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复苏后综合征(PRS)的死亡危险因素,利用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对PRS的预后进行预测,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7年来确诊的63例PR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复苏后30d时的预后情况分组,生存组24例.死亡组39例,基于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统计分析,进而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及Fisher判别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自主呼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原时间、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格拉斯哥评分、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衰竭器官数目等9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衰竭器官数目、消化道出血、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为PRS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根据4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Fisher判别函数总判别正确率为92.1%。【结论】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衰竭器官数目、消化道出血、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为PRS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判别函数可较准确地预测PRS预后.积极处理可干预的死亡危险因素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2015 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经皮胆道造瘘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46例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完全取尽结石者43例(93.5%),术后胆道出血6例(13%),胆漏1例(2.2%),胆管炎4例(8.7%),发热8例,呕吐5例。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6例(12.2%)结石复发。结论 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取得良好的效果,取石安全有效,且微创,可作为胆道结石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33.
肠屏障损伤后通透性与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应激下肠屏障损伤后通透性与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复苏后1、3、6、12、24 h时间段观察肠黏膜形态学改变,包括常规检查、绒毛改变和肠上皮损伤指数;同时通过口服乳果糖和甘露醇,检测尿中二者的比值的变化来观察肠通透性改变情况。结果 休克复苏后肠道上皮产生明显的损伤改变,复苏后1 h最明显,3 h起局部肠黏膜开始出现修复,6 h大部分修复,24 h肠黏膜结构恢复正常,肠黏膜绒毛高度呈进行性下降;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于3、6 h达高峰,12、24 h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激状态下肠屏障严重受累,其通透性的恢复明显滞后于形态学重建,肠黏膜形态学改变与肠通透性可能无直接关联性  相似文献   
34.
新的特异性细胞表面标记的发现是提高调节性T细胞(Treg)测量和分选技术的重要环节,Foxp3是公认的天然Treg的标记,却不能作为分选细胞的标记,CD127是新发现低表达于Treg细胞表面的标记。本实验测定CD4+CD25+CD127low/-和CD4+CD25+Foxp3+标记的小鼠外周血及脾脏Treg细胞的数量,并测定CD4+CD25+CD127low/-细胞内Foxp3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CD4+CD25+CD127low/-标记在小鼠Treg细胞测定及分选的价值。收集BALB/c小鼠外周血及制备脾细胞悬液,分别三重荧光染色CD4、CD25、CD127及CD4、CD25、Foxp3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出CD4+CD25+CD127low/-、CD4+CD25+Foxp3+这两种标记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Treg细胞的比例;再在CD4、CD25、Foxp3基础上加CD127染色(四重荧光染色),检测CD4+CD25+CD127low/-细胞Foxp3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①BALB/c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的分布:在总T细胞中CD4+TCD4+CD25+T细胞的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39.02%、5.35%;在CD4+T细胞中CD4+CD25+CD127low/-、CD4+CD25+Foxp3+细胞的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7.13%、3.97%;②BALB/c小鼠脾脏CD4+T细胞的分布:在总T细胞中CD4+T、CD4+CD25+T细胞的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23.49%、3.86%;在CD4+T细胞中CD4+CD25+CD127low/-、CD4+CD25+Foxp3+细胞的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12.8%、8.23%;③BALB/c小鼠外周血和脾脏CD4+CD25+CD127low/-细胞比例高于CD4+CD25+Foxp3+细胞,以脾脏更为明显(P<0.01);④小鼠外周血及脾脏CD4+CD25+CD127low/-细胞高表达Foxp3转录因子,CD4+CD25+Foxp3+细胞低表达CD127。结论:BALB/c小鼠外周血和脾脏CD4+CD25+CD127low/-较CD4+CD25+Foxp3+能定量更多的Treg细胞;CD127low/-作为CD4+CD25+Treg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在细胞分选时受其他细胞的干扰最小,是定量和纯化小鼠Treg细胞的更好标记选择。  相似文献   
35.
盐酸戊乙奎醚对内毒素休克兔器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内毒素休克兔血压及重要器官形态学的影响。方法3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休克组、长托宁低剂量组(0.05 mg/kg)、长托宁中剂量组(0.15 mg/kg)和长托宁高剂量组(0.45 mg/kg)。采用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制作内毒素休克模型。长托宁各组分别于静注脂多糖后立即静注不同剂量长托宁。连续监测给药后动物平均动脉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动物心、肺、肝、肾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给药后90 min,中剂量组动物血压较休克组明显改善,低、高剂量组改善不明显。长托宁低、中、高剂量组动物各组织病变不同程度较休克组减轻,中剂量组病变减轻更明显。结论长托宁能改善内毒素休克兔的血压,减轻内毒素休克引起的重要器官的组织损伤;相对于低、高剂量长托宁,中剂量在改善血压及减轻组织损伤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6.
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postoperativepulmonarycomplications,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接受胃十二指肠手术的连续病例共5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与发生PPC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508例患者有131例(25.8%)发生PP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PPC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52)、术前伴存呼吸疾病(OR=2.915)、血清白蛋白水平(OR=0.995)、术中气管插管时间(OR=1.005)、保留鼻胃管时间(OR=1.059)、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1.367)。得出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为:P(1)=1/犤1+e-(-3.780+0.051×Y+1.086×Rd-0.005×Alb+0.005×Dtc+0.057×Dnt+0.312×Dmv)犦。结论高龄、有基础呼吸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中和术后留置胃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长者,易于发生PPC。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EID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13例EID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2~5年的静脉吸毒史,起病前无基础心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道症状,心脏杂音;12例血培养阳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患者三尖瓣受累,12例三尖瓣赘生物形成;10例患者经抗生素或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多为右心感染,表现为发热、肺部及全身多部位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敏感抗生素或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良好,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ICU重症患者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升高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3 282例ICU重症患者,分析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及不同疾病的CK、MYO升高的发生率。结果 CK、MYO升高的总发生率分别为55.7%和29.8%;在性别上,男性CK、MYO升高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01);21岁以上年龄段中,CK升高的发生率高于20岁以下患者,41~60岁年龄段患者中,检测到的MYO水平高于20岁以下(P0.001);手术以心脏、颅脑、血管、肺部食道纵膈CK、MYO的升高发生率较高,心脏最高,分别为96.3%和64.9%;非手术患者CK依次以MODS、脑血管意外、脓毒症较高,MYO则为MODS、脓毒症、脑血管意外。结论 ICU重症患者肌肉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术后及危重症患者血清CK、MYO的监测。  相似文献   
39.
40.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的损伤情况及肠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SD大鼠40只,分对照组(假休克)和休克组,后者又分为休克复苏后1h、3h和6h3小组,每小组大鼠10只。颈动脉和颈静脉插管,通过放血使大鼠的平均动脉压降至40mmHg,持续70min后回输血和生理盐水复苏,血压平稳后分别以各时点取血和回肠标本进行组织学、肠黏膜损伤度检查和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测定。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明显受损,组织学检查主要为黏膜的水肿、灶性坏死、绒毛脱落及炎性细胞浸润,复苏后1h、3h、6h肠黏膜损伤指数分别达3.0、2.4、1.6;外周血DAO活性升高显著(与对照组相比,1h、3h和6h组P值均<0.05);D-LAC于复苏后1h后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明显损伤,肠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