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抑制气管插管术后咽部不适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妇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不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处理,观察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处理,比较两组术后咽部不适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咽部不适及需雾化治疗的比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全麻所引起的术后咽部不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资料。结果肿瘤全切47例(87%),次全切除2例(3.7%),大部分切除5例(9.3%);手术时间1~2.0h,平均1.5h。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野暴露直接、恢复快等优点,是垂体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优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股骨干骨折是骨创伤科的常见病,大部分需手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骨科牵引床的应用已很普及。我院曾遇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出现患侧远端皮温下降,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瞬时受体电位M2(TRPM2)在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大鼠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 22月龄, 体质量550~60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七氟烷麻醉组(M组)和七氟烷麻醉+TRPM2抑制剂组(M+A组)。M组和M+A组吸入2%七氟烷5 h。于吸入七氟烷前1 h时, M+A组腹腔注射TRPM2抑制剂邻氨基苯甲酸(ACA)20 mg/kg, C组和M组腹腔注射等量DMSO。于吸入七氟烷后1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 记录逃避潜伏期、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和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TRPM2和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磷酸化MLKL(p-MLKL)、磷酸化RIPK1(p-RIPK1)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胞浆Ca2+浓度和程序性坏死率。结果与C组比较, M组和M+A组逃避潜伏期延长, 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 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缩短, 海马组织TRPM2、MLKL、RIPK1、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常规肌内注射法和Z径路(Z-track)肌内注射法用于氯胺酮肌注麻醉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氯胺酮肌注麻醉的注射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需要氯胺酮肌注麻醉的住院小儿外科患者100例.随机选取50例患者行常规肌内注射法,另外50例患者行Z径路(Z-track)肌内注射法,观察并记录注射后药液外溢、需要重复注药的患儿例数.结果:使用Z-track肌内注射法给药的50例患儿中有5例出现药液外溢,2例患儿需要重复注药才能进行下一步医疗操作;使用常规肌内注射法给药的50例患儿中有30例出现药液外溢,23例患儿需要重复注药才能进行下一步医疗操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肌注麻醉时Z-track肌内注射法较常规肌内注射法所致的药液外溢的发生率低,药物利用度高,适合在临床上患儿肌注麻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IL-18结合蛋白(IL-18BP)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IL-18BP组(经尾静脉注射IL-18BP 1.5 mg/kg)与TBI+IL-18BP+ADU-S100组(经尾静脉注射IL-18BP1.5 mg/kg,经腹腔注射ADU-S10020 mg/kg),每组30只。应用自由落体法建立TBI模型,造模后30 d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8、IL-18BP浓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IL-18和cleaved-caspase-3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区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磷酸化TANK结合激酶1(p-TBK1)、TBK1、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p-IRF3)、IRF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TBI+IL-18BP组和TBI+IL-18BP+ADU-S100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降低(P<...  相似文献   
17.
术中静脉输液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每一个手术患者来说,术中静脉输液是必不可少的.我院手术室过去除下肢手术外基本上采用下肢静脉输液.由于手术及麻醉用药日趋复杂,术后患者下肢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者可因血栓脱落造成肺等重要脏器栓塞,危及生命.现分析122例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炎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为何术中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输液.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新的护理模式应运而生。手术前访视已经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手术前访视一方面让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与患有关的重要情况,发现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指导病人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另一方面让患及家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注意事项、手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手术治疗给其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焦虑心理,缩短护患距离.从而使病人积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我院自2005年开展手术访视,笔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疗效。方法:60例脑动脉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卡地平,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者仅2例,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防治脑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尼卡地平作为一种新型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的第二代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以作为防治颅内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横肌平面-腹直肌鞘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56例,年龄45~64岁,ASA分级Ⅰ~Ⅲ级,BMI 18~25 kg/m 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28):全麻组(G组)和腹横肌平面-腹直肌鞘阻滞联合全麻组(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