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成人大脑后语言区在横断层标本和核磁共振(MR)图像上的准确定位,为脑功能成像研究及失语症诊治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30例正常成人头颅标本和20例健康志愿者,以前后连合间线为基线,分别获取厚4mm的脑横断层标本和MR图像,将标本与相应MR图像进行对照观察、统计,确定大脑后语言区在横断面上的定位.结果:在切及背侧丘脑上部的断面上,颞横回的出现率左侧为40%,右侧为60%,已分别有60%和40%左右侧半球已经出现外侧沟后支及缘上回和角回;经尾状核体上部层面,外侧沟已经变成"一"字型,岛叶和颞横回消失,缘上回和角回的出现率均为100%;在胼胝体即将消失的断面上,顶内沟出现率左、右侧分别为43.3%和30%,缘上回和角回的出现率均为100%;经中央旁小叶中部层面,顶内沟消失.结论:缘上回和角回首次出现在切及背侧丘脑上部及其上方的1~2个层面上,颞横回的消失以及外侧沟由"Y"字型变为"一"字型,是缘上回和角回出现的重要标志;在切及尾状核体上部及其上方1~2层面是显示大脑后语言区的最佳平面;顶内沟消失是缘上回和角回消失的标志.  相似文献   
32.
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会曾先后于 1 985年在安徽屯溪、1 989年在湖南大庸、1 993年在重庆、1 995年在上海召开过四次有关解剖学科研方向与方法的研讨会。这四次研讨会在我国人体解剖学发展史上都曾留下过光辉的一页 ,每次研讨会都针对当时解剖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及时指明了解剖学科研的方向 ,提出了新的思路 ,对促进我国解剖科学的不断发展 ,跟上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功不可没。2 0世纪已经过去 ,2 1世纪已到来。在新世纪的第一年 ,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在 2 0 0 1年 9月 1 2日~ 1 5日于湖北武汉召开了…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低氧后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通过胶原酶消化、尼龙网过筛、差速粘附等技术对新生小鼠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铺满瓶底时,在培养液表面覆以液体石蜡形成低氧环境,常规培养作为对照,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丰富,可见少量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低氧星形胶质细胞表面伸出许多微绒毛样突起,线粒体肿胀,大量溶酶体形成。结论 低氧时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和修复并存。  相似文献   
34.
一、红核、黑质、底丘脑核的解剖定位研究红核、黑质、底丘脑核属锥体外系的核团,它们占中脑全长,并向上延伸到间脑尾侧部。本文对24例正常成人脑标本探索红核、黑质、底丘脑核的长度、宽度、高度,三维坐标值,并确定靶区的最佳部位。测得数据供临床参数。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100例成人脑标本的大脑上静脉、连合间径、胼胝体、胼胝体周动脉间的吻合、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等第三脑室的毗邻结构进行观察,并就观察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早产儿脑室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电镜下观察3例早产儿和3例胎儿侧脑室空管膜下和脉络丛毛细血管。胎儿内皮无完整基膜,只有絮状、不连续的基膜样物质。早产地大部分内皮无完整基膜,但少量内皮有完整的基膜,较薄仅40~50pm厚,在脑室出血病例中,空管膜下和脉络丛基质中,有大量的红细胞。因此,早产几例脑室空管膜下和脉络丛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特点是早产儿脑室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目前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症常用的分流术有:端侧门腔分流术、侧侧门腔分流术,脾肾静脉分流术、肠腔“H”搭桥分流术和选择性远端肾静脉吻合术等五种形式,其中肠腔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分流)由Reynolds和Clatwarthy(1955)首倡。继之,尹惠罗(1964)、Drapanas(1972)、Stipa(1973)、Nay(1976)、Stipa(1978)、金庆丰(1978)、高根五(1978)和朱雍然(1979)等相继作了肠腔分流术疗效的观察。Drapanas(1975)还做了血液动力学的分析。他们都认为肠腔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黄精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应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和CA1区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术后3.5个月,痴呆+黄精口服液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21.5±6.6)s]较血管性痴呆组[(31.8±7.2)s]和痴呆+盐水组[(31.0±9.2)S]减少(P<0.01).(2)血管性痴呆组和痴呆+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结构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增多、校正灰度值比空白对照组增加(P<0.01);痴呆+黄精口服液组大鼠海马结构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及其胞浆校正灰度值[CA1辐射层、腔隙层和齿状回分子层分别为(27.3±7.6),(28.1±5.8),(35.4±9.6)]较痴呆+生理盐水组大鼠[(53.6±8.1),(57.9±6.4)和(59.7±6.5)]减少(P<0.01).(3)血管性痴呆组和痴呆+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微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细胞内线粒体变形、肿胀、嵴断裂,胞质内大量溶酶体形成;并见空泡化的胶质细胞足突和退变的星形胶质细胞胞体.痴呆+中药组大鼠海马CA.区中,毛细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有轻度水肿,局部区域胶质细胞增生.结论 黄精口服液可抑制海马CA.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减少其终足水肿,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9.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结构特点,探讨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 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利用 Morris水迷宫和 Y型电迷宫检验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镜和形态计量法分析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 Gray Ⅰ型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 结果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 CA1区 Gray Ι型突触的体积密度、面积密度、比表面、面数密度、突触界面曲率、突触间隙宽度和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分别为 [0.051± 0.016,(0.298± 0.130) μ m2/m3,(5.884± 1.203) μ m2/m3,(3.285± 1.113)个 /85.05 μ m2,1.048± 0.060,(13.97± 0.386) nm和 (33.33± 0.86) nm],比假手术对照组 [分别为 0.088± 0.019,(0.712± 0.815) μ m2/m3,(9.020± 1.915) μ m2/m3,(6.330± 1.258) 个 /85.05 μ m2,1.103± 0.268,(25.40± 0.92) nm和 (47.73± 1.15) nm]减小,血管性痴呆大鼠与假手术对照组突触平均面积分别为 (1.573± 0.343) m2和 (1.202± 0.145) m2. 结论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使大鼠海马 CA1区 GrayΙ型突触数量减少和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40.
急性上颌窦炎粘膜上皮表面凝集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煜  郑鸣  康仲涵  吴小茜  张更 《解剖学杂志》2003,26(5):424-426,F002
目的:探讨凝集素受体在急性上颌窦炎粘膜上皮表面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已建立的实验动物模型将急性炎症标本及正常鼻窦粘膜标本行凝集素亲合组织化学ABC法染色。结果:正常鼻窦粘膜上皮表面欧州白脉根凝集素(LTL)和花生凝集素(PNA)染色基本阴性,而炎症粘膜呈弱阳性;双花扁豆凝集素(DBA)在炎症粘膜染色阳性减弱;N—PNA(预先经神经氨酸酶处理后再进行PNA染色)染色其阳性均显著加深。结论:上颌窦急性炎症期,粘膜上皮表面糖复合物糖链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一方面是致病菌侵袭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机体局部抵抗炎症的重要防御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