但湿润烧伤膏的疗效已被公认。据统计,每年全国各家医院成功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超过35万余例。大量严重烧伤病人治愈成功的事实以及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试验也都证明了这几项研究的片面性和错误结论。这四项研究从设计思路、研究目标等方面不仅带有主观意愿,而且其研究方法和结果明显存在主观控制实验结果的嫌疑,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避免继续在社会和学术界产生影响,现在对这四项错误实验进行剖析,其目的是提醒和教育广大医疗和研究人员,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能像所剖析的作者那样,要严格按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开展工作,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和遗憾。  相似文献   
834.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后颅内动脉瘤及并发症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76例破裂后颅内动脉瘤采用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发生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76例动脉瘤患者发生并发症8例,占10.5%.其中动脉痉挛3例,弹簧圈提前解脱1例,弹簧圈脱落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1周动脉瘤再次破裂死亡1例,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 正确理解并发症发生机制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是控制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并发症的关键.恰当的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35.
我们采用积木三维空间构图法对脑损害患者三维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探讨脑损害患者三维空间结构障碍发生率、特点与病变定位、定侧的关系,并与二维空间结构障碍进行比较。资料和方法:脑损害组86例,均经头颅CT和(或)MRI扫描证实为一侧半球单个病灶,病变性质包括...  相似文献   
836.
丘脑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17例丘脑肿瘤,经病理证实为各类型神经胶质瘤。本组病人均经手术,部分或次全切除了肿瘤。手术结果:显效7例,改善5例,无改善2例,加重2例,术后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5.9%。一般认为,丘脑肿瘤位于脑深部,周围结构重要,手术有一定困难。但如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和超声外科吸引器(CUSA),以及术者的细致操作下,可望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37.
大型小脑幕脑膜瘤是指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或小脑幕切迹处,瘤径大于3cm的脑膜瘤,由于该位置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全切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手术难点。近年来我科采用显微手术切除12例该部位脑膜瘤,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8.
目的:探讨5000米越野跑是否对尚未适应训练的新兵导致不易发现的轻微心肌损伤,为合理制定新兵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入伍1个月的男性新兵30名,晨起后空腹越野跑5000m,分别观察跑前与跑后即刻和4h血清糖原磷酸化酶BB(GPB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GPBB在运动后即刻(26.44±3.57μmol/L)和4h(29.36±5.08μmol/L)较运动前(22.28±3.47μmol/L)显著升高(P<0.01)。H-FABP在运动后4h(17.27±0.99ng/ml)较运动前(16.52±0.46ng/ml)显著升高(P<0.01)。Myo及其与H-FABP比值、cT-nTI、MA、CK及CK-MB运动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00m越野跑可使尚未适应军事训练的新兵血清GPBB和H-FABP水平升高,这可能与运动导致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39.
目的 :改进灌注成像技术 ,对大脑不同区域血流分布的差异作初步探索。方法 :2 0例无运动系统或基底节区病变受检者行基底节层面灌注扫描。通过高压注射器团注对比剂 (30 0mg/ml浓度ultravist) ,流速 5ml/s,总量 4 0ml。在对比剂注射第 9s开始行灌注扫描。扫描条件 :12 0kV ,15 0mA ,速度 1层 /s ,层厚 5~ 8mm ,IOV 2 0 0mm× 2 0 0mm ,连续无间隔扫描 30s,图像重建时间 0 .5s。结果 :在开始注射对比剂第 9s行CT扫描 ,能获得较完整的动脉血管和脑实质内的灌注图像。灌注扫描数据用较小的间隔重建可获得较为平滑的γ 变量曲线。大脑两侧基底节区血流灌注量不等 ,上升值、峰值与上升斜率均左侧大于右侧 ,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CT灌注技术是研究大脑血流分布的一个新的重要方法。大脑两侧基底节区血流灌注量的差异可能与人们的运动优势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840.
从新疆某鸭场的病鸭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学鉴定为O7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已产生较高程度的耐药性。对鼠疫菌素受体基因fyuA、铁调节蛋白基因irp2、LEE致病岛转录活化因子ler、紧密粘附素eaeA、Ⅰ型菌毛必须蛋白基因fimC、P型菌毛结构基因papA和血清耐受基因iss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株细菌存在强毒力基因(high-pathogenicity island,HPI)。动物实验表明,该菌可引起雏鸭发生急性全身败血症;10日龄雏鸭半数致死量为2.0×105CFU/ml,表明该菌具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