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篇 |
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眼科学 | 15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1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目的探论小儿急性肠套叠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05~2008年我院收治的103例小儿肠套叠患者术后加强对生命体征、腹部情况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0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术后观察与护理,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术后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持续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诊治的持续性宫颈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64%,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6.3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持续性宫颈炎患者而言,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的临床治愈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同期第一胎行阴道分娩的65例产妇作为对照。记录、比较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等分娩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分别为83.08%、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尿潴留、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等分娩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评估并严格掌握相关指征的情况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分娩并无特殊风险,具有可行性,但产程中需注意严密监测,不良情况发生时即转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2009~2011年海口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海口市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的感染情况,为海口市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并对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样本3280份,检测出流感阳性样本592例,检出率为18%.男性病例1963例,阳性数379例,阳性率19.31%;女性病例1317例,阳性数213例,阳性率16.17%.从年龄构成比上看,流感病毒感染主要在0~岁,5~岁,15~岁这三个年龄段,构成比分别为32.43%、39.7%、14.7%.结论 海口市2009-2011年流感病例以青少年儿童为主,甲型H1N1流感发病人群与性别无关,流行型别以甲型H1N1和A型季节性流感病毒为主,B型季节性流感持续维持在低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08.
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组(68例)和倍他司汀对照组(68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9.
8~20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期阻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细胞的周期变化。 方法 四氧嘧啶(alloxan)诱导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光镜和电镜、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1~20周病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壁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 免疫光镜和电镜观察到8~20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呈cyclinD1、cyclinD3、cyclinB1、p21和p27免疫阳性反应,偶见内皮细胞呈cyclinE免疫阳性反应。同时可见内皮细胞细胞质减少、细胞变薄、腔面泡状结构和微绒毛增多。而此阶段周细胞和视网膜内其它类型细胞未见有超微结构变化并为免疫阴性反应。考马斯亮蓝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亦证实视网膜内有cyclinD1、cyclinB1、p21和p27蛋白的表达。 结论 高糖导致8~20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并阻滞于G1/S限制点,而周细胞没有出现相应的变化,本研究也提示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拮抗高糖损伤、自我稳定的分子机制。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173-716)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