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孕妇第二胎妊娠39周,阵发性腹痛6小时,使用胎头吸引器助产一巨大死婴,女性,重4500g,身长57cm,外表无畸形,腹部膨隆。妊娠期间追查不到特殊病史。死婴腹腔内有100ml 左右草黄色腹水,检查证实为漏出液。左侧腹膜后脊柱旁有一7cm×6cm×5cm 大小实质性包块,与肾上腺无关,表面光滑、灰白色、有包膜、切面略呈分叶感,  相似文献   
32.
SD大鼠构建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慢性末端回肠炎在临床上不少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有认为本病可能是由于结肠 回肠反流 ,细菌异位移植 ,刺激肠道淋巴组织发生免疫反应继而引起慢性炎症[1 ,2 ] 。我们应用SD大鼠去除回盲瓣的作用 ,造成结肠 回肠反流 ,旨在探讨去回盲瓣后回肠末端黏膜的病理变化。一、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 :清洁级SD大鼠 60只 ,均为雄性 ,体重为2 50~ 30 0g,随机分为实验组 40只 ,对照组 2 0只 ,均由南华大学动物实验部提供。2 .实验方法 :术前禁食 1 2h ,术前用 3 %戊巴比妥钠 0 .3~ 0 .4ml腹腔麻醉。剖腹后寻找回盲部 ,采用回肠末端与盲肠…  相似文献   
33.
结肠回肠反流与末端回肠黏膜结肠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与末端回肠黏膜结肠化之关系。方法将慢性末端回肠炎30例,回盲部手术回肠结肠吻合32例。对照组35例三组进行内镜、病理学等方面的对比观察,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回盲瓣功能学观察:手术组、肠炎组、对照组回盲瓣功能异常分别为30,28和5例。内镜下改变:手术组和回肠炎组末端回肠黏膜变薄、绒毛结构不清、绒毛萎缩等,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病理学改变:手术组和回肠炎组末端回肠黏膜变薄、绒毛萎缩、绒毛间距增宽、微绒毛稀少、杯状细胞增多等变化,对照组变化不明显。随访时间:时间越长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越显著。结论结肠一回肠反流与末端回肠结肠化的相关,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与癌变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正常乳腺组织30例(Ⅰ组),乳腺导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22例(Ⅱ组)、重度不典型增生30例(Ⅲ组)及浸润性导管癌42例(Ⅳ组),采用常规制片脱蜡酶消法制片,经Feulgen染色后应用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仪对切片作图像分析,其指标包括:细胞相对DNA 含量(DI值)、S期细胞比率(SPF)、正常G0/G1细胞DNA 含量的半数(1C),二倍体细胞(2C 细胞)等。【结果】从Ⅰ~Ⅳ组,DI及SPF逐渐增高( P <0.05),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从Ⅰ~Ⅳ组,含有2C细胞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含有3C、4C、5C细胞的比例逐渐增高( P <0.05),Ⅰ组、Ⅱ组及Ⅲ组不含有异倍体细胞(>5C细胞),仅有Ⅳ组含有异倍体细胞(>5C细胞);四组的核长径及短径、核周长、核面积从Ⅰ~Ⅳ组逐渐增加( P<0.05),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与癌变鉴别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5.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为一种罕见肿瘤,国内见有三例报告,在尸检中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猝死型胰腺炎发生猝死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应用光镜检查30例猝死型胰腺炎胰管的病理学改变,另用30例非胰腺疾患死亡病例的胰腺作对照观察.结果在30例猝死型胰腺炎中,非炎症性猝死型胰腺炎29例(967%),其中出血坏死型23例,脂肪坏死型4例,水肿型2例,炎症性猝死型胰腺炎仅见1例.上述类型均出现胰管壁内有胰管存在.对照组30例,无1例胰管上皮细胞脱落或增生,管腔内未积任何物质,仅见3例胰管壁内有胰管存在.结论胰管结构上的畸异改变,是引起胰腺管道系统遭到破坏,使被激化的蛋白水解酶进入胰腺组织,继之使胰腺组织发生水肿、缺血、出血、坏死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骨脂肪肉瘤较为罕见,现将我院曾收治1例尺骨脂肪肉瘤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19岁。因左前臂肿痛半年于1973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住院前在左前臂中内侧长出一约1×1cm大小的疖肿。两个月来逐渐加重,无红、热,当时诊断为“左尺骨急性骨髓炎”,进行抗炎治疗无效,转入我院治  相似文献   
38.
原发性脑膜肉瘤病临床罕见。现将我院1985年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儿,男,1 10/12岁,因站立不稳,右下肢跛行8天,于1985年9月9日入院。入院前15天患儿受冻后出现发热,T 36—38℃,咳嗽、腹泻7~8次/日,稀水样便,量不多,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入院前8天其家属发现患儿站立不稳,  相似文献   
39.
围产医学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的发展对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近20年来,我院围产儿尸检84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今后围产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40.
异位胰也称付胰或速走胰,是少见的先天性异常。我院从1978年初到1986年底收治6例,加外院送病检确诊9例,共15例,予以报告。临床资料本组15例异位胰,男9例,女6例。最小12岁,最大67岁,平均36.7岁,其中21~50岁12例,60岁以上2例。15例中5例临床症状为异位胰引起,其中2例胃窦胰以间歇性、发作性餐后腹痛伴呕吐就诊。1例、十二指肠异位胰表现为上消化道溃疡症状。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