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脑组织匀浆诱导环境下可以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损伤脑组织匀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中,不仅有脑组织中提取的生长因子,而且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多种生长因子,共同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实验观察了创伤后24 h和正常脑组织匀浆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差别.方法:实验于2007-03/08在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细胞培养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体质量100~150 g的健康SD大鼠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6周龄,清洁级.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取1只 SD大鼠,麻醉后分离股骨和胫骨,用培养基冲洗骨髓腔,离心弃上清液,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重悬,接种于培养瓶培养并传代,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Gruncr改良法制作中度脑损伤大鼠模型,取伤后 24 h和正常大鼠脑组织匀浆,对体外培养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③实验评估: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比较创伤后和正常脑组织匀浆两组诱导率差别.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创伤性脑组织匀浆培养基诱导24 h后,细胞的胞体变大,36 h后部分细胞分化,回缩成圆形或梭形,48 h后部分细胞可见两个或多个突起伸出,类似神经元.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显示,创伤性脑组织匀浆培养基诱导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为(54.28±6.03)%,正常脑组织匀浆诱导分化率较前者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为(32.76±3.25)%,细胞生长状态略差.结论:脑组织匀浆可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创伤性脑组织匀浆可明显促进其分化.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采用3T MRI对正常志愿者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HPF)体积进行定量测量,提出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其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GE Signa EXCITE 3.0T 高分辨MRI对140例健康志愿者(男73例,女 67例,年龄10~84 岁,平均45.8岁±18.3岁)行垂直于海马长轴的斜冠状T1WI成像,用GE公司AW4.2工作站采用半自动方法计算出HPF体积,并对不同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右侧HPF体积95%可信区间:男性为(2 245.43±299.45) mm3,女性为(2 113.87±292.02) mm3;左侧HPF 体积95%可信区间:男性为(2 182.97±286.44) mm3,女性为(2 043.89±311.02) mm3.男性海马体积大于女性(P<0.05);年龄与HPF体积之间为负相关(P<0.01).双侧HPF体积及HPF总体积在各年龄段存在着显著性组间差异(P<0.01).结论 3T MRI可以客观显示海马结构,对海马大小正常值范围的提出,对诊断海马病变尤其癫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颅骨凹陷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 对志愿者进行螺旋CT扫描,在PC机上将CT扫描获得的完整头部数据导人MIMICS软件,生成颅骨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ANSYS 9.0制作凹陷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 在PC机上可以快捷准确的生成可用于有限元分析的颅骨凹陷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右顶部发生颅...  相似文献   
54.
大鼠胚胎下丘脑垂体部连续切片真彩色体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真实颜色体重建的方法,观察胚龄14.5d大鼠下丘脑垂体部各结构的三维形态及相互空间位置关系.方法 在获得大鼠胚胎标本连续切片的数字化图像数据集后,于重建软件中对图像的色彩通道及亮度通道进行融合,对下丘脑垂体区域进行三维体重建.结果 三维体重建结果为真实HE染色结果,无结构区域呈透明状,可自由观察下丘脑垂体部及...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胰淋巴淤滞动物模型胰组织结构变化和胰淀肽沉积情况,探讨淋巴淤滞对胰组织细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10月龄大鼠20只,采用腹部结扎大鼠胸导管,建立胰淋巴淤滞动物模型,造模后6个月取材,部分胰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行HE和刚果红染色;部分经冷冻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光镜观察;部分标本进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结果 HE和刚果红染色切片光镜观察显示,胰腺小叶间隙增宽,呈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脂肪堆积;胰岛淡染或着朱红色,组织间隙明显增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光镜观察显示,在胰岛及其周围,呈现胰淀肽强阳性棕褐色着色反应.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胰腺小叶间隙增宽,可见血管和扩大的淋巴管;胰岛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隙内可见大量脂滴样物质和胶原原纤维样结构.结论 胸导管结扎可导致胰淋巴引流障碍,引起胰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间隙增宽,脂肪堆积,胰岛细胞间隙扩大,胰淀肽沉积等,这些结构变化可能影响胰岛的功能.  相似文献   
56.
左旋18-甲基炔诺酮(Levonorgestrel LNG)是第二代全合成孕激素类口服避孕药,反馈性调节下丘脑—垂体轴是其作用机制之一。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多种神经递质参与了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 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分泌调节,其中神经多肽Y(neuropeptide Y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小鼠胰腺淋巴管的形态分布及其结构特点。方法:对小鼠胰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5核苷酸酶(5-Nase)和碱性磷酸酶(ALP)双重染色,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SEI/BEI)观察。结果:小鼠胰腺的淋巴管结构较典型,在胰腺的小叶间结缔组织内,较大淋巴管与血管和导管相互伴行;毛细淋巴管起自胰腺腺泡周围,并且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小叶内;小叶内有单独走行的集合淋巴管,亦存在与血管并行情况;在胰岛内部未发现毛细淋巴管,但胰岛周围可见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结论:小鼠胰腺小叶间和小叶内结缔组织中,均有淋巴管分布;胰岛内部虽无淋巴管,但胰岛与周围毛细淋巴管的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比目鱼肌(SOL)切除后相关运动神经元Mn群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胶体金(CB-Au)逆行标认神经元复合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的非荧光双标法,显示标记SOL-Mn群CGRP样免疫反应(CGRP-LI)。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SOL切除后SOL-Mn群CGRP-LI强阳性Mn比率由正常的23.48%分别上升到68.8%(3d)、65.32% (10d);此后逐步降低到11.3%(30d)。(2)SOL切除后,鞘内注射GDNF强阳性Mn比率可达70.91%(30d)。结论:鞘内注射GDNF可以显著提高靶肌肉切除后相关Mn群CGRP的表达,提示GDNF对运动神经元的部分神经营养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CGRP实现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孕酮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海马小白蛋白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海马小白蛋白免疫反应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后1~7 d,海马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增多;第7天背侧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呈现小白蛋白阳性致密条带。脑缺血再灌孕酮处理后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进一步增加,可见许多串珠状小白蛋白阳性突起,未见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小白蛋白阳性致密条带结构。结论:孕酮可能通过对小白蛋白的表达调控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损伤的部分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0.
海绵窦的巨微冠状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海绵窦的影像诊断学和神经外科学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制作海绵窦冠状薄层切片并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两侧海绵窦间距为(12.90±1.28)mm;海绵窦外侧壁为两层结构,外层是硬脑膜,内层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分支的神经鞘膜;海绵窦内侧壁为薄层的结缔组织,与颈内动脉之间有纤维小梁连接;海绵窦的静脉间隙出现率表现各异。结论:冠状断面能清晰显示海绵窦的详细解剖,对该区域的神经外科手术和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