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阳和汤为清代王维德所创制 ,载于《外科证治全生集》 ,其方由熟地黄、鹿角胶、白芥子、肉桂、麻黄、炮姜、生甘草七味药组成 ,加酒煎服。能温阳补血 ,散寒通滞 ,为疡科治疗阴疽症的著名方剂。笔者谨守方义 ,变通用之 ,以此方加味治疗胸痹症 ,颇有效验。兹举验案数则 ,并将临床体会阐述于后。1 心肌梗塞刘某 ,男 ,6 2岁 ,退休干部 ,1996年 12月 4日初诊。胸闷胸痛 5a ,1994年 11月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 ,经治疗有所好转 ,但 2a来仍发生心绞痛 6次 ,平时心搏间歇为 10次 /min ,重时可达 15~ 2 0次 /min ,屡用活血化瘀及益气养阴之剂 ,…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切断后P-ERK1/2在成年大鼠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切断组,分别于术后1、2、4、6、8周五个时相处死后取患侧L4-L6背根神经节,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ERK1/2在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变化.将两组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假手术组中背根神经节中P-EILK1/2,有少量表达并维持一定的水平.坐骨神经切断组,1周时P-ERK1/2表达已经增加并达高峰,2周后逐渐下调,8周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坐骨神经切断后可通过激活MAPK/ERK1/2信号通路的方式,对背根神经节中感觉神经元的凋亡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3.
月骨无菌性坏死,最早是由Peste[1]在1843年描述,1910年Kienb(o)ck[ 2]对月骨坏死做了系统性描述,故被称为Kienb(o)ck病,是手外科临床治疗中的难题之一.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故诊断时间较晚.我们在头状骨解剖学的基础上,设计了以背侧腕骨间弓为蒂整个头状骨向近端月骨位置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自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将此法应用于临床3例患者,术后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4.
用带蒂腱滑膜管与植入雪旺氏细胞的人羊膜基底膜组成复合体接兔胫神经15mm缺损,以神经原位移植作对照。经术后3个月的电生理及形态学观察,复合移植体内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神经干样内、外血管系统;再生神经纤维可经复合体顺利长入远端神经,成熟良好,其传导速度、复合动作电位幅值及轴突数目恢复率,与神经原位移植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强调移植体血供、基底膜、雪旺氏细胞及神经再生室等局部微环境对神经再生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5.
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目的 介绍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并同时重建感觉的一种新的术式。 方法 根据指背皮肤血供及神经支配的特点,应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为血管蒂的中节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同时应用指背部神经的分支重建指端及指腹感觉3例。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 3~6 个月,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耐磨,无触痛,耐寒冷,动态及静态两点辨别觉分别为2~4 mm及 4~6 mm,指间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在 10°以内。 结论 该术式不需牺牲主要血管及神经,采用中节指背非功能面的皮肤为供区,并能重建良好的感觉,不需2次手术,是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可选用的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46.
47.
拇长伸肌腱白发性断裂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肌腱自发性断裂是指无明显外伤或仅轻微的动作所引起的肌腱断裂。自发性肌腱断裂的发病率很低,约占手部损伤的0.1%。1998年7月~2004年1月,我们对17例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采用桡侧腕长伸肌腱移位修复,获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通过三维建模有限元方法对腕舟骨肿物的精确定位及肿物切除后的生物力学改变,探讨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对腕舟骨肿物切除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2005-07/08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收治的腕舟骨肿物患者1例,女,46岁。腕部疼痛3年余,查体:鼻咽窝部有压痛,腕过屈时加重。X射线片及CT片示舟骨内有一高密度肿物,周围有低密度区。利用螺旋CT获取腕舟骨肿物患者的腕骨DICOM格式文件,利用3D-Doctor1.2建立腕骨三维数字模型及虚拟切除肿物前后舟骨三维模型,导入Ansys9.0,建立实体模型,施加载荷后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维数字模型:所有69层CT文件构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可从任意角度观察腕舟骨轮廓构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发现肿物位于腕舟骨腰部靠近远极位置,离背侧皮质距离近,于是可确定手术入路为腕背侧鼻咽窝入路。②有限元分析:从VonMises应力分布图可见肿物未切除时腕舟骨应力分布均匀,肿物切除后腕舟骨应力分布不均,提示肿物切除后存在桡舟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折的风险,有必要行植骨术。结论: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能够术前精确定位肿物,并对切除部位是否需要植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不同消化酶对体外培养的原代乳鼠雪旺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消化酶对体外培养的原代乳鼠雪旺细胞的影响。方法 取1周龄SD乳鼠坐骨神经,分别用胰蛋白酶、胶原酶Ⅱ型、混合酶消化,相同方法及实验条件下进行雪旺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形态、计算2 4h贴壁活细胞百分比及MTT微量比色法比较细胞的生长增殖状况。结果 胰蛋白酶消化组细胞收获量相对最小,细胞损伤程度较大;胶原酶组细胞有一定程度损伤;混合酶组细胞收获量最大,细胞生长状态较好。结论 单纯使用胰蛋白酶或胶原酶消化对原代雪旺细胞的活性及增殖有一定影响,采用胰蛋白酶与胶原酶联合消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