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2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383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801篇
内科学   343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96篇
综合类   1638篇
预防医学   946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678篇
  8篇
中国医学   695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脊柱侧凸融合区的选择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世纪早期Hibbs实施第一例脊柱后融合治疗脊柱侧凸以来,脊柱融合术已成为脊柱侧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使节段的脊柱通过选择性的植骨融合成为一体,进而阻止脊柱弯曲的加重。本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脊柱内固定器械,既可使脊柱畸...  相似文献   
992.
经皮阻滞治疗和定位下腰疼(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神经轴包括骨和韧带性椎管内的所有结构:马尾、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和椎间盘外侧的脊神经根。直接刺激上述结构可引起疼痛。1神经轴疼痛的解剖基础窦椎神经(sinuvertebralnerve)是脊神经腹侧根的分支并与交感神经的灰枝相交通。它发自神经孔远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抽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术后随访6个月, 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组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 纳入所有可能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 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1例未完成手术, 3例退出研究, 最终研究样本量为100例, 其中神经功能恢复不良14例, 占比14.00%(14/100);神经功能恢复良好86例, 占比86.00%(86/100)。两组高血压、动脉瘤长径、吸烟史、合并并发症、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有高血压、动脉瘤长径大、有吸烟史、合并并发症、Hunt-Hess分级高、手术时机为晚期是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OR>1, P<0.05)。结论有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和官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BV-DNA.结果 1262例孕妇HBVM感染阳性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6%(33/1262),38.2%(482/1262),0.9%(11/1262),22.6%(285/1262)和23.1%(291/1262).33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中,11例HBeAg阳性者HBV-DNA多为高载量,宫内感染率是6/11;22例HBeAg阴性者HBV-DNA多为低载量,宫内感染率是2/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计HBsAg阳性孕妇宫内感染率是24.2%(8/33).结论 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HBV-DNA含量高,易发生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995.
L-4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IL 4在促使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 39例支气管哮喘产妇和 46例正常产妇新生儿脐血中IL 4、IFN γ、sIL 2R和总IgE含量 ,并计数脐血嗜碱性粒细胞数 ,同时用免疫磁珠纯化脐血T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以RT 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上述细胞刺激后表达IL 4mRNA和IFN γmRNA以及其释放的蛋白质。结果 哮喘脐血组IL 4、IFN γ和sIL 2R含量和嗜碱性粒细胞数虽高于正常脐血组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而纯化的脐血嗜碱性粒细胞表达IL 4mRNA和释放IL 4的水平 ,哮喘组显著高于正常脐血组 ,也高于T淋巴细胞。结论具有支气管哮喘遗传背景的新生儿脐血嗜碱性粒细胞对环境因素的刺激更加敏感 ,其释放的IL 4在促使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哈尔滨市儿童Ⅰ型糖尿病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哈尔滨市儿童Ⅰ型糖尿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 (HLA DRB1)等位基因的关联关系。方法 选取 47例 0~ 14岁发病的患者和 94名非Ⅰ型糖尿病健康儿童对照 ,运用PCR SSP技术测定HLA DRB1等位基因型别。结果 在DR位点上 ,病例组的DRB1 0 30 1频率和DR3/4杂合子频率显著高于非Ⅰ型糖尿病对照组 ,而DR2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DR4亚型中的DRB1 0 40 5频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 ,RB1 0 40 6频率低于对照组 ;DRB1 0 90 1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DR位点的DRB1 0 30 1等位基因为哈尔滨市儿童Ⅰ型糖尿病的强易感基因 ,而DR2为保护性基因。DR3/ 4杂合子为易感性杂合子。证实了DR4亚型具有双重作用。未证实DRB1 0 90 1有强易感性 ,因此 ,其在中国人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易感性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通过用重组DNA技术制备NMDA受体亚单位融合蛋白并免疫动物获得相应的特异性抗体,采用定量免疫印迹技术系统研究了大鼠、小鼠和人类不同脑区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及NR2B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并经免疫沉淀和定量免疫印迹分析,获得了有关天然NMDA受体亚单位组成的结果:成年大鼠皮层组织的主要受体亚型  相似文献   
998.
哈尔滨市儿童1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哈尔滨市15岁以下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的基础上,为寻找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采用1:2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了5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对照。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易患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有既往麻疹和水痘病史、婴儿期(1 ̄3个月)接触牛奶、易发热、易受惊吓以及I型糖尿病家族史均能增加发病危险。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出易患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既往患床疹及易受惊吓为引起儿童  相似文献   
999.
研究海洛因依赖者中HBV和HCV的流行情况及其感染的相关性因素 ,并探讨降低该人群中HBV及HCV感染率的途径。方法··:采取同期住院的吸毒者入院次日晨空腹血 ,分为两个组 (烫吸组和静脉注射组 ) ,观察两组间HBV -M、抗 -HCV阳性率的差异。结果··:静脉注射组抗 -HCV阳性率和双重阳性率明显高于烫吸组 ,HBV -M则明显低于烫吸组 ,并且静脉注射组内 ,抗 -HCV阳性率表现出随静脉注射毒品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的趋势 (趋势χ2=7.657 ,P<0.01)。结论·· :静脉注射毒品是HCV感染的直接相关性因素 ,吸毒者交叉使用注射器具是造成HCV感染的重要原因。预防以减少静脉注射毒品、减少交叉使用注射器为主。HBV为多途径传播 ,静脉途径传播的重要性相对降低 ,因此预防更加困难 ,需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融合蛋白技术原核表达CYP1A1(第241-381个氨基酸)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用于制备CYP1A1多克隆抗体. 根据正反重组质粒pGEX/1A1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不同的原理,直接表达筛选得到正向重组质粒pGEX/1A1. 通过优化表达条件, 提高了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包涵体蛋白经制备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 获含纯化融合蛋白GST-1A1的PAGE凝胶. 直接用含GST-1A1的凝胶悬液免疫BALB/c小鼠,自腹水中获取CYP1A1多克隆抗体(1A1pAb). 1A1pAb用切胶纯化的融合蛋白GST-2B6交叉吸收,蛋白A- Sepharose亲和层析柱来纯化. 用切胶纯化的融合蛋白GST-1A1及GST-2B6的免疫印迹反应初步鉴定1A1pAb的特异性. 纯化的1A1pAb对融合蛋白GST-1A1反应特异性较强,但仍对GST-2B6有弱交叉反应.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反应强度来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