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目的 研究miR-196b在调节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构建山羊颅骨缺损模型,分别选取颅骨缺损山羊的颅骨组织和发育正常山羊的颅骨组织作为样本。将收集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得到两样本中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s。以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为对象进行KEGG pathway功能分析,并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196b的靶基因,研究miR-196b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靶基因的关系。结果 miR-196b在颅骨缺损组中呈高表达(P<0.05),两样本中差异表达的miRNA在破骨细胞分化通路中富集,miR-196b调控的靶基因参与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通路。结论 高表达的miR-196b参与破骨细胞分化通路中对AKT、JNK、STAT2等靶基因的调控过程。其作用可能对骨组织的代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2.
环磷酰胺致小鼠骨质疏松及何首乌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对小白鼠骨质量的影响,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并探讨何首乌与葡萄糖酸钙的防治作用.方法模型组用环磷酰胺按每天20mg/kg灌胃给予小白鼠,连续15 d,造成以骨丢失为主的骨质疏松模型;预防组分别用何首乌5g/kg和葡萄糖酸钙1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5 d,另设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各组实验结束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羟脯氨酸法测定该模型小鼠股骨的骨钙及骨羟脯氨酸含量.同时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组的胸腺、肝、脾重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环磷酰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的胸腺萎缩,胸腺重量下降51.7%(P<0.05);骨钙总含量下降33.6%(P<0.01);骨羟脯氨酸总含量下降33.2%(P<0.01).何首乌可使环磷酰胺小鼠的胸腺萎缩受到抑制,胸腺重量增加53.1%(P<0.05);骨钙总含量增加62.8%(P<0.001);骨羟脯氨酸总含量增加63.8%(P<0.001).葡萄糖酸钙也可使环磷酰胺小鼠胸腺萎缩受到抑制,胸腺重量增加99.3%(P<0.01);骨钙总含量增加47.4%(P<0.01);但对骨羟脯氨酸总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骨羟脯氨酸总含量下降40.2%(P<0.001).结论环磷酰胺每天按20 mg/kg灌胃给予小白鼠,连续15 d可造成小白鼠骨质疏松的病理模型,其特征为小白鼠骨钙及骨羟脯氨酸含量减少和胸腺萎缩.何首乌对此模型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葡萄糖酸钙也有阻止骨钙丢失和胸腺萎缩的作用,但不能阻止骨羟脯氨酸的减少.  相似文献   
83.
家兔后肢缺血模型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家兔肢体缺血的模型.方法 40只家兔分为2组:A组结扎家兔的左后肢的髂动脉末端,并切除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导致缺血;B组结扎股总动脉末端切除股浅动脉;定期评估家兔缺血程度,直至术后80天.结果 A组血管造影显示术后大腿的细微侧支血管计数率从0.7±0.29增加到2.0±0.02.B组血管造影显示术后大腿的细微侧支血管计数率从0.82±0.29增加到1.71±0.13.结论 方法A结扎家兔的左后肢的髂动脉末端,并切除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导致缺血成功制备家兔持续后肢缺血模型.  相似文献   
84.
崔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1):5120-5121
目的:了解术后期静脉持续泵入异丙酚维持麻醉方式的可行性。方法: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到手术结束,治疗组于手术后期改为异丙酚微泵静脉维持。结果:治疗组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以及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手术后期静脉持续泵入异丙酚维持麻醉方式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85.
上周五,王老师与几个分别了30年的大学同窗相聚,老友见面分外兴奋,不免就大鱼大肉,还喝了几杯白酒.  相似文献   
86.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阳  崔锦芳 《广东医学》1997,18(4):270-270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应用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hVEGF165)进行基因修饰的可行性,为血管化组织工程组织的构建及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构建pcDNA3.0-VEGF165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ELISA方法检测转基因MSCs的hVEGF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转基因MSCs表达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设单纯培养MSCs及pcDNA3.0转染MSCs组为对照组。结果:成功构建hVEGF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地将其转入MSCs中;MSCs细胞在转染 pcDNA3.0-VEGF165 质粒24、48和72 h后,其培养上清中hVEGF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至G418筛选后12代,转基因MSCs培养上清中仍有hVEGF蛋白的表达,含2%、4%、8%、16%和32%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的培养液均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hVEGF165基因成功地转染至MSCs中,并可进行有效地表达。  相似文献   
88.
89.
病历摘要患者男,41岁.因反复淋巴结肿大8年,上肢胀痛1年,加重2周入院.患者于8年前无诱因出现颈部、腋窝及双肘鹰嘴皮下肿块,双下肢麻痹、疼痛,以天气变化时明显.无脱发、光过敏、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口干、眼干,外院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口服泼尼松(30 mg、1次/d)+环磷酰胺(1g、1次/月)+环孢素A(75 mg、2次/d)及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治疗,后自行停药,在当地医院予中药治疗,双下肢麻痹和疼痛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双下肢坏疽,于2005年行右下肢截肢术.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点,通过临床诊治、误诊分析,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6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男性患者8例(12.7%),女性患者55例(83.7%),男女比例为1:8,确诊年龄31~72岁(51.3±7.1)岁,初诊至确诊时间为3~181个月.其中表现乏力40例(63.5%),皮肤瘙痒29例(46.0%),无症状6例(9.5%),黄疸42例(66.7%),肝肿大21例(3313%),脾肿大30例(47.6%),腹水17例(28.6%),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肤酶(γ-GT)、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胆汁酸(TBA)、血清IgM均明显升高,分别为62例(98.4%)、61例(96.8%)、60例(95.2%)、58例(92.0%)、44例(69.9%).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30例(47.6%),AMA和或AMA-M2阳性50例(79.4%).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最常见表现为乏力、黄疸,以ALP和γ-GT升高为主,极易与其他肝胆道系统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相混淆.AMA和AMA-M2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熊去氧胆酸(UDCA)对本病治疗有效,在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