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就其本质而言,.造血过程是‘细胞在造血网络调控之F的增仍分化过f.!。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涉及开常增殖及并先件化I…火山.均分基lq凋7’J。细胞内的基出异常人达成受周1.决ti’!血病人闻及肿瘤转化。种新的原恻从H一【c。Ir。…cV计u。hlergr。-ti00-l(Evi-l)基l小计‘11被描述为小鼠髓系肿瘤细胞林AKXry23小热带反转求病;Q(Ec。tr。…cRelr。-VirUU)的结合作点,t让广杂色体3。126.该*#常或Evi-l异常表达’J多件造血系统恶州州dljof竹x,而D].t要影响造血细胞的分化。本义就此作‘综述。EVi一旦基同峻形*…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继发坏疽性脓皮病(PG)和机化性肺炎(O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伴PG和OP的MDS患者的诊治经过,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6岁男性, 以左颞部皮肤破溃坏死、双肺大面积实变、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起病, 快速进展至休克, 给予广谱抗生素、局部清创及对症治疗无效。结合相关检查, 最终诊断为伴PG和OP的MDS。PG和OP为MDS继发的自身免疫表现(AIM),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但激素减量后复发。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DS治愈, AIM缓解。结论 MDS继发AIM需与感染进行鉴别, 及时改变治疗方向;糖皮质激素为一线治疗方案, 但常发生激素依赖;去甲基化药物部分有效, 但病情仍易反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同时治愈MDS和AIM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3.
正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1岁,因"左下肢疼痛2月余,腹痛1月"于2014年2月13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髋关节及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受限。外院CT检查示双肺散在斑片影。2014年1月1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8分,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外院查白细胞21.11×109/L,中性粒细胞14.54×109/L,血红蛋白109 g/L,血小板  相似文献   
64.
 患者男,59岁。因“发作性腹痛10个月” 于2013年3月31日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自2012年5月下旬起无诱因出现脐周针刺样疼痛,偶向双肩放射,程度剧烈[9~10分(语言评价量表)],难以耐受,每月发作2~3次,每次持续30 min~12 h不等,可自行缓解,夜间重,与饮食无关,发作间期无不适,排便正常。无发热、黄疸、腹泻、便血。外院查血常规、粪便潜血、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腹部超声及CT示肝囊肿。全消化道造影:造影剂通过缓慢,未见肠腔狭窄或扩张。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结肠镜:横结肠可见一枚0.6 cm息肉,病理为慢性炎症。此后患者腹痛频率渐增加,持续时间延长,至2013年1月每日均有腹痛。2013年1月4日胶囊内镜:末段回肠多发0.2~0.3 cm微隆起(淋巴滤泡?)。3月31日以“腹痛待查”住入我院。起病后体重减轻15 kg,二便如常,睡眠欠佳。既往长期吸烟、饮酒。家族史:一姐45岁时患“心肌梗死”,一姐68岁死于“肺栓塞”。入院体检:卧位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立位血压90/70 mmHg,余生命体征平稳;BMI 19.2 kg/m2;慢性病容,体形消瘦,神志清楚,舌体不大;心、肺查体无殊;舟状腹,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略弱,肝肋下5 cm,质地韧,无触痛,脾脏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未见异常体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初诊伴肾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肾功能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8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伴肾损害的MM患者181例, 其基线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为3~5期。对不同肾功能疗效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血液学反应深度、生存情况等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纳入181例初诊时即有肾功能损害患者, 以277例肾功能正常(CKD分期1~2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大多数患者应用BCD和VRD方案。与无肾损害患者相比, 肾损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14.0个月对24.8个月, P<0.001)和总生存(OS)时间(49.2个月对79.7个月, P<0.001)均显著缩短。肾功能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高钙血症(P=0.013, OR=5.654)、1q21+(P=0.018, OR=2.876)和血液学反应达部分缓解及以上(P=0.001, OR=4.99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均为肾功能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后肾功能有效者的PFS时间和OS时间均较治疗后肾功能无效者延长(PFS:15.6个月对10.2个月, P=0...  相似文献   
66.
发热 骨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患者女,25岁。因发热6周,多发骨痛3d,加重1d于2005-09-28入住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6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肌肉疼痛,逐渐影响到日常活动,伴明显乏力。后出现发热,每日体温高峰以午后和夜间明显,最高体温38.0℃,无畏寒、盗汗,次日晨可降至正常。否认咳嗽、咳痰、腹痛和腹泻。双下肢肌痛可自行缓解。外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体温高峰可降至37.5℃,但逐渐出现背部疼痛。9月10日与13日血常规检查结果:红细胞(RBC)由3.7×1012/L降至2.0×1012/L;血红蛋白(Hb)由117g/L降至59g/L;血小板(PL…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POEMS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POEMS综合征组(36例)、疾病对照组(多发性骨髓瘤2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7例共36例)、正常对照组(36例)的血清VEGF浓度,进行组间比较,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OEMS综合征组血清VEGF浓度为(982.06±611.49)pg/ml,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364.22±264.37)pg/ml]和正常对照组[(217.37±87.74 pg/ml)],P<0.001。VEGF诊断POEMS综合征曲线下面积为0.902,VEGF Cutoff值为360.62 pg/ml,敏感性为0.889,特异性为0.764。POEMS综合征组血清VEGF与肺动脉高压、外周血小板计数相关,与其他临床表现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VEGF浓度升高是POEMS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助于POEMS综合征的诊断;血清VEGF浓度与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是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
患者女性, 42岁。因乏力发现贫血、IgM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诊断华氏巨球蛋白血症6年余。多程化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 反复重度贫血、高热。继发泌尿系感染、血流感染、感染性休克、直肠穿孔、重度梗阻性黄疸多种严重并发症。贫血诊断为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炎症性贫血, 予伊布替尼140 mg每日1次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未再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69.
7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一类重建T淋巴细胞免疫识别和杀伤功能的抗肿瘤疗法,已被广泛用于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中。治疗中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血液学irAEs较为罕见,主要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表现为血细胞增多,还可表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irAEs的机制主要与ICIs导致的T淋巴细胞过度激活相关,有些血液学irAEs严重甚至致命,给治疗带来很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对irAEs认识提高,国内外多种指南也在不断更新。本综述归纳梳理了血液学irAEs的诊疗进展,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认识和治疗经验,以改善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