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患者,男,53岁。因右腰部胀痛并头痛、血压升高1年入院。既往无麦角衍生物及甲基多巴等药物接触史,口服阿斯匹林疼痛可缓解。体检:血压187/127 mmHg(1 mmHg=0.133 kPa),除右肾区叩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尿常规:蛋白+,镜检自细胞15~20/HP,红细胞10~15/HP。IVU示右肾实质密度正常,肾影增大,中、下组肾盏受压向内侧移位,右肾盂变形,左肾及双输尿管无异常。CT检查示右肾周高密度影呈环形包绕右肾,CT值60Hu,肾盂扩张、积水,右肾实质受压。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2000年12月~2004年12月采用wolf尿道内切开镜治疗不能插入软质导尿管的尿道损伤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PC)启动子区CpG甲基化及环境危险因素与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PCa)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PCa和4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组织标本。用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法检测PCa组织及BPH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情况。同时收集人口学资料以及体质量指数(BMI)、饮酒、饮茶、吸烟、体育运动等环境危险因素资料,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研究APC基因甲基化及环境危险因素与PCa患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APC基因在PCa及BPH组织中CG位点甲基化率为14.00%、1.19%;基因甲基化率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和PCa临床分期之间关系密切;PCa发病与饮酒、饮茶有关,比值比分别为2.46、0.29。结论 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与PCa发生及发展有关,其甲基化率的变化与PCa的临床分期关系密切。饮酒、饮茶是导致PCa的环境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TGF—β1在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所致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意义,揭示其发病机制。方法:32例慢性排异反应失功的移植肾,经手术切除后,取肾组织做常规病理观察和原位杂交,以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结果:纤维化的肾组织TGF—β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肾脏移植后慢性捧异反应所致肾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邱镇  张连升  梁永  崔飞伦 《江苏医药》2013,39(2):150-153
目的 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PC)启动子区CpG甲基化及环境危险因素及相互作用与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PCa)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法检测60例PCa及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情况.分析APC基因甲基化及环境危险因素与PCa患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APC基因在PCa和BPH组织中CG位点甲基化率分别为48.84%和1.19%;基因甲基化率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和PCa危险分期之间关系密切;饮茶者患PCa的危险性是不饮茶者的0.29倍.结论 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PCa发生及发展有关;其甲基化率的变化与PCa的危险分期关系密切.检测前列腺组织中相关基因甲基化状态,有望成为诊断早期PCa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RNA干扰沉默MTA1基因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增殖和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MTA1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应用MTA1 siRNA转染处理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TA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增殖,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IU-87细胞失巢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TA1 siRNA转染组MTA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MTA1 siRNA转染组软琼脂集落形成数明显减少,且与浓度相关(P<0.01)。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TA1 siRNA转染可诱导BIU-87细胞失巢凋亡,且与浓度相关(P<0.01)。结论: MTA1 siRNA可抑制膀胱癌细胞株BIU-87增殖,诱导失巢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113例,分成A组(63例)和B组(50例),再依据两组组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含量进一步分为:A1组(25例)、A2组(38例)及B1组(21例)、B2组(29例)。A组服用前列通瘀胶囊,B组服用前列康片,均为每次5粒,3次/d,共30d。根据服药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组及B组治疗前后病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A组治疗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总的疗效与B组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药对ⅢA与ⅢB的疗效没有差别(P〉0.05)。【结论】前列通瘀及前列康治疗CAP均有效,但前列通瘀的疗效优于前列康,炎症性CAP与非炎症性CAP在疗效上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硫酸酯(LAMS)对体外培养的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作用。方法利用WST-8法检测LAMS对体外培养的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LAMS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C-3细胞形态。结果随着LAMS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增高,呈时间-剂量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PC-3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但PC-3细胞的凋亡率与作用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关系;荧光显微镜观察,PC-3细胞凋亡小体逐渐增多,甚至出现细胞死亡;随着LAMS浓度增加PC-3细胞G1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S+G2期细胞比例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表明存在S+G2期阻滞。结论LAMS能抑制体外PC-3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S+G2期阻滞和凋亡,可能是其抑制前列腺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具有稳定染色体结构的功能,其不断的缩短和丢失能阻断细胞的增殖,端粒酶是一种以R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其活化可在细胞染色体末端不断合成端粒DNA序列,使细胞永生化或成为癌细胞,本文就端粒及端粒酶的特性及其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于2002年3月至2010年12月应用Gyrus等离子体切割系统行剜除法治疗前列腺增生(BPH)42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421例,年龄58~90岁,平均71.5岁;病程6个月至16年,平均4.2年;术前全部经直肠指诊、B超、尿流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部分病例予膀胱镜检查,全部诊断为B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