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院自1990.8~1999.5收住70例手部磨革机损伤病人。系热滚筒损伤所致,为热灼伤和挤压伤复合伤,创伤严重,创面处理及创面修复有其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股动脉损伤是外科急症,由于出血凶猛,往往使许多病人来不及抢救而死亡。战时多见,和平年代较少见。我院自1982年11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股动脉损伤病人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一个新的皮瓣供区一一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的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骨间后动脉桡侧支为轴型血管设计前臂背桡侧逆行的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面积6cm×3cm~14cm×6cm.结果8个皮瓣全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结论前臂背桡侧皮具有血供丰富,切取方便,损伤小,皮瓣质地佳,可制成感觉皮瓣等优点.逆行转位可修复腕、手部的皮肤缺损,其旋转弧可达近指关节.  相似文献   
14.
亚急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亚急诊修复手部软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1990-1999年对35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急诊修复115例、亚急诊修复139例,二期修复98例。修复方式损伤部位及程度的不同采用植皮、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三种方法。对3组的皮瓣(植皮)感染率和坏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感染率:亚急诊组为2.9%(4/139),和急诊组加二期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γ^2=0.09,P>0.05)。(2)坏死率:恶急诊组为3.6%(4/139),和急诊组加二期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γ62=0.00025,P>0.05)。结论 3组的感染率和坏死率均无明显差别。亚急诊手术期以急诊清创后1-5d为妥,临床应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1974年Taylor在进行腹直肌皮瓣的研究中,发现并设计了脐旁皮瓣,并于1983年首先报道临床应用2例成功,称之为扩大的腹壁下动脉皮瓣;1984-1986年范启申、刘增智等对该皮瓣进行了进一步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使其在国内逐渐被同行认识。本院于1996-1999年运用脐旁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及前臂肌腱多平面离断伤的治疗.方法1990~1998年对38例伸屈肌腱两平面或两平面以上离断伤患者,根据断伤平面中肌腱的长度进行直接修复27例,去除断伤肌腱中段(≤ 5mm),将两断端直接缝合5例,缝合方法为Kessler或Tsuge法;行肌腱移植修复4例,采用编织缝合法;同区内多平面指浅屈肌腱断伤,去除后未修复2例.结果 30例得到随访5月至8年,根据TAM评分标准,优:8例,良:15例,中:4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76.7%.直接缝合27例,得随访24例,优:7例,良:14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重视肌腱的显微修复,减少中间节段肌腱的血供破坏,保留中段肌腱(>5mm),一期修复深屈肌腱和指伸肌腱功能恢复良好;浅屈肌腱多平面断伤不予修复.  相似文献   
17.
手部脱套皮肤的显微回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手部皮肤脱套的处理比较困难[1]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组合皮瓣移植[2 ] ,或将撕脱近端皮肤修整成真皮下带血管网的皮肤回植。前者虽能改善部分功能 ,但外形仍不满意 ,手术创伤较大 ,风险也大 ;后者当时虽可覆盖手部创面 ,但远端手指骨关节创面植皮难以成活。因此 ,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将损伤严重的撕脱皮瓣回植 ,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单指脱套皮肤回植获得成功的基础上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 ,为 2例全手脱套伤患者将撕脱皮肤回植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例 1 女 ,2 4岁。 1998年 6月 6日 ,因滚筒伤致右手皮肤脱套伤而急诊入院。局部检查 …  相似文献   
18.
显微血管吻合断耳再植成功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技术再植完全离断的耳廓已有报告,但效果不甚满意。显微血管吻合断耳再植优于其他方法,我们再植成功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2岁。1997年11月6日上午9时左耳外伤,耳廓上半部不全离断,约1cm宽皮肤与头部相连;下半部完全离断。耳部创口简单包...  相似文献   
19.
亚急诊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亚急诊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本院于1990-1999年共收住403例四肢软组织缺损病人,运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及植皮方法在不同时期进行修复,其中急诊手术124例,亚急诊(急诊清创后1-5天)手术163例,晚期(5天以后)手术116例。同时对三组病例术后感染率、皮瓣坏死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亚急诊手术感染率为3.75,急诊手术感染率为3.2%,晚期手术感染率为3.4%,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病例,亚急诊手术坏死率为4.8%,急诊手术坏死率为8.3%,晚期手术坏死率为7.4%,三组病例术后感染率、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坏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14例单纯手背皮肤缺损行皮瓣修复术后手指活动功能比较结果显示,亚急诊手术优良率为87.2%,急诊手术优良率为90.5%,晚期手术优良率为64.0%,亚急诊与急诊病例术后功能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晚期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者优于后者,结论:亚急诊断为急诊清创后1-5天较妥,此时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能普顾急诊和晚期手术的利弊,临床实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吻合浅静脉预防手部及前臂岛状皮瓣引起的静脉危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采用吻合皮瓣浅静脉的方法,解决手部及前臂岛状皮瓣转移后静脉回流不畅的问题。方法1994年以来,在切取手部或前臂岛状皮瓣时常规保留皮瓣内1根浅静脉。术中皮瓣转移后如发现静脉回流不畅,则将此浅静脉与受区的浅静脉进行吻合,以助静脉回流。结果1994年以来,临床应用4例,术后皮瓣获得100%的成活率。结论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手部及前臂岛状皮瓣转移后静脉回流不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