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通过对尿路结石红外光谱和电镜图像的观察分析,对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红外光谱仪对陕西地区140例尿路结石进行成分分析,并对其中典型结石进行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尿路结石主要由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磷酸镁铵、尿酸、胱酸和基质构成,其中混合结石占76.5%;电镜下各种成分晶体具有不同的晶格特性,并按不同的排列方式混合分布。结论 尿路结石是由多种晶体和基质构成的混合性结石;尿路感染、尿液中的酸碱度的改变及各种晶体成分在尿液中的饱和度的升高,均可促使尿路结石的形成及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师在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分析引起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因素和药师在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基本条件,而药师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了解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降糖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该院2007-2011年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使用的降糖药物有中药类、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苯甲酸衍生物以及胰岛素类制剂.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类的销量呈快速上升趋势,α-糖苷酶抑制剂以阿卡波糖的使用频率最高;传统的磺脲类和双胍类使用情况相对较稳定,DDC较低,易被患者接受.结论 该院降糖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将9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日2次,疗程4周;B组(硝苯地平缓释片 卡托普利):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日2次,加卡托普利片12.5mg,每日3次,疗程4周。结果:B组降压疗效比A组降压疗效显著提高。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单独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可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正解郁汤治疗艾滋病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后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疗法)和百忧解治疗,观察组在HAART疗法基础上采用扶正解郁汤;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CD4+和CD8+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抑郁相关因子和生存质量评分(MOS-HIV)。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CD4+、CD8+水平)、MOS-HIV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0.05),抑郁相关因子血清5-羟色胺(5-HT)、血清孤腓肽(OFQ)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扶正解郁汤能改善艾滋病后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抑郁症抑郁程度和抑郁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开展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适宜技术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经济学意义.方法 于2012年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西安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高血压患者500例作为综合管理组;同期在西安交通大学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作为门诊组.综合管理组以〈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手册--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为指导,进行规范化管理;门诊组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结果 综合管理组治疗率为93.32%、控制率为66.14%,分别高于管理前的39.70%和13.20%.门诊组管理后治疗率为67.55%,控制率为40.46%,高于管理前的38.91%和13.81%,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