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1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264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91篇
基础医学   386篇
口腔科学   100篇
临床医学   1503篇
内科学   722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132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474篇
综合类   2908篇
预防医学   1012篇
眼科学   167篇
药学   1086篇
  23篇
中国医学   1109篇
肿瘤学   20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京都酚为-中枢神经系统活性二肽,icv可使小鼠出现惊厥。右旋京都酚致惊活性明显强于左旋体。利血平化动物明显增强京都酚的致惊作用,对于京都酚在利血平化小鼠所引起的惊厥,L-Dopa可使之减弱。5-HTP及纳洛酮可使之增强;抗癫痫药中硝基安定、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可明显延长发作潜伏期,缩短持续时间和减少发作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732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并对发生CRBSI的63例患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732例血液透析患者送血及污染物品的培养样品中分离出病原菌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53.97%),革兰阳性菌28株(44.44%)。病原菌构成比列前五位的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10株(15.87%)、肺炎克雷伯菌10株(15.87%)、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4.29%)、大肠埃希菌9株(14.29%)和铜绿假单胞菌8株(12.70%)。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外,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25.0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11.11%。革兰阳性菌中,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66.66%,对利福平的耐药率<3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对全部敏感。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年龄、导管留置时间与模式、白细胞水平、APACHEⅡ(分)、是否合并糖尿病与CRBSI发生率关系密切,其相对应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有助于指导抗生素在治疗CRBSI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3.
附屬二院耳鼻咽喉科自1958年10月至1959年2月共收住51例小兒喉阻塞患者,在全科医师、护士及在該科学习的60医3、9班同学細心医护下,仅对14例作了气管切开术(占27%)。今总結这項经验,供更进一步掌握对小兒喉阻塞患者的处理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用1,2-二油酰-3-三甲胺基丙烷(DOTAP)+胆固醇(CHOL)脂质体包裹pcDNA3.1-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制备脂质体质粒DNA复合体即Lip-IP10,观察其对抗小鼠4T1乳腺癌的原位瘤及肺转移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4T1乳腺癌模型,将36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脂质体-pcDNA3.1复合物(Lip-null)组和脂质体-IP10复合物(Lip-IP10)组,尾静脉给药,观察各组肿瘤体积、肺转移结节数及小鼠生存期.原位瘤进行CD31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与两对照组比较,Lip-IP10组的肿瘤体积明显较小(P<0.05),肺转移结节显著减少(各组中位数为NS组45个,Lip-null组40个,Lip-IP10组 3个,P<0.05),生存期延长(P<0.05),CD31染色结果 显示,Lip-IP10组的肿瘤MVD值较低(NS组44.25±5.51,Lip-null组 43.45±4.21,Lip-IP10组21.50±5.41,P<0.05). 结论 静脉给予Lip-IP10复合体可抑制小鼠4T1乳腺癌的原位瘤及肺转移瘤,其作用机制与IP10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 探讨维吾尔医4种异常体液与血常规红细胞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在不同异常体液型人群间的差异.方法 根据维吾尔医体液论,对876名志愿受试者进行体液辨证分型,并对其检测红细胞指标,统计体液辨证分型与血常规红细胞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体液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异常血液质组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大于异常胆液质组(P<0.05).异常血液质组HCT大于异常粘液质组(P<0.05),其他指标在各型异常体液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异常血液质血液粘稠度高于异常胆液质与异常粘液质,这可能是异常血液质人群易患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评估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接受以“移情建设干预”理念为基础的老年医学教学模式后对老年患者的态度变化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120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为无干预组;B组为老年医学预教学组;C组为移情建设干预组;D组为复合模式干预组(B+C),每组30名学生。入组前、临床工作6个月后、临床工作12个月后分别进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老年人态度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geriatrics attitudes scale,UCLA-GAS)评估。结果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对老年患者态度与自身性别、经济状况、入学成绩,城市/农村、是否与老人同住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教学干预后的B、C、D组相对于A组,对老年患者态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入临床工作后6个月,C、D组较B组对老年患者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入临床工作后12个月,D组对老年患者态度的稳定性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88.
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各个教学环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教育模式和理念。为了深化课程思政与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的融合,文章通过分析《护理学导论》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以TPKCEE教学模式为主线的融入课程思政的护理学导论混合式教学设计。TPKCEE教学模式通过T(thinking,系统思维)-P(problem,问题导向)-K(key-points,重点串联)-C(case,经典案例)-E(experiment,实践助学)-E(expansion,知识拓展)等教学环节,将护理学导论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过程,多角度挖掘思想政治教学元素,加强了师生互动,有利于发挥教师价值引领作用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本教学设计有助于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实现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9.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然而当前使用的流感疫苗对人群的保护作用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流感病毒的变异造成的.此外,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还受到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充分识别这些相关因素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疫苗与流行毒株的匹配度、疫苗因素及宿主因素等方面概括了可能影响流感疫苗保护效果的因素,并提...  相似文献   
90.
背景:前期实验已经成功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PMMA/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证实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目的:进一步评价气流分散PMMA/SiO2纳米义齿树脂的生物安全性,为今后开展临床实验提供研究依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9/2007-10在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及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实验室完成。 材料:采用气流分散法,以纳米SiO2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制备PMMA/SiO2纳米义齿树脂。 方法:参照IS07405-1997(E)标准,对气流分散PMMA/SiO2纳米义齿树脂材料进行细胞毒性实验、溶血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口腔黏膜刺激实验以及皮肤致敏实验,初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 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并评级;溶血实验测定溶血率;急性全身毒性实验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及体质量变化;口腔黏膜刺激实验观察试件接触部位组织切片;皮肤致敏实验观察致敏区红斑及水肿反应。 结果:细胞毒性实验表明PMMA/SiO2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为1级,显示极轻微的细胞毒性;溶血实验显示其溶血率小于5%;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和口腔黏膜刺激实验显示材料实际无毒、无明显黏膜刺激性;皮肤致敏实验显示无明显致敏性。 结论:气流分散PMMA/SiO2纳米义齿树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