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在过去20年间从3年延长至8~10年, 这得益于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药物等的广泛应用。即使在新药时代,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CT)仍可显著提高移植后反应率, 增加微小残留病变阴性率, 延长无进展生存期。ASCT对OS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中结果并不一致, 这主要与进展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有关。随着更多新药的出现, ASCT后复发患者会有更多选择。故新药时代, ASCT仍是MM患者诱导治疗后的一线巩固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Hyper-CVAD化疗方案治疗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Hyper-CVAD方案诱导化疗的34例初诊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4例患者接受Hyper-CVAD方案诱导化疗后,28例(82.4%)有治疗反应,其中10例(29.4%)获得完全缓解(CR);11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1例同胞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82个月),1、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0.2%、41.1%;1、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49.3%、31.6%.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18例(52.9%)发生Ⅳ级骨髓抑制;3例因严重感染死亡.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能否达到CR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HR=6.118,95%CI 1.327~28.206,P=0.020);骨髓是否受累(HR=0.270,95%CI 0.101~0.722,P=0.009)和化疗能否达到CR(HR=6.669,95%CI 1.754~25.354,P=0.005)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yper-CVAD方案诱导化疗治疗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反应率高,但有效持续时间短,远期疗效不佳,同时骨髓抑制严重,感染发生率高.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提高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患者女,24岁,因呕吐、腹泻、低热2个月余,腰痛、尿频、尿急7 d于2005年9月12日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患者曾于2005年6月在日本进食生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5岁.因"心慌1月余,恶心、腹胀10余天",于2006年6月19日收入院. 患者1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心律齐,心率最快达120次/min,未诊治.  相似文献   
15.
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bead,IMB)是包被有单克隆抗体的磁性微粒,它可与含有相应抗原的靶物质结合,在通过磁场时,结合有靶物质的微球可被滞留从而与其它成分分离,达到纯化富集的作用。该过程称为免疫磁性分离法(immunomagneticseparation)。此法可用于分离各种骨髓及血细胞、肿瘤细胞、核酸、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等,由于其具有简便易行、分离纯度高、保留靶物质活性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基础及临床研究中。Ugelstad[1]于1983年提出将免疫磁珠用于细胞分离。Miltenyi[2]于1990年建立了磁性细胞分离系统(MagneticCellSorting,…  相似文献   
16.
加碘食盐存入过程中碘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碘食盐存入过程中碘损失的研究庄俊玲李小凤雷小军朱清华刘烈刚本实验通过KI食盐及KIO3食盐在不同存放条件下碘损失程度的比较,找出了几种影响碘损失的可能因素,从而指导碘盐的正确存放。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含KIO3食盐由湖北应城解放军9045盐厂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MM的遗传学背景和细胞增殖特点。应用直接免疫磁珠法分选1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骨髓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瘤细胞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表明:19例患者中4例骨髓瘤细胞为超二倍体,15例骨髓瘤细胞均为二倍体;正常人浆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的比例为(1.15±0.60)%,MM患者骨髓瘤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比例为(10.06±12.6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初治组患者出现超二倍体比例为11.76%,复治组患者为100.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5);初治组骨髓瘤细胞处于S+G2/M期的比例为(7.12±4.98)%,复治组为(35.10±32.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MM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提示了该病遗传背景的复杂性和细胞增殖的异常。而此与病程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CD138/Syndecan-1在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分型的测定方法,分析各种抗原的表达特点,并分选高纯度原代骨髓瘤细胞,应用CD45/侧向角(SSC)设门的三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测定18例MM患者、2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7例正常人骨髓免疫分型特点;应用抗CD138和免疫磁珠从MM患者的骨髓中分选骨髓瘤细胞.结果表明:骨髓瘤细胞CD45阴性或弱阳性,SSC介于有核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之间,CD138和CD38均阳性,T、B细胞及髓系抗原多为阴性,CD56阳性率为83.3%,HLA-DR阳性率为44.4%.与MM患者相比,AL患者CD138均阴性,而CD38为100%阳性,CD56阳性率为25%.正常人CD138和CD56均为阴性.磁珠分选获得的原代骨髓瘤细胞纯度在73%-95%之间,平均为86%.结论:CD45/SSC设门的三色免疫荧光FCM是测定MM免疫分型的稳定可靠方法,CD138是骨髓瘤细胞表面较为特异的抗原标志,应用抗CD138和免疫磁珠可以获得高度富集的原代骨髓瘤细胞.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 患者男,55岁,因"皮肤巩膜黄染5年,皮疹3个月,间断呕血、黑便12 d"于2009年8月15日人院.患者2004年6月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尿色加深呈浓茶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主动脉瘤合并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ortic aneurysm-associat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A-DIC)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74例主动脉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DIC分为AA-DIC组和non-DIC组, 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点的差异。  结果  174例主动脉瘤患者中, 合并慢性DIC共37例(21.3%), 其中典型DIC 4例(2.3%), 不典型DIC 33例(19.0%)。AA-DIC组患者病程显著长于non-DIC组(P=0.041)。AA-DIC和non-DIC组患者动脉瘤分布部位和类型均以腹主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最为常见。AA-DIC组出现附壁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on-DIC组(P均 < 0.01)。不典型DIC者同样存在不同程度凝血指标异常。接受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的AA-DIC患者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均得到改善。  结论  主动脉瘤尤其是腹主动脉瘤无论其本身或围术期均可发生慢性DIC或出现DIC样表现。腹主动脉瘤、附壁血栓形成以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发生慢性DIC。对于以慢性DIC表现就诊的患者, 需考虑主动脉瘤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