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49篇 |
免费 | 361篇 |
国内免费 | 2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45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333篇 |
口腔科学 | 60篇 |
临床医学 | 1280篇 |
内科学 | 611篇 |
皮肤病学 | 71篇 |
神经病学 | 169篇 |
特种医学 | 3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739篇 |
综合类 | 2247篇 |
预防医学 | 835篇 |
眼科学 | 70篇 |
药学 | 909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951篇 |
肿瘤学 | 2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228篇 |
2021年 | 240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170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59篇 |
2014年 | 389篇 |
2013年 | 372篇 |
2012年 | 390篇 |
2011年 | 385篇 |
2010年 | 410篇 |
2009年 | 420篇 |
2008年 | 395篇 |
2007年 | 450篇 |
2006年 | 383篇 |
2005年 | 342篇 |
2004年 | 301篇 |
2003年 | 285篇 |
2002年 | 262篇 |
2001年 | 308篇 |
2000年 | 282篇 |
1999年 | 259篇 |
1998年 | 202篇 |
1997年 | 183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50篇 |
1994年 | 181篇 |
1993年 | 151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97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49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27篇 |
1959年 | 11篇 |
1958年 | 13篇 |
1957年 | 7篇 |
195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更多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疝囊腹膜前间隙还原法治疗股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西安电力中心医院采用疝囊腹膜前间隙还原法治疗股疝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手术时间35~66min,平均46min。患者在术后24~48h均能够下床活动,切口仅有轻微疼痛,无发生切口感染、局部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疝囊腹膜前间隙还原法治疗股疝符合现代疝修补的理念,采用腹股沟入路的方式,易于掌握,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钛制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改良钛制弹性髓内钉技术(外侧钉头置至大转子突起处,内侧钉头置至股骨颈内)治疗1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7.6岁。根据Flynn等提出的股骨骨折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术后患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18例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儿骨折均良好愈合,无切口感染、弹性髓内钉折断、骨折不愈合、骨骺早闭、股骨头坏死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评价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优14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改良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患儿早期恢复活动,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比亚芬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均行放化疗。对照组每次放疗结束后在照射野及超出照射野1cm区域的皮肤上均匀涂抹比亚芬,厚度为1~2 mm,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涂抹湿润烧伤膏(为外用中药制剂,由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等中药组成),厚度薄于1 mm,每日2次,与比亚芬交替涂抹。观察2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并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Ⅰ级皮肤反应较为多见,而Ⅱ、Ⅲ级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57.6%患者在接受照射剂量20~30 Gy之间出现,42.4%在40 Gy后出现,而对照组87.5%患者在接受照射剂量20~30 Gy之间出现,观察组防治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 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比亚芬防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意外伤的基本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精神科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发生的122例意外伤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122例意外伤精神患者中,意外伤时间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夜班、白班、大夜班。意外伤地点由高到低:病房活动大厅、走廊、卧室、卫生间。意外伤部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面部、躯干、四肢、臀部。意外伤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软组织损伤、抓伤、咬伤、皮下血肿、烫伤、骨折或脱臼。主要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遭受其他精神障碍患者暴力攻击、跌倒坠床、自伤自残、烫伤。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意外伤情况严峻,医护人员在预防意外伤的发生上作用重大,应加强巡视、及时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精神科住院病房环境及安全措施等,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是降低意外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8.
本文建立一种基于免疫印迹的核酸适配体高敏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首先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核酸适配体的分离,然后利用电转的方法将凝胶上的核酸适配体转移至PVDF膜上,先后孵育Rabbit Anti-Biotin和HRP-Streptavidin抗体,最后利用化学发光仪进行成像。结果显示核酸适配体可以通过该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且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能够识别荧光染料法检测不到的浓度范围。此外,该方法只识别被生物素修饰的核酸适配体,特异性强。结果提示,核酸免疫印记法可以作为核酸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的一个定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嗜酸粒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0例,同期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00例。比较两组间嗜酸粒细胞数量差异,同时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高敏肌钙蛋白I(hs-TNI)是否大于50 000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嗜酸粒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STEMI患者与SAP患者相比,嗜酸粒细胞比值及绝对值更低;STEMI患者中根据hs-TNI分组,hs-TNI更高组嗜酸粒细胞更低。结论:STEMI患者嗜酸粒细胞更低,嗜酸粒细胞与hs-TNI呈负相关,嗜酸粒细胞越低者其心肌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IVR)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9 (IL-1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PDR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IVR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视力、VEGF、IL-19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力分别为(201.41±14.41)μm、4.31±0.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8.98±14.89)μm、3.22±0.66,而视网膜厚度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厚度为(237.31±14.89)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7.41±15.31)μm,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