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是心血管外科手术主要的辅助手段,从1953年John Gibbon成功完成第1例ECC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随着其理论和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心血管外科手术缘于ECC非生理性灌注干扰的危险性大为降低,从而推动了心脏外科的飞速发展。近年来,ECC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受到普遍关注。ECC导致机体炎性反应的程度与术后并发症有着密切关系,严重者将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造成死亡。为此,学者们对围ECC期机体炎性反应的机理,以及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本过程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随着本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极具意义的新进展相继报道。本文主要对ECC期间可能影响全身炎性反应的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在大鼠切口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P组)和P2X3受体拮抗剂组(A组).IP组和A组制备大鼠左后趾部切口痛模型.模型建立后30 min,A组左后爪底皮下注射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TNP-ATP 200 nmol,C组和IP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累积疼痛评分法,评定注药后1 h内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注药后2 h时处死大鼠,取背根神经节,测定P2 X3受体表达和细胞内Ca2+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IP组和A组累积疼痛评分和Ca2+浓度升高,P2X3受体表达上调(P<0.05);与IP组比较,A组累积疼痛评分和Ca2+浓度降低,P2X3受体表达下调(P<0.05).结论 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参与了大鼠切口痛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患者硬膜外注射氯普鲁卡因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下肢手术患者45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45岁).B组(46~64岁)和C组(≥65岁),每组15例.以3%氯普鲁卡因6 mg/kg行硬膜外阻滞.硬膜外注药后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注药后即刻、注药后3、6、9、12、15、20、30、45、60和90 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氯普鲁卡因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A组比较,C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明显升高,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5).硬膜外注药后90 min时B组和C组氯普鲁卡因血药浓度高于A组(P<0.05).结论 随年龄增加,氯普鲁卡因阻滞平面升高,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延长,药物代谢减慢.  相似文献   
3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软骨退行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可引起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活动受限,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膝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物理运动治疗、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治疗、关节腔内激素注射疗法、手术治疗等,但多数是改善症状、减少疼痛,不能有效治愈。随着医学的发展,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具有修复神经和缓解疼痛的作用,成为治疗KOA的一种新的选择。本文旨在PRP对在KOA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KOA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