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主动脉瘤合并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ortic aneurysm-associat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A-DIC)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74例主动脉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DIC分为AA-DIC组和non-DIC组, 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点的差异。  结果  174例主动脉瘤患者中, 合并慢性DIC共37例(21.3%), 其中典型DIC 4例(2.3%), 不典型DIC 33例(19.0%)。AA-DIC组患者病程显著长于non-DIC组(P=0.041)。AA-DIC和non-DIC组患者动脉瘤分布部位和类型均以腹主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最为常见。AA-DIC组出现附壁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on-DIC组(P均 < 0.01)。不典型DIC者同样存在不同程度凝血指标异常。接受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的AA-DIC患者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均得到改善。  结论  主动脉瘤尤其是腹主动脉瘤无论其本身或围术期均可发生慢性DIC或出现DIC样表现。腹主动脉瘤、附壁血栓形成以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发生慢性DIC。对于以慢性DIC表现就诊的患者, 需考虑主动脉瘤可能。  相似文献   
22.
23.
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组少见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目前文献报道主要为儿童病例,近年来一些较大样本的成人病例资料的报道,使人们对成人LCH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而LCH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明显,且国内成人病例少有较大样本的报道,为了扩充该病的疾病谱,协助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我们总结了我院40例成人LCH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方法分析医学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开放式文本评价数据,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方案。方法对1084份实(见)习学生对临床带教老师主观描述性评价资料,根据统计软件R中Rwordseg包进行分词,把文字转化成可以量化的指标,设计算法和程序,建立教学评价指标,对临床带教工作进行评分。结果有效评价的字数呈现幂律分布特征,评价用词反映了学生对教学指导的倾向性。综合得分≥6.82,6.82>综合得分>6.13,及综合得分≤6.13分别表示高质量、中等质量和低质量的临床带教工作。结论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可以科学、准确评价临床带教工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考核提出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患者女,67岁,因“肉眼血尿,左侧腰腹痛1d”就诊于我院急诊科。当日早晨患者起床后排鲜红色肉眼血尿,伴左侧腰部及左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不发热。自服去痛片疼痛不能缓解。  相似文献   
26.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引起肺栓塞,需重视其危险因素并早期识别.肝素和华法林在特殊情况下可造成血栓.原因不明的血栓病例需警惕肿瘤.华法林半衰期较长,围手术期需用低分子量肝素来过渡.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44岁.因"反复月经增多6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月"入院. 1病历摘要 1.1病史 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外院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51 g/L,白细胞(WBC)2.4×109/L,血小板(PLT)45×109/L.  相似文献   
2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orcine anti-human lymphocyte globulin (P-ALG)plus cyclosporine A (CsA) therapy for severe aplastic anemia (SAA). Methods Forty-eight SAA patients (31 males, 17 females) including 17 ve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s (vSAA)were treated with ALG plus CsA between 1999 to 2009 in our hospital and the outcom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or early mortality, response rate and quality, survival rate, toxicity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median age was 28 (13 -64) years. The interval from diagnosis to treatment was 45 days. The median neutrophil count at diagnosis was 0. 178 × 109/L. Overall response was 83.3% (54.2% complete, 29.2% partial) with a median time of 90 (23 -380) days. 10.4% died of infection within 30 days mainly of fungi infection. Only 1 patient relapsed 2 years after treatment. No clonal disease was found. The 1.5-year survival rate was 87.5%. vSAAs had less response, higher early mortality and less survival (64.7%, 29.4% and 51.8%,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at of SAA (93.5% ,0, 100%, respectively, P < 0. 05). Grouped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 gender, intervals betwee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pre-existing infections had similar response. The main side effects were fever and skin rash (52.1%), serum sickness(16. 7%), impaired liver function(60.4%)and hemorrhage(2.1%). No treatment-related mortality was found. Conclusion P-ALG plus CsA is an ideal and well tolerated treatment for SAA but not for vSAA.  相似文献   
29.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口腔溃疡35年,双耳溢脓12年,全身多发溃疡3年”于2011年2月入本院治疗。3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口腔溃疡,每3~5个月出现一次:15年前口腔溃疡加重,发作频繁,每2周发生一次;12年前出现双耳脓性分泌物,听力逐渐下降;8年前出现牙齿片状脱落,至今仅剩右上一颗磨牙;3年前反复出现肛周渍疡,伴有双侧腹股沟皮疹、瘙痒,逐渐出现双侧腹股沟溃疡,肚脐脓性分泌物,未诊治;1年前出现唇周及鼻尖处瘙痒性皮疹,后逐渐出现双侧口角溃疡。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