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38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57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28篇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0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白内障时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密度及形态学差异,检测LECs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探讨白内障术后残留LECs增殖与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关系及儿童后发性白内障高发的原因.方法:按年龄段分为儿童组(<12岁)及老年组(51~80岁)各20眼,在白内障手术时环形撕囊后获取晶状体中央区前囊膜,一分为二,一半HE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40)对两组每张LECs铺片其细胞形态,胞质及细胞核染色情况观察并照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观察两组LECs铺片的细胞密度.另一半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PCNA的表达及积分光密度值,取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组细胞分布比较均匀,核染色较深,有细胞重叠区.老年组LECs分布不均匀,形态不规则,明显可见细胞核大小不等,淡染扩大的上皮细胞多见.染色质呈深染的粗颗粒状,胞质内有大量的空泡,呈泡沫状.LECs密度在儿童组为5 020.25±246.01个/mm2,老年组为4 340.00±240.95个/mm2,t=3.405,P<0.05.PCNA表达定量检测(积分光密度值).儿童组为2.89±0.57,老年组为2.13±0.63,t=2.933,P<0.05.结论:本研究中儿童组LECs细胞分布均匀,核染色深,前囊膜中央细胞重叠区较老年组多见,且LECs密度,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组,提示可能为儿童后发性白内障高发的重要因素,通过PCNA表达的检测可能为判断PCO高危眼提供依据.同时抑制PCNA对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左肺后纵隔旁肺癌误诊为肺隔离症的CT影像诊断分析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此后逐渐加重,无发热,无咳血,无盗汗,体检:体温36.5℃,心率86次/分,血压BP110/60mmg,WBC 9×10/L,LY% 9.5%,GR% 85.9%双侧锁骨上窝淋巴结不肿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将79例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介入治疗,治疗组给予介入治疗前止痛益气汤内服并于介入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程度。结果:两组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疼痛程度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对11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方法穿刺活检总的诊断准确率95%(105/110),气胸发生率24%(26/110),出血发生率15%(15/11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对肺肿块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易掌握的诊断技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主要为出血和气胸;且穿刺针穿刺的次数和刺入肺组织内的深度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且病灶越深、越小,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16.
CNTF和Ad-BDNF对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d-BDNF)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定量夹伤模型,玻璃体腔内注射CNTF和Ad-BDNF,经上丘荧光金(FG)逆行标记RGC,计数视网膜铺片上的RGC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SD大鼠视网膜上RGC密度为2155±265个/mm2(n=12),视神经夹伤后RGC在1~2wk内下降速率最快,到3,4wk时RGC细胞数量虽仍有减少但下降速度已经明显减慢。CNTF组在视神经夹伤后1wk时视网膜RGC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但2~4wk的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Ad-BDNF组视神经夹伤后1~4wk视网膜RGC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NTF治疗组玻璃体腔内一次性注射CNTF可以在损伤早期2wk内为损伤的RGC提供神经营养因子,减少RGC的早期死亡。Ad-BDNF治疗组的这种保护作用可以持续到损伤后4wk,能够为RGC提供长时间地营养支持,但这种作用比较局限,可能与单一营养因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研究苏拉明(suramin)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移行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1)在RPE损伤愈合模型中观察150mg/L suramin对RPE移行的抑制作用。(2)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体外培养的人RPE在150mg/L suramin作用下的增殖活性的抑制。结果:(1)移行实验发现:150mg/L的suramin在24h对RPE的移行抑制率为48%;(2)增殖实验发现,150mg/L的suramin在3d时对RPE的增殖抑制率为51%。结论:suramin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移行和增殖,对细胞移行能力的抑制发生在抑制增殖作用之前,提示苏拉明对RPE的抑制可能是先抑制细胞的移行,尔后抑制细胞的增殖,为苏拉明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胃甘胶囊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水浸应激性、利血平型、幽门结扎型及乙酸型胃溃疡模型研究胃甘胶囊抗胃溃疡作用;以幽门结扎收集胃液观察对胃液分泌的影响.结果:胃甘胶囊对小鼠水浸应激性、利血平型及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大鼠乙酸型胃溃疡有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能抑制大鼠胃酸的分泌并促进胃粘液分泌.结论:胃甘胶囊有抑制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粘液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天癸更年软胶囊所含内容物沙棘脂肪酸对老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并从激素及细胞因子方面探讨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方法:分别测定青年雌性大鼠、22月龄老年雌性大鼠及沙棘脂肪酸(0.72 g/kg、1.8 g/kg、4.5 g/kg)和己烯雌酚(0.02 g/kg)灌胃给药45天后的22月龄老年雌性大鼠的股骨及椎骨的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骨形态学变化以及血清雌激素(E2)、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老年雌性大鼠骨密度(BMD)、生物力学、形态学水平均发生变化,与青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老年鼠存在程度不等的骨质疏松。与老年空白组比较,沙棘脂肪酸实验治疗组(1.8 g/kg、4.5 g/kg)大鼠骨密度、生物力学、骨小梁数目及皮质厚度上升(P<0.05),血清TGF-β1和IGF-1水平升高(P<0.05)。结论:沙棘脂肪酸能有效改善老年大鼠的骨骼代谢,减缓并纠正骨质疏松的发病,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激素及细胞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